皇帝建國後大殺功臣,他卻全身而退,無疾而終

天下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享太平,中國歷史上,開國將軍有很多未能善終,很大一部分沒有犧牲在戰場上,卻犧牲在內鬥中,而所有朝代中,開國將軍們下場最好了要數宋朝,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大部分將軍得以善終,甚至在日後的戰事中發揮巨大的作用,但有一個朝代,開國將軍建國後非正常死亡率達到20%,可謂是歷朝之最,這個朝代就是明朝。


皇帝建國後大殺功臣,他卻全身而退,無疾而終

明朝是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朝代,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稱帝,明朝建立,朱元璋本是農民出身,所以建國之後在對待官員的態度上非常嚴厲,制定了非常嚴酷的刑罰,對待開國元勳亦多猜忌,洪武十三年就因宰相胡惟庸謀反案誅殺包括韓國公李善長在內的將近三萬人,而太子朱標死後,朱標次子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之後,朱元璋在對待開國功臣的態度上更是變本加厲,藍玉一案又族誅一公、十三侯、二伯,牽連被殺一萬五千多人,開國元勳所剩無幾,而在開國元勳中有那麼一個人,不僅功成身退無疾而終,甚至在死後被追封為“東甌王”,這個人就是湯和。
皇帝建國後大殺功臣,他卻全身而退,無疾而終

湯和1326年生與安徽鳳陽,是朱元璋小時候的玩伴,幼習弓馬,武藝高強,勇冠一鄉。1352年2月湯和率族眾投郭子興領導的濠州義軍反元,在從軍歷史上,湯和比朱元璋早的多,朱元璋也是在湯和的邀請下加入了郭子興的軍隊。而湯和自26歲參加農民起義軍,63歲返鄉,37年的征戰,功勳卓越,戰無不勝,但在建國之後卻未遭到猜忌,反而更加受到重用,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識時務

湯和和朱元璋自小就認識,可以說是光屁股在一起玩大的,而朱元璋在參加義軍後,後來居上,官職很快就比湯和還大,但湯和並沒有表現出不滿,也沒有仗著自己資歷老或者是與朱元璋的情分在就胡作非為,在郭子興死後更是率部投奔朱元璋,成為朱元璋的手下,盡職盡責,讓朱元璋很是感激。

第二.淡泊名利,行事謹慎

朱元璋建國後,大封功臣,第一次封了六位公爵,即韓國公李善長、 魏國公徐達 、曹國公李文忠、 宋國公馮勝 、衛國公鄧愈 、鄭國公常茂,論戰功,湯和不在六位之下,論資歷,徐達、李善長都沒有湯和深,最後湯和竟只被封了侯爵(中山侯)。但湯和並沒有怨言反而更加兢兢業業,屢立戰功幫朱元璋平定了天下,最終被封為信國公。而反觀藍玉,因為和太子朱標要好,朱元璋封他為太子太傅,可他卻公然說自己可以勝任太師,最後還是沒有逃過朱元璋的誅殺。湯和在朝為官時,頗為謹慎,關於朝事,不向任何人透露,皇帝賞賜的財物也盡數分發給手下僕人,此種態度也使湯和最終得以善終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三.急流勇退

1388年,這時候大明朝已經建國近20年,內憂外患全都已經處理完了,朱元璋開始流露出削弱武將兵權的想法,湯和非常敏銳的覺察到了這一點,便主動向朱元璋請辭,以自己年老不能統領軍隊為由,希望能夠返鄉養老,朱元璋非常高興,不僅為他在鳳陽修建了宅邸,同時還賞賜給他大量金銀珠寶。湯和還鄉之後,非常低調,從不以功臣身份自居,家人和家奴也都遵紀守法,他自己整天遊山玩水,從不討論國家大事,也從不和地方官員來往,就這樣時間長了,朱元璋對他也就徹底放心了。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湯和去世,被追封為東甌王,成為為數不多的得以善終的開國大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