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essage垃圾信息仍泛濫 多部門監管合力有待形成

iMessage垃圾信息仍泛滥 多部门监管合力有待形成

蘋果手機用戶收到的iMessage垃圾信息。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iMessage垃圾信息仍泛滥 多部门监管合力有待形成

含有涉嫌賭博的iMessage垃圾信息。

iMessage“賭場”廣告誘導用戶下載涉賭APP;知情人士稱,治理iMessage垃圾信息,相關法律法規有一定缺失

近期,蘋果iMessage垃圾信息氾濫受到廣泛關注。新京報上週曾報道,有蘋果用戶經常收到包含賭場、博彩廣告,開發票廣告、貸款等內容的iMessage垃圾短信。

蘋果在8月3日發聲明稱,正探索更多的辦法以進一步減少垃圾信息。最新的消息是,蘋果正在跟國內的電信企業接觸並探索其他可以採取的方法來減輕垃圾信息帶來的困擾。

8月6日新京報記者調查瞭解到,iMessage“賭場”廣告引誘用戶下載涉賭APP,有用戶反映這種賭博軟件其實是騙人的。發iMessage信息先要獲取用戶ID,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有一款掃號器,售價只要1200元,使用該軟件一小時能掃描1萬多個真實蘋果ID。

對於iMessage信息的治理,目前還有一些爭論。記者瞭解到,iMessage是蘋果公司推出的即時通信軟件,不同於運營商短信/彩信業務。因此,iMessage垃圾信息屬於互聯網網絡垃圾信息的問題,而不是垃圾短信。目前,相關的法律法規存在一定缺失。

“賭場”廣告背後是涉賭APP

多位蘋果手機用戶反映,最近收到的iMessage垃圾信息多與賭博、賭場等相關。有用戶稱,有一條iMessage垃圾信息顯示,“下載送88現金、會所嫩模、別墅靠海、加入代理即刻擁有”。信息中出現了“利盈國際·月賺百萬”等字眼,點擊該信息後,跳轉到“娛樂導航-全新更高效更準確更實用”APP在APP Store上的下載鏈接。這款APP被描述為“為你生活休閒娛樂導航,為你提供更高效更準確更實用的娛樂導航”,開發商是Shawn Trotter。

在該APP的評論區,有用戶稱其是騙人的賭博軟件,盈利了以各種理由不退錢,平臺還會私扣賬戶資金,“典型的玩家輸錢他照收,玩家贏錢別想拿,最垃圾的娛樂城”;另一位用戶則表示,“該軟件涉嫌網絡賭博,望官方直接刪除”。

記者下載並打開該APP,首頁中有“彩票遊戲”“QQ分分彩”“香港跑馬”等涉嫌賭博的板塊。首頁最上方滾動播放加盟代理的廣告,其中一條是“在家日賺百萬不是夢”,點擊後是代理模式的介紹:“用戶註冊成功後可自娛投注亦可賺取下線會員流水返傭,娛樂賺錢兩不誤。”

另一條iMessage垃圾信息中有“澳門威尼斯人賭場”的字眼,點擊後是一款名為“最佳足球&單人闖關競技”的APP下載鏈接。該APP的開發商是Frederic Chau,類別是遊戲。評論區有用戶發表“小心騙人的”“黑彩加詐騙”等評論。

下載進入該APP,跳出“澳門威尼斯人線上真人真錢賭博”的註冊登錄頁面,首頁中分佈著“真人視訊”“電子游藝”“彩票遊戲”等板塊。

除此之外,“一個A貨的自白”也是蘋果用戶經常收到的垃圾信息內容。記者添加了該信息中留的微信號後,對方稱iMessage垃圾信息是公司老闆和廣告公司合作發送的,具體情況他並不瞭解。有從事A貨生意的業內人士稱,通常不會用iMessage去宣傳,因為查得比較嚴格,如果用iMessage的話,針對的指向性顧客不明,廣撒網意義不大。

掃號器一小時掃描1萬多個蘋果ID

發送iMessage垃圾信息先要獲取用戶ID,是誰在販賣蘋果賬號?

8月6日,記者在QQ上與一位出售蘋果ID掃號器的人取得了聯繫,對方稱有兩款掃號器正在出售,一款用來掃描蘋果ID,一款用來檢測手機號碼,售價分別為1200元和2000元。對方表示自己的軟件一個小時能掃描一萬多個ID,記者詢問對方掃描出來的ID是否能直接發短信,對方說掃描出來的都是真實ID,可直接群發短信。

售賣iMessage推信軟件手機端工作人員稱,如果給QQ郵箱地址群發消息,軟件可以自動檢測出來哪些郵箱地址註冊過蘋果ID,此款軟件用手機操作群發iMessage推信條數每天沒有上限,但手機發不了一天一萬條那麼多,速度慢,一天最多隻能發幾千條,速度快的軟件需要幾萬元一套。

一個做抓取網頁信息的軟件售賣人員稱,只要是在網頁上顯示的內容均可進行抓取,如果網頁上顯示了郵箱地址,就可以直接抓取。

除了掃號器,網上也有人直接銷售蘋果ID。一位在QQ上出售蘋果ID號的人稱,ID號中推信成功率在兩三成的資費8毛,四到五成的1.1元,七八成2.5元,九成以上的6元。記者追問怎麼判斷成功率,對方稱,發到用戶手機上就算,好的ID發得推信比較多,差得自然比較少了。對方還表示關於ID號好壞的評估屬商業秘密。

那又是誰在利用蘋果ID群發垃圾信息?

新京報記者用關鍵詞“iMessage群發”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後發現,有多家提供相關業務的平臺。他們根據推信條數設置了不同的價格區間,收費標準各不相同。

記者詢問兩家平臺的報價情況,其中一家發來的報價單顯示:群發一萬條的價格是0.18元/條,兩萬條0.16元/條,五萬條0.14元/條,五萬條以上價格需詳談。該平臺同時提供數據篩選服務,價格為每一萬條300元,比如只發送給女性用戶。另一家平臺報價0.08元/條,十萬條以上0.07元/條。

兩個平臺均表示可以發送任何內容,包括賭博、開發票等敏感內容。

蘋果:正探索更多辦法減少垃圾信息

北京市民王玉岑(化名)告訴記者,每當她收到iMessage垃圾信息後,都選擇直接舉報。不過,她表示這樣並沒有太大作用,還是會收到其他垃圾信息。

新京報記者也發現,舉報垃圾信息並不能根本解決問題。不少iMessage垃圾信息雖然屏蔽了發送信息號,但是,不法分子會換個號碼繼續發送,甚至內容都不變。

據瞭解,能收到iMessage信息的一個是手機號,一個是郵箱,理論上,只要對方掌握了這些手機號或郵箱ID,就可發送垃圾信息。

有網友提供攻略稱,把郵箱地址去掉,僅用手機號碼作為iMessage聯絡方式,就不會有垃圾信息了。但是記者實測,刪除郵箱地址後,依然可以通過手機號碼收到iMessage垃圾信息;還有人建議直接關閉iMessage。不過,這樣一來,蘋果用戶就不能正常接收發送iMessage信息了。

有沒有更高明的手段治理呢?比如說關鍵詞屏蔽等。但是,據蘋果此前的公告,iMessage是端對端的加密方式,蘋果的原則是不監測或決定哪些信息是垃圾信息。

上週,蘋果就iMessage垃圾信息一事發聲明稱,正在探索更多的辦法以進一步減少垃圾信息,包括採用更先進的機器學習模型以識別垃圾信息,以及推出更多的工具來阻止惡意發件賬號。

蘋果用戶可以通過過濾非所需聯繫人或電話號碼,阻止未知發件人的信息,並報告疑似垃圾信息的iMessage信息。在iOS 11系統中,蘋果推出了第三方APP可以發現潛在的垃圾短信,並將它們移送到專屬的文件夾裡。

【治理】

相關法律法規存在一定缺失

iMessage雖然前端界面“化裝”成短信,但它實質上是蘋果公司推出的即時通信軟件,不同於運營商短信/彩信業務。

據接近工信部的知情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監管垃圾短信和網絡信息的不僅有工信部,公安部、網信辦等多部門也會聯合管理。iMessage目前不能稱之為垃圾短信,但屬於互聯網垃圾信息。

另一位接近工信部的消息人士稱,所有垃圾信息、騷擾電話,都可以分為四個環節——商業需求旺盛、用戶精準信息的洩露、線上營銷擾民、線下交易達成,通過這四個環節形成了閉環。

上述消息人士認為,治理iMessage垃圾信息應該加強源頭治理,加強對商家的管理。目前,相關的法律法規存在一定缺失,限制性條款只強調未經用戶同意,不得發送廣告信息,但沒有說明,相關的組織和個人違反規定後,會面臨什麼樣的處罰後果。此外,在治理過程中,多部門齊抓共管的合力還有待進一步形成。

有知情人士稱,工信部在治理騷擾電話和垃圾短信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對成熟的機制,iMessage和垃圾短信的技術實現手段不一樣,管理的對象、方式方法、機制都有所不同。iMessage屬於近年來新發現的問題,有關部門正在研究下一步的具體措施。

【觀點】

平臺需採取措施屏蔽垃圾信息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佔領告訴記者,依據電信條例及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互聯網垃圾信息治理的主體是工信部及各地的通信管理局。

寧夏誠託律師事務所律師梁正大也表示,互聯網垃圾信息治理的主管部門是工信部,地方上為各地的通信管理局,他們對於互聯網經營企業、在互聯網發佈信息等企業、個人有管理的權利。如果是涉及淫穢、侮辱、恐嚇等信息的,由公安機關依據《治安處罰法》、《刑法》等的規定追究信息發佈者的相關責任。涉及金融類的則由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管。其他類的則相應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廣告法》、《產品質量法》等法規,由市場監督管理局等主管。

梁正大稱,對於iMessage垃圾信息氾濫,互聯網平臺經營者、服務者應負什麼責任需要從兩方面考慮,首先是否明知發佈的是垃圾信息;其次平臺對進入的企業、個人或信息是否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了嚴格、謹慎的審核,有沒有故意違法或為謀利而故意使垃圾信息得以發佈。“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是個技術問題,如果蘋果尚未擁有成熟技術且不是故意放縱垃圾信息,承擔法律責任就很少或不用承擔,但蘋果需要儘快通過技術手段屏蔽垃圾信息。”

梁正大對記者表示,發送垃圾信息的主體要承擔相應責任,對此,法律也有相應的規定,主要看執法部分取證調查是否到位。如果發佈的是純垃圾信息,工信部要求平臺加強監管,從技術上杜絕垃圾信息。如果推送信息的主體在境內的話,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這些企業、個人進行處罰和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