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庄·聊城市王宗汤村,一抔黄土五千年

农业知识科普带你走遍中国村庄。本期带各位读者走进聊城市东阿县王宗汤村。据传明朝初年洪武年间,王姓族人从山西省洪洞县东南方向王三村迁徙于此立村,名王村铺。后村内出现一名志向非凡,善谋生意,走南闯北,广交友谊,名声在外的人物王宗汤。由于当地人杰地灵,借仓王寺之名声,社会交易兴旺,南来北往的买卖人,都闻讯赶来,找仓王寺后面的王宗汤做公证交易人,他德高望重,社会名声越来越高。王村铺之村名,逐渐消失,王宗汤这人名,便成了村名,繁衍生息数十代,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本图集主摄村东仓颉墓。

中国村庄·聊城市王宗汤村,一抔黄土五千年

中国村庄·聊城市王宗汤村,一抔黄土五千年

据明万历年间于慎行编修的《兖州府志》载:仓颉故居在“城(原东阿县城)西北三十里,有墓、有寺”。清道光九年《东阿县志》记载:仓颉墓“在县北三十里,有墓,有寺。”明代“东阿城”在平阴县东阿镇,城三十里处是今东阿县铜城镇王宗汤村的位置。可见,早在明朝以前就有仓颉墓,这说明仓颉有可能在附近生活居住过。

中国村庄·聊城市王宗汤村,一抔黄土五千年

中国村庄·聊城市王宗汤村,一抔黄土五千年

中国村庄·聊城市王宗汤村,一抔黄土五千年

仓颉墓位于王宗汤村东南1千米处,原有高大的墓冢,墓前有古碑数幢,祠堂三间,二层,其上有匾额“仓颉墓”三字。此地尚存仓颉墓碑、仓圣桥等遗迹。

仓颉是中国上古时期黄帝的史官,首创文字。仓颉者,黄帝史官也,传说他用祖传的结绳记事的办法替黄帝记载史实。时间一长,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绳结都记了些什么,连他自己也忘记了。因此,他集中民众的智慧,从“鸟迹”、“虫纹”受到启发,创造了文字,结束了结绳刻木记事的愚昧时代,开辟了中华民族人类进化史上的新纪元。这些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态造出来的。

中国村庄·聊城市王宗汤村,一抔黄土五千年

中国村庄·聊城市王宗汤村,一抔黄土五千年

中国村庄·聊城市王宗汤村,一抔黄土五千年

到目前为止,在全国已发现的8处仓颉墓遗迹中,始建于汉代的有四处:河南的南乐、虞城、开封和陕西的白水;始建于晋代的有两处:山东的寿光和东阿;始建于宋代的有两处:河南的原阳和洛宁。但是,在王宗汤村附近除在地面发现了仓颉墓和祠外,还发现地下原是一处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与仓颉生活的时代吻合,后又在仓颉墓地中心地带勘探时,发现汉朝为仓颉修的砖室汉墓,这进一步证明了仓颉墓在东阿的可信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