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慶不再年年有俞

李國慶不再年年有俞

“他的缺點就是太過隨性,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這對一個企業家來說是致命的缺點。而且他的思維方式是一種碎片式的,不是邏輯性的思維方式。”

文|張堇一

1

1996年,32歲的李國慶在美國紐約認識了小他一歲的俞渝,兩個人一見鍾情。那時,李國慶是個書商,俞渝在華爾街做企業兼併顧問。

李國慶結婚的前一年,亞馬遜網上書城開張,亞馬遜當時的宣傳標語是:地球上最大的書店。到現在,22歲的亞馬遜,已經從書店成長為了"零售王國"。

李國慶和劉強東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創業。當時被稱為“中國版亞馬遜”的當當網僅用6年的時間,圖書銷售額突破了4.4億,而那時候京東的銷售額只有噹噹的零頭。

兩年前,噹噹網退市時市值僅為5.3億美元,縮水至上市之初的四分之一;京東現在成為了估值650億美元的公司。今非昔比,令人唏噓。

李國慶不再年年有俞

1999年,李國慶和俞渝創立了噹噹的那一年,馬雲創立了阿里巴巴,劉強東還在中關村擺攤。有一天,俞渝去北京西單圖書大廈打算買書,但圖書大廈成千上萬的書山讓她找書找得暈頭轉向,然後她想到了美國的那個可以很方便買到書的網站。回家以後她對李國慶說了這件事,李國慶也是個愛讀書的“文藝青年”,夫妻兩人一拍即合,噹噹就是這樣誕生了。

李國慶是一個懟天懟地的北京爺們兒,在北大讀書時就是個“刺頭”,1983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社會學系,這事兒老李可一直驕傲著。寫大字報、演講、為同學發避孕套,當時最為開放的北大中就是有老李這麼個渾身充滿反叛精神的新青年。

“我口無遮攔,多有得罪,請海涵”,這是老李微博的個人介紹,時至今日,他依然帶著股叛逆勁兒在社交軟件上動不動就開嘴炮。他說馬雲把中國電商帶入歧途;“教”馬化騰如何演講;日常和劉強東互懟;看不慣老虎基金投資人在派對中途就離場。就是因為老李的直性子,曾被人說成傻大黑粗。

2

2004年,亞馬遜注意到了這個冉冉上升的新苗,也許是想要收服一個競爭對手好穩固它的霸主地位,亞馬遜提出用1.5億美元收購噹噹70%以上的股份。亞馬遜還表示:價格好說,絕對控股到位就行。老李兩口子沒有答應,多次溝通無果,亞馬遜也只能放棄。

過了6年,噹噹成為了中國首個以B2C企業身份在美國上市,噹噹股價一路飆升,市值高達23億美元,噹噹也創下了當時在美上市公司市盈率的最高水平,老李一定慶幸當初決定不賣噹噹的選擇,噹噹身價翻了超過十五倍。

李國慶不再年年有俞

那年的當當,是站在山頂的。

大概是按耐不住內心的喜悅,噹噹上市那天敲鐘時,老李問紐交所主席:我能不能敲兩下?他說,因為我們叫噹噹啊,應該敲兩下。主席答應後,老李很開心,史無前例地敲了兩次鍾。

劉強東起初從3C數碼到圖書,當年的他就開始打起了價格牌,宣佈京東每本書都一定比其他平臺便宜20%。老李有點情緒了,說你跟我爭個什麼勁,既沒有戰略,又不懂事。於是,噹噹斥4000萬元巨資大幅降價來對抗京東的價格戰。這一仗,它依然成功。

外人都說俞渝是李國慶的福星,李國慶自己也說俞渝是海龜回國嫁給了一隻土鱉。噹噹創立時,李國慶擔任CEO,俞渝擔任董事長,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兩個人共同佔有噹噹近一半的股份,“夫妻店”一直開得很穩。

噹噹鼎盛時期讓所有企業豔羨,短暫風光背後的二十幾年其實也頗多坎坷。

噹噹上市之後,由於股價翻倍瘋漲,讓電商行業炸開了鍋,紛紛開啟燒錢創業模式。噹噹巔峰之時,那邊山下便有人虎視眈眈,有人捧就有人砸。

1999年,互聯網蓬勃發展,投資人的錢專往互聯網上投,只要跟互聯網沾邊的公司都不擔心拿不到投資人的錢。但是,2000年4月,納斯達克開始暴跌,就像近日P2P暴雷一樣來得讓人措手不及。互聯網最困難的2001年,網絡泡沫破滅,互聯網行業奄奄一息,頃刻倒閉了無數企業。

李國慶不再年年有俞

“那個時候我發言或者給全體員工寫信的時候,我說,哪怕最優秀的電子商務公司倒了,我也只會給他們寫一篇墓誌銘,第二天我們還會接著推噹噹這輛車。”市場和技術副總都選擇了離開噹噹,俞渝和李國慶依然堅守陣地,因為噹噹對它們來說就是自己的“孩子”。對於他們夫妻倆來說,噹噹時他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並不是只圖從噹噹網獲得財富,而是一種成就和自豪。

在互聯網的冬天來臨之時,亞馬遜已從書店轉為零售,並在完成地球上最大的書店的口號後,提出了新的口號:成為最大的網絡零售商。而噹噹依然沒有跳出圖書、音像的圈子。噹噹的天花板太低了,不僅紙質書受到了電子書的巨大沖擊,而且競爭者相繼增加,噹噹可以拓展的市場所剩無幾。

老李還一直認為燒錢戰術不可取,可是京東、阿里都靠燒錢殺出了一條路,老李卻留在了原地看著劉強東和馬雲的背影。

也許老李幡然悔悟了,2005年,噹噹開通了時尚百貨頻道、3C數碼頻道,還高調開通了C2C平臺“噹噹寶”,噹噹寶上線幾天便夭折,而老李在互聯網大會上公開表示噹噹開通這些頻道只是權宜之計,直接告訴了整個天下:其實我不想做。當年手握重金的當當只是坐在自己的井中看著別人成長,沒有及時利用資金進行戰略方向的改變,以至於沒有核心競爭力的當當越來越落後。

3

馬雲曾評論李國慶夫婦,守著一個全國性的物流網絡,卻只做圖書這種微利產品,稱他們夫妻倆時“傻幹”。

李國慶不再年年有俞

“在噹噹沒上市前,投我們的股東很信,認為我們倆的搭檔簡直是絕配……但是在中間這十年受到很多猜疑。”兩個人的夫妻角色隨著噹噹的發展,出現了過山車般概念起伏。

2016年,噹噹退市,變成了一傢俬人控股企業。老李解釋過私有化的問題,他認為上市是個錯誤,把噹噹的手腳捆住了。其實不然,旁觀者都清楚是老李夫妻倆不願放棄絕對控股,公司從管理體系上就不夠合理,出現錯誤也無人改正,這就導致當管理團隊一次次地犯錯時,只能任由惡性發展直至優勢消失殆盡。時任網通副總裁的田溯寧給過老李一個建議,“你們倆還得分開,中國人不習慣給一個夫妻店幹活”。

夫妻倆何嘗沒有後悔過一起創業。俞渝在某次活動中稱“做企業和自己的配偶一起,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一件事”、“假如我有選擇,絕不會和老公一起創業”。李國慶也在一次讀書會上表示:“如果私下裡,我真告訴大家,夫妻儘量別一塊創業了。外界也經常傳我們倆離婚,為什麼沒離呢?就一條,價值觀還算一致。”

幾個月前,老李一條朋友圈被大夥圍觀了,“所謂的婚姻就是.....有時候很愛他.....有時候想一槍崩了他......大多時候是在買槍的路上遇到了他愛吃的菜......買了菜卻忘記了買槍......回家過幾天想想還得買槍...... ”,讓人哭笑不得。外界猜測這條朋友圈與海航欲收購噹噹的事與妻子產生了分歧。

李國慶不再年年有俞

早在2013年,李彥宏曾帶著百度高管到噹噹談合作,結果和亞馬遜一樣,無果而終。第二年騰訊提出要入股噹噹,並要求佔股33%,把好樂買給他們管理,但老李還是沒同意,只願意給25%,也不願接好樂買,這次談判的失敗使老李現在還有些後悔。碰壁的騰訊後來轉向了京東,也就是這一次拒絕改變了日後互聯網的格局。

這一次,海航與噹噹也經歷了一年左右的談判期,噹噹這次也是真的“從”了。雖然老李想讓噹噹獨立,但是俞渝想賣掉。大勢所趨,而且俞渝掌管了財政大權,更有話語權,最終還是俞渝說了算。雙方強調了交易完成後公司實際控制權不會發生變更,夫妻倆這次如願保住了控制權,他們也是真的累了。

還記得當初亞馬遜要收購噹噹時,老李拒絕後說“企業不到100億美金市值不會退出”;而噹噹退市時身價實際是100億的5.3%。過去老李夫妻倆一直不願意引入資本只因害怕喪失對公司的掌控權,很多人也未能理解為何夫妻倆拼命抓著掌控權不放。

在互聯網泡沫期間,許多創始人因為喪失絕對控股而被驅逐董事會的案例層出不窮。噹噹對於李國慶夫妻兩是同兒子一樣重要的存在,老李也表示過自己不是為財富而活。

李國慶不再年年有俞

老李的兒子9歲時,他帶兒子去時任新浪總裁汪延家的別墅去玩,兒子玩得可勁兒開心。晚上回來後對老李說:我覺得你和我媽不如汪延叔叔成功。你看咱家的房子是租的,他們家是自己買的大別墅;人家新浪有兩三千人,你們噹噹網才六七百人。 老李倒也是心寬,說: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我就只想改變出版業,改變一個行業。我能改變一個行業,改變這麼多人買書的習慣,影響他們閱讀,我就覺得特別夠本了,我不追求財富最大化。

俞渝在幾年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她說,我內心深處有一個自己的小王國,那是內心深處的一些東西。我喜歡的事情,我喜歡的場景,我喜歡的一個地方。它的山,它的水,是這樣的東西,而絕對不是說一個企業王國。其實,內心那個小王國就是噹噹吧。這個傾注了他們夫妻兩人近二十年心血的大“孩子”,他們一直捨不得賣,但最終別無選擇,也許這也是對當當以及他們夫妻兩人最好的一個結果。

4

“他的缺點就是太過隨性,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這對一個企業家來說是致命的缺點。而且他的思維方式是一種碎片式的,不是邏輯性的思維方式。”

噹噹前COO黃若就是這樣評價李國慶,並且分享了一個趣事。一天早上八點,國慶在機場登機前給我發短信,“老黃,我們趕緊招100個資深採購專門做服裝,今天就開始吧”。這條短信我看完就刪掉了,甚至回都不回。要是他第二次再說這個事情,我就要找個合適的機會和他談一談。第一次我就當你是靈光一閃,第二次的話,這麼大的事情不是隻發一個短信就算了,我們要坐下來談談打算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麼。

李國慶不再年年有俞

其實噹噹並不是沒有想法的企業,自2005年噹噹就開始嘗試開拓其他業務,但是每當投入幾百萬沒有立刻得到回報或者出現相類型平臺的話,業務就會被叫停。這也是因為在俞渝主管財務的情況下,她制定了嚴格的財務預算制度。每一項新的業務上線,在經過層層領導簽字後還要經過法務等簽字,最後才能進入財務審批階段,一般到達財務處核算後,若項目前期成本投入過高、短期不能盈利就會半路砍掉。所以總是有人評價俞渝,雖然是MBA,卻沒有發揮她的長處,反而經常“躲”投資人。

這也是噹噹眼睜睜看著別人一路飛奔,彷彿現在這個瘋狂成長的電商圈與噹噹並沒有關聯。十幾年前的當當,贏了眼前卻輸了未來。

近年,老李夫妻倆日子不算好過,但總歸與時俱進奔跑了起來。噹噹不僅推出了生活體驗館式的線下書店並且開始全力發展數字閱讀的業務板塊,自主研發了“噹噹閱讀器”,已經是國內最大的數字出版物平臺。噹噹在其原有基礎上,上線了其他功能,完善產業鏈佈局。至2017年10月,噹噹宣佈已經實現扭虧為盈。加入海航派後,噹噹也將擁有更豐富的線下資源助其“復活”。

3月11日凌晨,老李深夜發博慨嘆“天地孤影任我行,世事蒼茫成雲煙!”老李畢竟是個文人,放手噹噹顯得有些悲壯。

5

老李依舊是當年那個奮進的“老青年”,他又創業了。吳曉波說,李國慶對圖書有情節,倒不如說,創業數十載,也依然磨滅不了李國慶身上的書生意氣與理想主義。

李國慶不再年年有俞

這一次創業,老李投身到了自己喜歡的教育事業。當年老李報考北大社會學是因為沒有教育學才選擇的,高中時讀的最多的就是教育相關的書,大學畢業又下海經商,一直沒能做得了真正喜歡的事情。

和日天創董事長成了老李的新名牌,創辦一年的時間裡,和日天創影響力覆蓋全國16個省市超過400家中小學,培訓了超過5000名專業骨幹教師和校長。教育行業如今也是一塊香餑餑,“和日天創”和母公司“和日天官”宣佈完成600萬美元Pre-A輪融資,發展前景明朗。

目前,老李的創業團隊僅13人,但他說“現在這才叫創業,找的不是馬仔而是合夥人。”這大概也是老李經歷過夫妻創業後吸取的教訓。

李國慶不再年年有俞

騎著瘦馬也要戰鬥,沒有方向也要衝殺。

這是多年前老李激勵好友時講過的話,現在,正好送給創建第二次事業的老李也是合適。

老李為許多書商創造了財富,但願這一次老李也能為教育事業創造財富。畢竟,愛笑的老李運氣不會太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