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戰略主張?

大侃歷史


我是歷史遊俠阿春,我來回答的這個問題。

什麼是戰略?百度百科上的詞義是:是一種從全局考慮謀劃實現全局目標的規劃,戰術只為實現戰略的手段之一。實現戰略勝利,往往有時候要犧牲部分利益,去獲得戰略勝利。戰略是一種長遠的規劃,是遠大的目標,往往規劃戰略、制定戰略、用於實現戰略的目標的時間是比較長的。

也就說戰略符合兩個基本要素:第一,是一種全局謀劃的,可執行操作的,為實現目標而做規劃;第二,既然是戰略,就要有取捨,哪怕是犧牲部分利益也要完成最後的勝利。

古代不少因為戰略得當而成就大事的例子,比如諸葛亮的為蜀國三分天下所做的“隆中對”、李世民和劉文靜為李唐起兵做的“獄中對”、毛主席百萬雄師過大江制定的戰略規劃等等,因為本人比較熟悉明朝,我說下我所知道的明朝的三大有效而且意義深遠的戰略。

朱元璋稱帝的前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坦白來說,前期的朱元璋並不是元末最能打的軍隊,也不是地塊最多的、經濟最好的地段,他能成功很大原因是戰略做的好!從地圖上來看,朱元璋的版圖是在眾多起義軍的中間,向北是劉福通等人的地帶,向西是陳友諒的軍隊,而東面是張士誠的軍隊,亂名氣,他比不上劉福通等人,論軍隊數量比不上陳友諒,論財力也不是張士誠的對手。但是朱元璋很聰明,他採納了謀士朱升的謀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高築牆不是簡單的說把城牆建的牢固就行,其實就是要建立起一個強大的根基,這個根基就是,就算是這個點玩完了,也可以繼續起來。所以當時朱元璋除了大力建設南京(當時叫做應天)以外,還積極建設這邊的一些城市,就是為了哪怕應天丟失了,也可以有地方可以去,大不了再打回來;廣積糧,古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對於一隻軍隊來說至關重要,朱元璋所在地方本來就是當時國內著名的產糧地帶,朱元璋還特地讓康茂才去管理這件事;最難得就是緩稱王了,打仗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意味著一隻手已經和死神握手了。古人稱王稱帝是一件讓人多麼渴望的事情,不然辛苦打仗是為了什麼?朱元璋強按住心中的慾火,在眾多起義軍都稱王稱帝,引起了元朝的重點打擊的時候,不斷地積累自己的力量,也不斷的做兩面派,既要討好元朝,也要討好各個起義軍,在夾縫中不斷壯大,韜光養晦,最後成就了霸業。

天下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統一全國後,國內的戰亂是平息了,人們也開始了恢復生產,連接著出現洪武之治和仁宣之治的歷史盛況,但是朱棣很清楚,明朝雖然統一了國內,打敗了元朝,但是明朝最大的隱患還是來自於北方。拱衛皇室的需要,軍隊除了北方以外,還是駐守各地,尤其是南京,那麼,假如北方有戰事,不能及時支援,北宋的悲劇再一次重來也不是沒可能。為了子孫的繁衍昌盛和國家的持續穩健發展,永樂19年,明朝首都遷到了北京,讓國家的軍隊和天子直接去戍守國家的大門,保證了國家後面的長治久安。歷史證明,這個決策是正確的!

遼人守遼土

明朝後期國勢逐漸式微,遼東的滿人開始逐漸強大起來,嚴重威脅到了明朝邊境的安危。為了能征服遼東,國家的統一,明朝前前後後派了很多將領去戍守,但是大部分都成了滿人的刀下鬼。後來在孫承宗的支持下,袁崇煥堅定的執行“遼人守遼土”的戰略規劃,培養了一大批有能力的軍士將領和軍隊,補充說下,當時天下第一軍隊“關寧鐵騎”主要成員都是遼人,他們和滿人本身就有不共戴天的仇恨,是滿人害的他們有家難回,有田難耕。一支擁有仇恨的軍隊是可怕的。

當然,歷史上的很好的戰略規劃很多,假如您有更好的見解,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十點Pro


“戰略”一詞最早用於軍事方面,在我國,該詞歷史久遠,“戰”指戰爭,“略”指謀略、施詐,集大成的戰略家們無不是能洞穿瞬息變化的戰局,運用謀略立自己於不敗之地,做到“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之人。這些戰略家們所構想的宏偉藍圖,其思想與主張受到各方後人的學習,今天就請讀者們與筆者一起,來領略我國古代一些戰略主張的魅力所在:

一、縱橫出山,攪動天下

戰國時期,有這麼一類人,他們沒有強健的身體、高超的武力,卻能憑藉三寸薄唇而攪動天下,他們便是自鬼谷而出,無一不是名動天下的辯士——縱橫家。“縱橫家”是指戰國時期一個獨特的謀士群體,可稱為中國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們如雨後春筍般紛紛興起並迅速發展,隨著秦國奠定統一基礎,他們又如曇花一現般消失,其興也快,其衰也速。但不可否認,“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的思想依然適用於現代商業、國家戰略關係等。鬼谷子關於“縱橫之術”的著作也被我國後人甚至是國外一些研究“戰略”的學者重新學習。

戰國初期,七雄並起,但尚未有一國能以一敵眾,因此都忙於穩定自己的內政,這段時間是縱橫家中“縱派”發展的黃金時期,魏相惠施、秦將公孫衍等都是此派的代表人物,主張:“眾弱聯合以攻伐一強”的合縱聯盟。戰國中期,秦、齊兩強東西對峙,秦更強,而六國驚恐,遂策劃“合縱”聯合制秦,並於周慎靚王三年(318),魏相公孫衍發動魏、趙、韓、燕、楚五國合縱攻秦,秦國上下惶恐,於是秦惠文王派遣縱橫家中“橫派”的領頭人張儀前去遊說聯軍退兵,第一次合縱攻秦失敗,各國中“縱派”失勢,“合縱”鼓吹者公孫衍被迫離開魏國,而“橫派”大勝,張儀更是升為秦相

此後,張儀與公孫衍多次交手,公孫衍多次奔走列國,以圖聯弱抗強,防止秦齊兩國的兼併,因魏、趙、韓、燕、楚五國土地南北相連,故稱合縱;連橫的目的則在於弱國侍奉一個強國以為靠山,從而一起進攻另外一些弱國,以達到兼併和擴展土地的目的,但在戰國時期大都是秦相張儀以強秦“威脅”弱國就範,驅使這些弱國去攻打其他國家,而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天下諸侯已困矣”。直到戰國末期,都是“橫強”勝而“合縱”敗,各國“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張儀、公孫衍之輩也被後人評價為:“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二、隆中獻計定天下,北伐未捷身先死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政治黑暗,民不聊生,而士人大多追逐功名,各奔其主。劉備為匡扶漢室,四處求賢若渴,在水鏡先生司馬徽的推薦下,這位以後的蜀漢開國皇帝三顧草廬,終於見到了這位可比肩管仲、樂毅,有“臥龍”之稱的諸葛亮。在一所偏僻的茅草房,忽明忽暗的燭火映照著這對在未來相互扶持近二十年的君臣,諸葛亮口若懸河,陳析“三足鼎立”之勢,獻出“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 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的《隆中對》,而劉備更是興奮得手舞足蹈,誇讚諸葛亮是“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可以說諸葛亮的《隆中對》對天下局勢分析之清楚,為蜀漢集團幾十年發展提供戰略藍圖。

與主公十餘年的陪伴,讓諸葛亮從正值壯年,變成了兩鬢斑白的“老人”了,在白帝城,漢昭烈帝劉備撒手歸西,卻給諸葛亮留下了一堆爛攤子:岌岌可危的蜀漢、年輕的少主、互相爭鬥的內部集團,都讓諸葛亮身心俱疲。而為了振奮蜀漢,興復漢室臣,實現對主公劉備“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的承諾,諸葛亮不得不親自率軍南征。在平定南蠻,後方穩定,而魏國國君新立之際,諸葛亮為延續蜀漢,決定出師北伐,在北伐之初,寫下了震撼人心,催人淚下的《出師表》,其中以史為鑑,勉勵後主“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又抒發自己憂國憂民,明確北伐之意的“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諸葛亮揮師北伐,雖然失敗而身隕五丈原,但五次北伐無不是有所成就,正是此舉,讓丟失荊州而失去進攻跳板,在魏國的威脅下岌岌可危的蜀漢有了一絲喘息的機會。可以說諸葛亮北伐是理智的,也是唯一的,呂蒙白衣渡江,蜀漢損失荊州和大將關羽;陸遜火燒夷陵,劉備軍幾乎全軍覆沒,留給諸葛亮的,除了聯吳抗曹,揮師北伐,就只剩下坐以待斃,被曹魏所滅了。只可惜諸葛亮一生為復興漢室鞠躬盡瘁,最後也未能見證蜀漢延續。

三、築牆積糧,助明開國

元朝末期,漢族群眾不堪蒙元剝削,人民揭竿而起,百年的和平安定再度被打破,終於,在朱元璋的努力下建立明朝,全國再次統一。而在朱元璋稱帝之前,也曾有一段時間天下混亂,群雄割據,那時朱元璋感到自己力量還不夠強大,在苦惱之際,自己的大將鄧愈向他推薦一個人說:“有個隱士朱升,是個有學問、有影響的人,相當於諸葛亮”。於是朱元璋微服私訪,親臨其室訪問大計,朱升也不客氣,向他說了“九字三訓”,既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高築牆”不是指修城這麼簡單,朱升的用意是建立一個穩固的後方,如果軍隊戰敗了不至於沒有再起的地方,因此他建議朱元璋“加強防禦、鞏固實地。造就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態勢”;“廣積糧”也是正中朱元璋下懷,因為朱元璋非常清楚糧食等物資對支持他的政權與軍事活動的重要性,因此他在戰爭之餘時刻不忘發展農業,重視民生,此舉也為他能大敗陳友諒之眾打下基礎;最後一個“緩稱王”可以說是此“三訓”的核心了,為何?昔日陳友諒、張士誠之眾紛紛稱王稱帝,朱元璋卻在十餘年僅稱吳國公,就是因為他心知自己實力還不夠,與其早日稱王被群起而攻之,不如徐徐發展,默默壯大自己的實力,擇日謀取帝位。朱升的“九字三訓”,實際總結了朱元璋一貫實行的方針,也正是在這一方針下,朱元璋一步步完成統一中國的帝業的。

其實在我國古代,還有不少著名的戰略主張,如戰國時期秦國大將司馬錯提出的“得蜀即得楚”:“得巴蜀之地就能佔據上流,俯緲楚國,對楚國擁有絕對的戰略主動地位。”還有應侯范雎提出的“遠交近攻”等等,這些戰略主張無不是符合國情與國際局勢的絕世謀略,其提出者的目光之長遠,構思之宏大,都值得我們後世所學習。


鄧海春


這裡介紹六大戰略主張

一、魏延子午谷奇謀,奇襲長安

諸葛亮打仗就是一個字“穩”,畢竟蜀國家底就這麼點兒,所以諸葛亮每次北伐,都從西北方向繞一圈,佔據地利。而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從本質上是戰術,提議過險路、抄近道,奇襲長安。此計若成,就是大戰略。

明朝末年,闖王高迎祥走子午谷奇襲長安,被孫傳庭打崩。


二、諸葛亮三分天下計

“三分天下”已經超脫出計謀,是戰略層面的眼光,叫“計”只是好聽而已。對應吳國有二分天下計。這個太熟悉了,就不鏖述了。


三、劉邦重返關中

鴻門宴之後,劉邦被項羽封到了漢中,此時劉邦養精蓄銳,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重新攻下關中,將兩大地域連成一片,終於有了和項羽叫板的資本。


四、秦國、西魏先取西蜀國,積蓄國力

秦國未佔據四川之前,國力就那樣。而西魏(北周、隋)就是南北朝版秦國,建國初期關中一隅之地。而兩國的戰略方針,肯定不會和東邊的中原六國/北齊,南方的楚國/南梁硬碰硬,都主張先拿下四川,積蓄國力,再力圖一統天下。


五、朱棣姚廣孝,直搗南京

明朝初期,靖難之役。朱棣、朱允炆叔侄倆打了2年多,朱棣勝多敗少,但地盤就是三個郡。此時,在姚廣孝的建議下,朱棣最後一次揮兵南下,這次不打濟南了,不打徐州了,萬里奔襲,兵鋒直指南京,結果他成功了。


六、朱棣遷都,天子守國門

朱棣把明朝的首都,從南京遷到了北京,是戰略眼光使然。畢竟瘦死的北元,讓韃靼、瓦剌比馬大,明朝北境的邊患太嚴重,遷都於北京,不僅可以防患入侵,更可以在危機時刻,將禁軍當做邊軍用。因為明朝的軍隊制度,在禁軍層面,承襲了宋朝的“禁軍多,邊軍少”的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