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通州,如今的燕郊!「睡城」進化論正在進行時!

四年前的通州,如今的燕郊!“睡城”进化论正在进行时!

曾經的通州和燕郊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被稱為“睡城”。

2012年,在通州成為副中心之前,是著名的“睡城”,人們白天在城裡上班,晚上回通州睡覺,那時候,從市裡到通州只有一條地鐵,從中關村到通州要兩個小時。

四年前的通州,如今的燕郊!“睡城”进化论正在进行时!

那時的通州尚無三級醫院,二級醫院潞河醫院是通州最好的綜合醫院。說白了,潞河醫院就是基層的縣醫院,看病的多是十鄉八里的村民,真正的城鎮市民鬧個病都跑到市區大醫院了

和中心城相比,外來居民的子女面臨著教育更高昂的投入、更低劣的教育質量:通州信息網的數據顯示,全區36所中學,主要居住區只有一所市重點和一所區重點,小學也難得一見。

四年前的通州,如今的燕郊!“睡城”进化论正在进行时!

除了提供住宅,通州幾乎無法提供其他任何服務。從一定程度上講,那時通州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睡城”。

可以看到在2015年中旬,網絡上對通州的標籤依舊是“尷尬的睡城”、“除房地產外毫無產業支撐”...這些字眼讓小編充滿熟悉感,彷彿我搜索的關鍵字是燕郊。

2000年,北京市政府明確定位了北京將通州區,順義區,以及亦莊經濟開發區建成北京的三個重要新城。

作為首都的新城,當時通州沒有一個商業中心,沒有步行街,沒有市政廣場,沒有城市中心公園,沒有一個五星級酒店,沒有一個城市綜合體,沒有一棟甲級寫字樓。。。

直至2015年7月11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通州正式成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

四年前的通州,如今的燕郊!“睡城”进化论正在进行时!
四年前的通州,如今的燕郊!“睡城”进化论正在进行时!四年前的通州,如今的燕郊!“睡城”进化论正在进行时!

2015年11月30日,北京市規劃委也對外發布,行政副中心規劃已經基本確定。到2017年,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遷入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遠期將帶動約40萬人疏解至通州。

從這以後,通州搖身一變,從“睡城”變成了“副中心”,發展彷彿開了掛!如今還有人說通州是睡城,是郊區嗎??

再來看看,如今的燕郊

⬇⬇⬇

好像跟那幾年的通州差不多,也是一樣的尷尬一樣的睡城,一樣的除房地產之外再無其他產業,燕郊目前的狀態與各項規劃出臺之前的通州,差不多....

四年前的通州,如今的燕郊!“睡城”进化论正在进行时!

如今的燕郊確實每天都在改變,從城市環境的治理,產業的引進,土地的控制,樓市的限購...

四年前的通州,如今的燕郊!“睡城”进化论正在进行时!

燕郊目前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不誇大不貶低,對未來充滿期待,面對問題也積極改革!

客觀來說,往往睡城都發展的不錯,比如望京、天通苑、回龍觀、通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