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養胃?可能越養越壞!消化科醫生告訴你關於胃的5個真相

今天,微醫君要和大家說說關於“胃”的那些事。

前段時間,微醫君被種草了一家很火的自助餐廳,想約朋友一起去,結果卻被拒絕了,理由是:自助餐容易吃撐,胃會越撐越大,以後就會越吃越多的.......

微醫君一臉問號......後來問了身邊很多人,發現大家都是這麼認為的,那麼胃真的能變大變小嗎?近期微醫君特地蒐集了一些大家關心的“胃病”問題,找了消化科醫生來為我們解答。

胃會越撐越大,越餓越小?

首先我們的胃具有非常好的伸縮能力,當我們餓著肚子和吃飽的時候,胃囊的大小有所不同,但胃本身的容量是不變的。

人在空腹和正常吃飽飯這兩種情況下,胃囊的大小差異可以高達16倍。當我們開始吃東西的時候,胃會出現容受性舒張,為容納食物做好準備,同時胃內腺體分泌增加,蠕動增強,為的就是讓食物在胃內充分和胃液混合,促進消化,為下一步在腸道的吸收做好準備。

當食物排空後,胃又恢復了原來的形態,胃壁內的肌間神經叢不斷的發放基礎性的電衝動,維持胃處於一個輕微收縮的狀態。所以

不管是吃得太飽或者餓著肚子,都不存在將胃容量撐大或者縮小的問題。

喝粥養胃?可能越養越壞!消化科醫生告訴你關於胃的5個真相

平時的哪些習慣最容易傷胃?

民以食為天,胃口好,才能吃嘛嘛香。但是很多人往往對自己平時的各種習慣並不關注,胃病慢慢就找上門來了。那麼哪些習慣最會傷胃呢?

1、飲食不規律

現在生活節奏比較快,很多人對日常的三餐越來越不重視。不規律的飲食,比如經常點外賣、早餐忽略不吃、三餐時間不定、吃完夜宵就睡覺、常吃剩菜剩飯等行為,都會加重胃的負擔。

2、飲食不乾淨

飲食衛生與胃也有密切關係,如果飲食不注意衛生,帶有病原體的食物可能導致幽門螺桿菌或急性胃腸道炎症的發生。現在正值盛夏,飲食衛生更應該加倍重視,不要吃變質的食物

3、

吃得太快、吃得太飽

我們總說吃東西要細嚼慢嚥,這是有道理的。首先,吃得太快,最容易吃撐,熱量超標的同時,增加胃腸負擔;其次,吃得太快,食物沒有經過充分的咀嚼就進入胃部,也會增加腸胃的消化負擔,還會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

喝粥養胃?可能越養越壞!消化科醫生告訴你關於胃的5個真相

4、空腹飲食不注意

有些食物確實不適合空腹吃,比如柿子、山楂這類水果的鞣酸含量很高,大量食用易誘發胃石症。另外,一些飲品,比如濃茶、咖啡、酒等,還有過冷、過辣、過酸食物均不適合在空腹的時候大量食用,對胃會造成刺激。

5、喜愛菸酒

菸酒對於腸胃的刺激,是很大的。酒精會直接刺激胃黏膜,而煙不但直接損傷胃粘膜,而且會對胃的微血管造成損害,容易導致慢性胃炎的發生。

“養胃”應該如何養?

關於養胃,很多人似乎都有自己的小訣竅,但是這些方法真的有用嗎?

1、

平時多喝粥能養胃嗎?

一般來說,粥是流食狀態,很容易消化,在胃消化功能差的時候喝,確實可以減少胃的負擔。

但有些人為了“養胃”,頓頓喝粥這是不可行的,如果長期吃這種特別好消化的食物,胃消化其它食物的能力就會變跟著差。而且不是所有胃不舒服的人,都適合喝粥,比如胃潰瘍或者有反酸情況的朋友,應該平時做到少吃多餐,而粥的湯水多,可能會使得胃更不舒服。

喝粥養胃?可能越養越壞!消化科醫生告訴你關於胃的5個真相

2、“養胃”應該怎麼做?

實際上,胃根本不用養,想要擁有健康的胃,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關鍵。

●三餐規律

只有飲食規律了,胃腸運動才能保持協調,功能才能維持正常。

●避菸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戒菸酒是最好,如果實在做不到也要做到適量。而那些吃完會讓你感到腸胃不舒服的食物,也不要繼續食用了。這些食物沒有嚴格限定,哪些東西你吃了胃會不舒服,就少吃點吧。

●注意衛生,少吃醃製類食物

飲食衛生是非常重要的,應該重視。其次,剩飯菜、烤制或醃製的食品(如火腿、烤腸、各種鹹菜)

,亞硝酸鹽含量較其他食物更高,吃得太多不但對腸胃不好,還有致癌風險。

●放鬆情緒

你沒有看錯,有時候焦慮、緊張、抑鬱等情緒也會誘發的胃部不適,通過情緒疏導可以有效緩解。

●胃有不適,及時就醫

胃病種類多、成因複雜,有些胃病光靠養是不夠的。胃腸道疾病,從功能性消化不良到胃癌,在症狀輕重上,是分不出來上下的。就連有經驗的消化科醫生,也要通過胃鏡、腸鏡等檢查來分辨,所以胃有不適,及時就醫。

胃裡反酸是怎麼回事?

反酸的體驗相信很多人都有:帶著酸味的消化物從胃裡反流到咽部或口腔,這樣的滋味emmmm......很多人對反酸這個現象並不重視,認為只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實際上,也可能是已患上了一種極為常見的疾病——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顧名思義,胃裡消化了一半的食物會反流到食管甚至口腔的一種疾病。典型的症狀就是反酸和燒心。造成這種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些人吃完飯後立即平躺或者立即工作,晚上吃完東西馬上睡覺,吃得過於油膩,短時間內吃得太多等等。

確診胃食管反流病後,大部分患者需要系統性的藥物治療。但是大家不要盲目自行購藥,務必在專業消化科醫師指導下進行。

喝粥養胃?可能越養越壞!消化科醫生告訴你關於胃的5個真相

體檢查出“慢性淺表性胃炎”,需要治嗎?

慢性淺表性胃炎屬於慢性胃炎中很常見的一種。即便是健康人群做胃鏡檢查,也可能發現該病。

儘管在胃鏡下一般可觀察到小的充血點、糜爛等輕度的炎症,但許多患者並無明顯症狀,這種情況無需進行治療,只需在平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戒菸限酒,減少食鹽攝入,避免吃過冷過熱、辛辣等對胃有刺激的食物,飲食宜軟易消化。慎用傷胃的藥物,比如阿司匹林等非甾體類抗炎藥。

而對於出現胃部疼痛、胃脹、消化不良、噯氣、反酸或噁心嘔吐等症狀的患者,則需要及時就診,對症治療。比如胃脹明顯,可適當用些促進胃腸蠕動的藥物;胃反酸明顯,可用一些抑酸及中和胃酸的藥物。

還有部分患者伴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需視情況吃藥根治幽門螺桿菌。這樣可改善消化不良症狀,減輕胃黏膜慢性炎症。

-------------------------------------

工作太忙,忘記關心身體?

小病小痛,不想排隊掛號?

歡迎關注【微醫】公眾號(weiyi_guahao),一鍵預約專家號,足不出戶在線諮詢醫生,在線購藥方便快捷,還有更多準也的醫學科普內容。身體不適,用微醫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