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這座豪華王府,因後代欠交贍養費而被控告拍賣


南鑼鼓巷兩側有很多有故事的小巷,今天說說板廠衚衕。從南鑼鼓巷南口進入,東側第二條小巷便是了。板廠衚衕大致一逛就會感覺與眾不同,因為大宅院較多,有一種非凡的氣質。今天主講一個重要人物——僧格林沁。

在板廠衚衕30號院前,會看到這樣的文物保護牌匾——僧王府。也就是僧格林沁曾經的王府所在地。王府後來成了民居,謝絕參觀的牌子高高掛起。其實這裡原來是僧王府的北門,另一處在南側的炒豆衚衕裡。

僧格林沁是晚清名將,咸豐、同治年間,僧格林沁參與對太平天國、英法聯軍等戰爭,對清廷來說可謂軍功卓著。同治四年五月入山東曹州清剿捻軍,中捻軍伏擊而亡。僧格林沁一生功過並非本文講述的重點,關鍵是講他在衚衕的這座王府的變遷。原王府規模很壕,分中、東、西三路,各有四進。其中東路除正院外,還有東院四進,組成一個很大的建築群。


板廠衚衕路邊有塊巨大的一字影壁,上寫“鴻禧”二字。巷子裡的老人說這影壁應當與僧王府也有關,畢竟僧王府佔據了板廠衚衕、炒豆衚衕的大部分院落。僧格林沁死後,此片王府建築由子孫繼承,至民國時主人為僧格林沁之孫阿穆爾靈圭,此時家道敗落難以維持,因欠族中贍養費而被控告,王府由此被拍賣。王府中部被朱家以高價買走,1954年其中大部分房屋又轉至煤炭部做為宿舍。朱家在此居住了五代,其中就有著名歷史學家朱家溍。

朱家溍(1914—2003)著文中多次提到僧王府,他也曾在北京晚報上發表文章說:“我深愛北京。回憶從前的印象,無論是居住的‘綠槐蔭裡、深深庭院’,還是登高遠眺的‘城門矗立、甲第連雲’,都令人神往。”此圖中遠處為侶松園賓館,即是由僧王府的原有建築改建而成。

僧格林沁祠,距板廠衚衕與炒豆衚衕不遠,就在南側的平安大街上,在路北側很容易找到。 衚衕裡有很多這樣大名鼎鼎的歷史人物,動輒影響歷史進程,到最後也不過是落得一個殘存的建築,或者一處民居大雜院,也就算不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