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累計投資900億元,蘇寧四處撒錢的邏輯是什麼?

在中國互聯網創投界,有一種創業的最終目標就是把企業賣給BAT,創業者們常把這種模式戲稱為“TO BAT”。

這個玩笑背後,反映的是資本的強大,在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這中國互聯網“三座大山”面前,很少有企業業務能突破他們的防線。

而以實業起家的中國零售巨頭蘇寧,近年來也四處投資,到處撒錢,不斷構築自己的“城池”,並且收益已經顯現,以至於有人戲言張近東的投資天賦不亞於對零售業的把控。

蘇寧自身已經擁有零售、金融、物流、科技、置業、體育、文創等多種產業體系,為何還投資其他企業呢?這就不得不提到蘇寧近年來“四處揮金”的投資邏輯。

首先,我們先來看蘇寧這些年到底投資了哪些企業?投出去多少錢?

根據蘇寧對外公開的投資信息統計,目前,蘇寧投資主要集中在消費零售、金融、不動產、TMT、文娛體育等領域,累計完成超過30個項目投資,投資總規模預估在900億元左右。

這裡,我們可以大致羅列一下蘇寧近3年的主要投資記錄:

近三年累計投資900億元,蘇寧四處撒錢的邏輯是什麼?

通過以上彙總得出,蘇寧在商業零售領域投資最大,三筆投資總金額就高達393億;其次為在電商領域,僅投資阿里巴巴就達140億元;在金融、物流投資上也較大,在科技領域投資項目較多。在以上投資各項投資事件中,有明確金額的項目投資總額就超過860億元,保守估計,近三年所有項目投資總金額可能突破900億元。

面對蘇寧近三年來頻繁的投資動作,蘇寧是不是步子邁得太大、不聚焦主業?

這個問題可能會令部分蘇寧關注者摸不清頭腦,甚至有電商人士一度在微博上感嘆“你永遠不知道張近東多有錢。”

在我看來,蘇寧雖然進行了多筆投資,但其背後的邏輯是非常清晰的,即聚焦“零售”這個主業。

我們可以從蘇寧的戰略佈局來進行分析,答案便顯而易見。目前的蘇寧,是一家以智慧零售為平臺、以線上線下融合為核心的零售企業。它的定位就是“做零售”,從來沒有第二個定位。

對一家零售企業來講,它有幾個核心支撐,一是渠道,包括線上平臺和門店;二是物流;三是支撐互聯網和未來發展需求的科技能力;四是海量交易產生的現金流。其中,渠道對應的是獲取客流;物流包括了商流和配送的物流;科技核心是信息流;金融就是資金流。人流、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它們共同構成了零售的底層基礎元素。

近三年累計投資900億元,蘇寧四處撒錢的邏輯是什麼?

因此,我們看到蘇寧所有的佈局最終形成的是產業鏈生態,按現在的話講叫“智慧零售生態”,而不是跨生態的多元化。以蘇寧智慧零售大開發的“兩大一小多專”來說,“兩大”即蘇寧廣場、蘇寧易購廣場,“一小”即蘇寧小店,“多專”即蘇寧易購雲店、紅孩子母嬰店、蘇鮮生、蘇寧體育、蘇寧影城、蘇寧極物、蘇寧易購縣鎮店等,它們都是蘇寧零售體系中覆蓋不同區域層級、不同行業類別、不同用戶需求的零售場景。

目前,蘇寧提出了場景互聯網的概念。蘇寧將自身擁有的海量場景平臺化、數字化、智能化,輸出給不同的合作伙伴進行賦能。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多次宣稱蘇寧其實是在打造智慧零售的“安卓系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循著這樣的邏輯來看蘇寧的投資,我們會發現蘇寧近3年的投資都沒有離開零售的圓心。

投體育,是為了蘇寧品牌覆蓋最廣泛的人群。體育尤其是足球,最能感染人類的集體情緒,也是消費、零售企業展現品牌的最佳平臺。

投商業零售,目的在於直接卡位優質的線下商業資源,競品永遠不要指望進入;投資電商,是為了補齊蘇寧在流量以及部分品類方面的短板,同時在聯合採購、O2O融合、服務等方面實現協同。

投物流,進一步完善蘇寧在小件配送方面的能力,今天的蘇寧已經能夠做到很快,未來將繼續完善精準配送能力;投科技,可以讓蘇寧在研發技術上少走彎路;投金融,能合理的提升現金流的資金效率。

近三年累計投資900億元,蘇寧四處撒錢的邏輯是什麼?

由此可見,蘇寧看似眼花繚亂的投資,實際上是蘇寧攤開的一張清晰的投資版圖。在智慧零售大體系下,蘇寧的投資也絕不僅僅在於財務投資,更在於對整個智慧零售生態企業的開放賦能和產業協同。

那麼,蘇寧的投資既然如此合理,蘇寧哪來那麼多錢?

對蘇寧現金流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畢竟對一個巨無霸企業來講,整個產業鏈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資金都不能出問題。

根據蘇寧2017年財報顯示,其全年經營活動現金流淨流出66.05億元,看上去似乎現金流緊張。但根據廣發證券的研究,蘇寧經營性現金流自2015年已經轉正,2016年已能覆蓋長期資本投入。2017年蘇寧經營現金淨流出的主要原因,是以蘇寧金服為核心的金融業務放貸導致經營現金淨流出,僅是蘇寧金服經營現金淨流出96億元。蘇寧零售主業的經營現金流依然健康,而且在持續改善,運營效率在不斷提升。

另外,從賬面資金上看,蘇寧2018年第一季度期末賬面現金+理財資金高達438億元,第二季度出售部分阿里股權回籠現金56億元,目前現金儲備非常充裕。在資產負債率方面,根據蘇寧一季度財報顯示,其資產負債率僅為48.27%,而同期商貿、零售行業的資產負債率在54%左右。

不差錢的蘇寧,到處投資難道還能投出新高度?蘇寧的大規模投資表明,蘇寧實際上已經站在互聯網的核心舞臺。

過去,人們通常都傾向於將蘇寧看成是傳統企業。即便在今天的資本市場,甚至有投資者笑稱“蘇寧股票的一些投資者認知,已經趕不上了蘇寧的快速擴張和不斷的佈局升級”。很多投資者,依然在用過去看傳統零售企業的眼光來看蘇寧。

實際上,蘇寧已經是一個互聯網零售企業,而且是引領潮流的下一代互聯網零售企業。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最近給出了一個新的定義:場景互聯網。侯恩龍稱,未來十年將是場景互聯網主導的十年,蘇寧就處在場景互聯網主場核心位置。某種程度上,純粹的電商即將消失,純粹的互聯網也不再存在。

近三年累計投資900億元,蘇寧四處撒錢的邏輯是什麼?

眾所周知,在中國互聯網版圖上,阿里、騰訊、百度、小米等都是不斷投資的典型代表。每家都在圍繞自身的主業進行產業鏈佈局。比如小米,雷軍一直都在強調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以小米為核心,不斷的在智能科技、文娛等領域通過投資開疆拓土。

通過投資實現開放合作、資源互補、產業協同,恰恰是互聯網巨頭實力和戰略姿態的體現。蘇寧通過合理的投資佈局恰恰說明,蘇寧已經非常開放,不求什麼都自己做了,也不求自己是曾經的那個“渠道之王”而轉向賦能、共贏;同時,投資也讓蘇寧智慧零售產業生態加速成型,並且構建了國內任何電商企業和零售企業都難以跨越的“護城河”。

這樣的蘇寧,才配得上站在互聯網舞臺的中心,才配得上是場景互聯網的引領者。如果蘇寧還什麼都自己幹、捂著現金不花,恐怕蘇寧會離互聯網以及未來主流商業漸行漸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