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三周年,我們距離Web 3.0還有多遠?

起源

在最初的幾個月裡,以太坊項目停留在貢獻者之間的電子郵件交流中。直到2014年1月,以太坊團隊第一次在美國邁阿密的海濱別墅會面,他們要在那裡參加北美比特幣大會。這是團隊決定將他們的項目展示給整個世界的時候。Hoskinson回憶說,對於參會者對以太坊的反應,團隊成員都沒底,但是在Vitalik的演講結束後,他收到了搖滾明星般的歡呼。

Vitalik被人們團團圍住,我們花了一個小時才把他從想要問他問題的人群中拉出來。”——Charles Hoskinson

以太坊三週年,我們距離Web 3.0還有多遠?

在邁阿密會議結束之後,初出茅廬的以太坊團隊不得不思考並決定,以太坊是成為加密行業的Mozilla(非營利)還是加密行業的谷歌(營利)。投票結果是8-0,支持成為加密行業的谷歌。於是團隊前往被稱為瑞士“加密谷”的楚格(Zug),並瞭解如何建立非營利性的以太坊基金會,以此來為營利性的企業籌集資金。

早期開發者之一Joe Lubin將以太坊基金會描述為“無派別的行業機構,由多個跨領域的行業機構組成。它旨在確保以太坊基礎設施能夠公平獨立地運行,就像互聯網的ICANN(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

但是,在2014年6月,加密谷歌的路線被推翻,團隊決定按照加密Mozilla的路線走下去,將以太坊項目定位為一個完全非營利性的企業。爭議之下,一些核心開發人員離開了項目,其中就有Hoskinson。

以太坊用ERC20代幣將募資民主化

以太坊在2014年7月至8月期間為其以太幣(ETH)籌集資金,在總供應量為1億的情況下發行了1140萬個預開採的ETH,在ICO結束時籌集了近1100萬美元。

雖然籌款成功,但在加密貨幣發行的早期階段,ICO是一項艱鉅的任務,需要從零開始構建一個加密貨幣。

然而,到2015年底,ERC20代幣成為了以太坊生態系統中的標準化智能合約,以太坊對所有以太坊合約需要遵循的通用規則做出了規定。ERC20誕生後,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這個智能合約,發行各種他們想要發行的代幣,並售出以換取ETH。

ERC20徹底改變了ICO和銀行、風險投資以及提供了真正點對點融資的眾籌平臺,如Kickstarter。

它為創業公司融資提供了平臺。融資一直是風險投資者們主導的領域。而現在,即使人們從未見面,依然可以捐助一個項目。

以太坊三週年,我們距離Web 3.0還有多遠?

擴容問題阻礙Web 3.0的推出

以太坊自成立以來就遇到了擴容問題。它每秒只能處理14筆交易,而Visa每秒能處理24,000筆。結果是網絡擁塞,去年最受歡迎的DApp加密貓,就幾乎讓網絡崩潰。

以太坊準備在10月份之前從以太坊大都會(Metropolis,3.0版)向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3.1版)進行硬分叉,這將使交易更有效率並降低費用。幾種擴容解決方案也正在開發中,包括分片技術和稱為Plasma的第2層解決方案,其功能與比特幣的閃電網絡類似。

目前,Dappradar上列出了700多個DApp,社區網站State of the DApps上列出了超過1,700,雖然其中大多數都處於非活躍狀態。如果以太坊要成為“區塊鏈2.0”,那麼它迫切需要將交易處理能力提高到每秒處理數千個交易。

基於區塊鏈的遊戲發行平臺Ultra聯合首席執行官Nicolas Gilot認為智能合約有能力徹底改變遊戲行業,但“今年,以太坊將需要證明它可以擴容並轉變為權益證明(PoS)。 2018年也是智能合約區塊鏈競爭的一年,競爭者包括EOS、Tezos和Zilliqa等。”

轉向權益證明(PoS)

分片和從工作量證明(PoW)協議到權益證明的轉變是以太坊迫在眉睫的優先事項。根據以太坊研究人員Justin Drake的說法,這兩個任務已經合併為一個項目,而不是單獨進行。向PoS Casper協議的轉變計劃在2019年進行,分片則在2020年和2021年分兩個階段實施。

“Casper和分片合併實施是非常激動人心的,結果將會很有意思。”Gilot表示。

在Charles Hoskinson的建議下,以太坊一直在使用類似於比特幣SHA256的工作量證明挖礦算法,即SHA3。這次轉變將在“以太坊冰河期”完成——在此期間,PoW採礦難度呈指數增長,到達某一程度後使其變得幾乎不可開採。估計“冰河期”將於2020年的某個時候開始。

以太坊需要在ASIC芯片(專門用於挖掘ETH的處理器)礦機主宰網絡的哈希算力之前轉向PoS,ASIC礦機的壓倒性算力讓以太坊網絡感受到了威脅。

而據最近的報道,由於進展緩慢,已經有一些對沖基金開始做空ETH。

穩步向前

有些人說,迄今為止最成功的以太坊DApp是加密貓,但它對區塊鏈的發展並沒有太多貢獻。儘管許多公司聲稱已經在其行業中率先部署實施了第一個智能合約,但是很難在實際用途中發揮有效的作用。

但是,以太坊在全球有17,000個節點運行網絡,社區擁有大約250,000名成員。以太坊的網絡效應[1]可能會在以太坊被競爭對手削弱之前達到臨界規模[2]。

多年來,以太坊一直非常穩定,這是其創造者Vitalik Buterin、Gavin Wood以及其他人可以獲得的最大榮譽。正是這種穩定性使得其他智能合約區塊鏈難以挑戰以太坊。” 基於智能合約的數據平臺Streamr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Henri Pihkalak說道。“至於Vitalik,他是一個社會經濟層面去中心化的偉大踐行者——將技術控制權交還給普通民眾。

註釋 ( returns to text)

某種產品對一名用戶的價值取決於使用該產品的其他用戶的數量↵

某件事情的存在已達至一個足夠的動量,使它能夠自我維持,併為往後的成長提供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