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答案被替事件你怎么看?

胶卷记忆


河南4名考生高考答题卡调包案的逻辑性分析

河南4名高考考生家长实名举报称孩子高考答题卡被调包。河南省纪委介入调查。迄今为止,已有一名信阳考生李闻天看了高考语文,数学,英语和理科综合答题卡,并确认是自己的笔迹,没有调包。其余三名考生的诉求没有变化。而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称已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反复核实,确认系考生本人所答,成绩准确无误。

最终的结果必然会大白于天下。我们现在从逻辑上分析一下,发生调包的难度和可能性有多大。

所谓调包,就是更换答题卡,有人把自己的分数低的答题卡与某位分数高考生的答题卡互换,达到提高自己分数的目的。

分析一:明明不调包就能做的的事情为什么要调包?

但是实现高考答题卡调包可不那么容易。能做到调包答题卡,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个过程包括拿出别人的答题卡,改成自己的个人信息,而如今个人信息不仅包括姓名、考生号、座位号等,还有用单面胶粘贴的条形码。还要模仿被调包考生的笔迹,填写考生信息和答题。可以说,能够完成调包过程的人,一定是能量极大,在这方面能一手遮天。未来如果被证实,这一定是一件惊天丑闻。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将再一次丧失。

当然在问题没有搞清楚之前,有很大难度的事情也不能说绝对没有可能发生。以上我们仅仅是从调包作案的难度上分析。我们可以假设确实存在具有如此巨大能量的舞弊势力,能够实现调包。他们的目的无非就是要提高某些利益考生的高考成绩,他们为什么非要是采用调包这种难度和败露风险都极大的手段呢?完全可以用更加简单的方式,无需涉及到其他考生,只要能替换利益考生的答题卡,比如只要炮制一张分数水平更高的答题卡替换掉原来的答题卡即可。这样也不怕被调包考生因成绩相差悬殊而投诉,致使行为败露。

分析二:既然有机会调包,至少也应当让非法受益考生上个一本吧

退一步讲,作案人的智商不够,没有想到不用调包有更简单的办法就能实现目的。既然冒此风险,为了获得更大利益,为什么不选择分数更高一些的被调包考生呢。我们从实名举报的信息看到四位化名考生的相关信息如下:

苏小妹:平时600分,估分627分,高考335分。

杨梦之:平时无披露,估分500分,高考230分。

余小芳:平时546分,估分500分,高考243分。

李闻天:平时500分,估分520分,高考261分(考生已经确认没有调包)。

我们看到,除了苏小妹以外,其余三名自述“被调包”考生自己估分也只有500来分。河南省今年文科一本线547分,理科497分。500分的成绩,在河南省文科也就上个二本。理科大致在压线位置,能否考上一本学校也很悬乎。从逻辑上分析,具有如此巨大能量的作案者冒了如此大的风险作案的结果,难道就是让非法受益考生连个像样的一本学校都上不了吗?

分析三:如果直接更换自己的答题卡,对人对己都方便

从分析一中我们看出作案者调包答题卡不如更换自己的答题卡更简单方便,还不容易败露。从分析二中我们看出,既然冒如此大风险调包答题卡,只选择成绩甚至上不了一本被调包人似乎不合常理。而且要想在考前把调包对象选定也有一定难度。万一选定的调包对象高考发挥失常考分不够高也是个事。所以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凭作案者的能量和智商,即便作案,按照常理也一定会选择直接更换自己的答题卡,对作案者来说有三条好处:

1.只涉及到自己,不涉及到使得他人成绩降低。只要自己不败露,就不会因他人投诉而增加败露的可能性。简单说没有必要损人不利己。

2.作案过程简单易操作,无需模仿他人笔迹、无需更改答题卡个人数据。客观上也降低了败露的概率。

3.获得利益的大小容易控制。只要掌握不要因为分数太高而引起注意造成败露,理论上说可以把更换答题卡后能得到的分数任意调整。不会受到调包对象答题能力的影响和限制。换句话说,就是想得多少分就得多少分。

综上逻辑分析,如果从调包答题卡作案人的犯罪动机看,如果只是为了让非法受益考生的分数更高一些,没有必要通过一个更加复杂的调包过程把一份答分很差的答题卡强加给另一个考生,凭空增加犯罪败露的风险。虽然目前调包答题卡案还有很多疑点按照常规逻辑无法解释,无法完全消除调包案发生的可能性。但是目前从正常逻辑分析,调包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即便将来调包答题卡案真相大白被证实真的发生了,也要能够合理解释犯罪者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损人不利己”的非常规思维方式作案。说清楚不按照常理出牌的原因。


晨雾


从调包者角度来看,现在的高考热度已经明显不如以往了,能如此调包考卷的,起码是各方面都能通吃的,不说级别多高,最起码能量在郑州当地应该还是相当大的。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挑衅国家法律为的是调包几份试卷,从情理上说不通。如果真有此人,应该随便让子女找个学校上,哪怕差点的大专什么的,然后专升本,毕业之后利用关系,搞一次萝卜招聘进入事业单位编制,或者直接进入央企公司,这些操作难度不大,可操作性更高,这样就和重点大学毕业生没什么区别了。

从被调换的考生角度来看,所有的一切,至少现在看来都是考生的一面之词,作文题目不一样以及被人模仿笔迹,这些很难说通,模仿笔迹再调包,这难度实在有点大,如果真存在调包,而针对这个苏小妹的调包,肯定是熟人,最起码是了解的人,同一个考场,同学或者校友的嫌疑最大,如果真是模仿笔迹的话,苏小妹肯定认识,就问问这个苏小妹考场里认识谁调查一下就可能水落石出了。但这个人绝对不存在,通过媒体对这位苏同学的采访,只会说,试卷不是自己的,有人调包了,其他话什么都没有。

所以更大可能的是考生说谎,从一开始就准备以这种理由糊弄家长。现在高中考试,想作弊真是轻而易举,而且老师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管理严格了。长期作弊的可能性很高,老师面对家长不好直接点破,现在的家长喜欢虚假的成绩多过真话。老师顺水推舟,大家都其乐融融,高考没成绩,老师一句话,发挥失常,大家都有台阶下,也不会跟老师有啥关系。这些十多年以前就在我身边发生过,那时候平时考试都用小灵通,效率比现在智能机差多了。

最后就是想看看几个考生怎么面对他们撒下的谎言,一开始可能都没想到到这一步,只是有个理由对付家长就行了,搞的这么大,影响这么广,他们也不想看到,该怎么收场,他们兜不住了


董事烩


高考,每年都要轰动全国,组织高考,高考替考,高考监考,高考阅卷,高考状元……,周期性的都会被整出来一些引人关注的新闻。本想今年高考的话题即将随着录取工作的结束,马上就要告一段落了,谁知又出了这个事!


为什么这么引人注目

高考是当前唯一大家认可的录取方式,公平公正,如果,举全国之力举行的这场考试,都无法得到保障,那无数学子的前途将变得无比的渺茫。如何学习,哪里还有心学习?

每次高三毕业后,我问那些考的不理想的学生要不要复读?十有八九都不愿意去复读,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高中三年太累了。这就好比,王母娘娘的蟠桃,等待了几百上千年,终于可以摘了,结果,大的仙桃都被孙悟空偷走了!其中的辛酸,非当事人,不足以深刻体会!


当前,仍需冷静

  1. 有没有掉包的可能性?有,毕竟冒天大的风险才会有天大的收获!当前,不能排除,但,可能性很小。
  2. 掉包的可能不大,高考阅卷等各种严格的制度,抛之一边不说,就他们四个人的成绩,我个人觉得:别人实在没有冒这么大风险的价值。这几个人的会考成绩都能看到,远远没有他们家长说的那样好,如果高考成绩能有说的那么好,会考应该不应只有一两个A。看那篇作文,那开头,实在一般。字体也不行。

  3. 如果是我,要掉包别人的成绩,既然做,我肯定要找成绩最好的,既然能在省级进行调换,我直接找个空白答题卡,抄一下答案,抽换掉,风险岂不是更小,为什么还要冒更大的风险去调换?想不通啊?
  4. 更大的可能是学生的问题。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先例。2013年福建考生杨婷婷声称高考查询成绩为586,录取时少了222分。后来,经查,完全是谎言。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两种可能。
一,平时,老师给分较高,老师为了给学生鼓劲,尤其到后期,打高分是常有的事,也是一贯的做法。但学生不能据此认为那就是自己的真实成绩。我今年一个学生后期能考400分,高考成绩下来,还不到300分。

二,欺瞒家人。也许平时,家人付出较多,孩子压力过大,担心考不好,无法给家人交差,于是就编造谎言。但家长护子心切,一时冲动导致事态失控。

个人觉得:事情应该没那么复杂。搬好小板凳,坐等结局的上演。


宛丘君


高考答题卡被调包的难度有多大?

最近,河南高考试卷“调包”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有人认为这就是一场闹剧,也有人认为这当中存在猫腻。本人作为一个高中一线教师,基本上每年都参加高考的考务工作,现就我知道的高考各个环节来看,要调包答题卡(试卷),可能性是很小的。很多人现在提出,公布考生试卷,给公众一个解释,其实公布试卷是没有用的,开考前监考老师会强调: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答案都是做在答题卡上的,很多考生的试卷可能是空白或者只有一些标注在上面,调包试卷没有作用,所以公布试卷是也是没有用的。现在来看答题卡,哪些环节可能被调包呢?

一、考场中监考老师调包

每场考试的两个(有的地方三个)监考老师是考前临时抽签决定的,来自不同学校,进入考务办公室之前谁也不知道监考哪个考场,进入考务办公室之后就被全程监控,不允许使用通讯工具,领取试卷后两人直入考场,分发完答题卡,就分发条形码,并指导学生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条形码之前会一直强调看清楚是不是本人信息,贴上去就很难再取下来,取下来可能弄坏答题卡或者条形码,考场内是没有多余的答题卡的,一个考生一份,每个考点有几份备用答题卡和备用条形码,但启用备用答题卡和备用条形码需逐级上报,备用条形码与正常条形码不一样,上面没有学生信息,要手工填写,所以如果被换成备用条形码的话,很容易区别的。所以在考场中调包答题卡基本上不可能。

二、招办保管过程中调包

每场考试结束后,每考场答题卡和试卷分别密封,由考点负责人、工作人员和公安(或武警)直接送到招办保密室,招办保密室有公安(或武警)、保密局、监察委等单位负责保密存放,这时要把某位考生的答题卡找出来调包,基本上也是办不到的。

三、答题卡运输过程中调包

考试全部结束后,由招办将全部答题卡及试卷交省招生考试院,这个过程依然是公安、保密局、监察全程参与,基本也不可能调包

四、答题卡扫描过程中调包

全省各地答题卡送到扫描点后,进行扫描,一般是很多人,多台机子同时扫描,全省几十万考生,这时要把某位考生单独找出来处理,难度已经不是一般的大了,这个过程调包的可能性为零。

五、答题卡进行计算机分割过程中调包

答题卡扫描后,由技术员对答题卡进行计算机分块,答题卡有问题的也由技术员进行处理,计算机在识别答题卡时只认条形码上的信息,手工填写的姓名、考号这些实际没有太大作用,除非条形码有问题,才会看手工填写的信息。一般多个技术员处理一科答题卡,此时要将答题卡调包,要每科的技术员都参与,涉及到很多人,所以调包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

2016年起,高考作弊首次入刑法,最高可以判刑七年,一般人是不会去冒险的,如果说在这当中真有人去做,那得有多大的能耐或者利益,有这能耐的人是不会用这种方式的,所以个人觉得河南高考答题卡被“调包”,可能是场闹剧,我们拭目以待,看最后的调查结果。


清风瘦竹829


最可怕的是有人还真的相信“高考答案”被替换这个事,并且还在推波助澜。

说实话,替换试卷这种事情实在是一个“天大的事”。如果真的坐实,后果不敢想象,而不是“不堪想想”。

这几乎是等同于“危害国家安全”的弥天大罪,试问有几个“国家工作人员”为了某个学生得到500+或者600+的高考分数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做这么“脑残”的事情?

这显然是一个预期利益远远低于预期风险的严重不对称的事件。

我们真的不希望这样的事有机会发生,那将意味着整个社会公信体系的崩塌。

我想,最终的答案会让我们放心并且满意的。

而推波助澜的的人,不会停止,还是会以“和谐了,拿钱了”等等恶意推论来助长对社会公信力的摧残。

有一种声音,要求公开考生的试卷,这也是对社会公信力的一种挑战,直逼社会公信力的底线。

公开考卷,看似公平,但是其目的并非为了公平,“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希望尽快结束这场闹剧。


步武堂


如果这件事属实,那么得一大堆人头落地,最少是开除公职,这个没问题吧?不过要是假的呢?要知道能参加高考的学生,大多已经年满18,也就是成年人,成年人就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最少加入失信名单,3年内不许参加高考,谁都得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这样才公平,不然都撒谎,而且都没事,这样就乱套了,为了不让考生成为南京老太,建议严惩!

顺便说一句,有一个已经承认试卷是自己的了


核动力的熊


不请自来作答。两个字:考闹。

作为年年参与高考考试的人,学生及家长的说法太荒唐了。

现在高考,全程监控摄像,人都说暗室操作,按照他们的说法,这哪里有暗的成分,纯粹是明抢。有这么弱智的操作人吗?

有人建议原谅撒谎报警者,那我要问:谁担责?

医闹毁医院,校闹毁学校,考闹毁的是目前对老百姓相对公平的高考。都想想。

警察纪检部门各级考试部门的声誉,广大参与组织考试的人员的感情伤害,谁担责?


gege39


第一,一张高考试卷,最重要的是试卷姓名考号和二维码贴条。因为紧张,试卷姓名考号写错的有很多,这个很正常。二维码不会错。二维码出错的唯一可能性是有人调换了二维码贴条。这样才会出现河南高考试卷中的不是本人试卷的情况。关键问题是对二维码是否有人动过手脚进行鉴定。很悲哀的是没有人看到这点。河南省招生办的回复公关更垃圾,已经明显有了涂改的试卷姓名和准考证号,还是不承认,坚持说考生准考证号和试卷一致。所以搞的舆论越闹越大。

第二,具体有没有掉包,最终结果也没有出来。谁也不知道结果是什么。我只想呼吁一下,查一下二维码贴条到底有没有人做过手脚什么的。如果没有,基本就不存在调包情况。如果有,请河南省招生办客观面对问题,要去追究责任,给考生一个公道,毕竟十年求学不容易。讳疾忌医,推卸逃避,不是一个现代责任政府应该有的态度和责任。


公考论坛


这事到目前为止,应该可以说是真相大白了。我的观点如下:第一,平时作弊考高分的多了去了,高考作弊不了就露馅了,为了应付失望的家长而撒谎,这种事并不少见。一开始只是敷衍应付,没想到家长把事情闹这么大,最后是硬着头皮上了,这种心理经历过青春叛逆期的人大部分都会有类似的心里历程,所以,这事是孩子撒谎,有这个可能性;

第二,答题卡调包这事操作起来难度太大,你需要买通异地监考的老师(不止一个,因为四科都是不同的老师监考),阅卷老师(茫茫多的答题卡中找出需要调包的),全程看守的武警等等,而且调包这事很容易就会败露,这些被买通的人要付出的代价更大,需要花多少钱才能买通这些人的监狱里的下半生?而且,这几个人都是复读生,前一年高考成绩也就在两三百分左右,要花这么大代价调包,也不会选这些复读生。所以,调包答题卡这事性价比极低,有能力调包答题卡的人手腕通天,而这种人家的孩子恰恰是最不需要去调包答题卡来考个好分数的

综上,这事就是孩子在撒谎!


程韩沐汐


从目前情况来看,考生和招考办都是有理由也能站住脚的,具体肯定还要等最终公布结果。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答题卡上字迹不对,而且名字也有涂改,我当时高考好像名字这样被涂改有可能是会取消这一科的成绩,相信没人会这么干,而且写错自己名字除了给别人替考之外肯定不会写错,而且作文说自己写的和试卷上不一致,只要对了字迹,让她把自己写的作文默写下来,到时候如果能找到有这篇文章的试卷结果一目了然,但是高考作为我认为目前中国最公证的一件事情,而且试卷运送比运钱还严格,在批卷的前一刻你可能都不知道自己要批高考卷,而且一份卷子要经过多人审核,审核时间也是有规定的,在这么短时间根本不可能改了试卷,而且如果真的想让自己考高分有比这更简单的办法没必要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