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這些行爲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怪不得孩子成績差,做事馬虎

最近閨蜜跟我吐槽她孩子的近況:老師說她孩子上課經常分心,問他一天都學到了什麼,他說什麼都不知道。回到家寫作業的時候經常跑神、一會兒咬筆頭、一會兒玩筆盒,每天拖拖拉拉的作業就是寫不完,成績直線往下掉。

有句話說得好,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成績,而是專注力。魯迅先生曾因看書太專注,誤把墨水當成飯吃到嘴裡;牛頓因沉迷於做實驗,把手錶當成雞蛋丟進鍋裡。這些名人並非天生是聰穎過人的神童,而是在後天憑著對熱愛工作極強的專注力,成就了非凡的事業。

但我們的家長有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這4種行為正在悄悄破壞孩子專注力。

父母這些行為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怪不得孩子成績差,做事馬虎

一、對孩子過度的關心

當孩子正在做事的時候,父母突然來一句:兒子,渴不渴?要不要喝水?過一會再問要吃水果嗎?或孩子在草地上觀察的小蟲子,父母卻說“這蟲子多髒啊,去玩別的吧”這在看似沒什麼問題,但不經意間打斷了孩子的思路帶來的後果是不言而喻的。

因為孩子一開始並不能堅持很長時間的,專注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的增加。如果孩子在專注某件事時被打斷,久而久之孩子的專注力就會越來越差。

所以,父母應減少對孩子過度的關心,讓孩子能夠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然後再給孩子其他選擇和參考,這樣孩子的專注力才不會被打擾。

父母這些行為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怪不得孩子成績差,做事馬虎

二、幫孩子做太多

這種情況在生活中非常常見:比如孩子在搭建積木、算數學題或碰到其它有難度的問題時,而我們的父母總認為這些問題so easy,就直接幫孩子做了,或告訴孩子答案,讓他喪失了思考的機會。

久而久之,孩子一遇到困難就不會專注思考問題,會依賴父母解決問題,孩子也就失去了解決問題的信心。

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相對的獨立空間,獨自完成孩子認為有價值的事情。所以,父母要保護好孩子做事情的“連貫性”,必須讓孩子能夠享受到“由始至終”的連續感和成功感。

父母這些行為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怪不得孩子成績差,做事馬虎

三、不要買過多種類的玩具

如果孩子玩具種類過多,他們就會一會玩玩這個,一會玩玩那個,不利於專注力的培養。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隔一段時間買一次玩具,然後把之前的玩具收起來。

同時也要注意玩具類型的選擇,可以選擇一些繪本迷宮、積木、拼圖這種可以培養專注力的玩具。

父母這些行為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怪不得孩子成績差,做事馬虎

四、不要給孩子過多的指令和選擇

當我們的孩子還處於專注力積累的階段,不少父母會忽略了這點。有時候會給孩子過多的指令,比如孩子早上上學的時候,穿衣服、刷牙洗臉,吃早餐、喝水、繫鞋帶,拿書包、其實孩子無法記住全部,有可能做到一半跑去做另外一件事了,慢慢的就成了父母眼中做事丟三落四的孩子。

父母一下子給年齡還小的孩子準備過多的東西選擇,孩子的專注力就會混亂,不利於孩子的性格養成。

父母這些行為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怪不得孩子成績差,做事馬虎

專注力的表現是:孩子眼睛是平靜的,表情是平靜的,而大腦是高速運轉的。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開始,是孩子成功的基石。只要父母們注重培養,相信你的孩子一定會更加出色的。(LX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