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双胞胎,一个北大一个上海交大,寒门真的难出贵子?

慈小姐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都由衷地高兴,为孩子的努力有美好的结果而高兴,为贫寒家庭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而高兴。但高兴之余,我的观点依旧是如今的社会寒门出贵子的概率很低,而且越来越低。

个案终归是个案

为什么我们总能看到这样寒门子弟考入名校的新闻,却从来看不见有人报道中产和富人阶层的孩子考到哪里的新闻呢?难道只有寒门子弟才能考上大学?才会考上名校吗?恰恰不是这样,因为是少数的个案,又有逆袭的反差,所以才有报道的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通过研究50年的数据,得出了一个悲观的结论:

90年代后,考上北大的精英子弟比例快速攀升,这些社会精英只占全社会人口的1.7%,却有40%的北大学生诞生于这样的家庭。而且这个比例还在继续增加。注意,这里说的是精英子弟,还不包含基数庞大的中产家庭,所以,留给寒门的名额少之又少。二十年前,我考入北京一所211,我们全班一共31个人,只有一个来自甘肃的同学家境比较贫寒,纵观整个年级也基本如此,而现在这样的比例恐怕更为悬殊。

寒门出贵子难在哪里

现在的教育不再是单纯地比拼孩子的天赋和努力程度,而是整体资源的比拼,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宽松的家庭环境,都会让孩子在竞争中取得先机和优势,而且天赋和努力并不是寒门子弟独有的,中产的孩子和很多富人家的孩子同样努力,同样天赋异禀,反而很多寒门子弟,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在家留守,没有人监督和监管,荒废了学业。

教育虽然是义务的,但优质的教育资源却是昂贵的,这是无法弥补的巨大差异。

这对双胞胎的父母也坦言自己并没有在孩子学习上费多少心思,完全靠孩子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而学校也给予了很大的物质支持,这些都是孩子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有多少寒门子弟可以有这样的天赋和努力?可以遇到这么好的学校?

贵子的定义是什么

如果把考入名校作为贵子的标准,那未免有些肤浅了,这其实还只是人生的起步,后续步入社会能为自己,家庭,公司,社会创造怎样的价值,才是更大的衡量标准。如果一个孩子考入了名校,但其后的人生泯泯众人,我们不能说他失败,但至少说成贵子就有些牵强了。而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之后,除了勤奋之外,眼界,思维,见识以及人脉这些因素会变得更加重要,而这些往往是寒门子弟缺失的。

很多人愿意举马云,刘强东,这样的例子来说明寒门贵子,但一来,这些是个案,二来,这些人已经不是当下崛起的新生力量了,在他们那个年代的法则到了今天已经变化很大了,过去的马云放到今天未必也能成功。多去了解一下现在风生水起的90后,看看这一代孩子中佼佼者是个什么样子,来自怎样的家庭,有着怎样的成长历程,也许你会得出不一样的答案。


爱陪娃的熊叔


爸爸是钻孔工人,妈妈是清洁工

能培养出这样两个孩子,真的很不容易

昨天,柯桥中学副校长徐建明联系快报:我们学校今年毕业生中,有一对双生(双胞胎),家里很穷很穷,这对双胞胎兄弟今年高考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哥哥考上上海交大,弟弟考上北大,他们的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妈妈是清洁工,爸爸是工人,能培养出这样两个孩子,真的很不容易。

记者胡信昌核实报道:双胞胎兄弟,哥哥叫倪庆明,弟弟叫倪坤明,都是今年的高考生。按老师提供的地址,昨天下午我们来到柯桥区华舍街道亭东村,这是一个典型的还未拆迁的绍兴城中村,小村周边是写字楼或新开发的高层小区,村中是各家造的楼房。

沿着弄堂七拐八拐,来到双胞胎小倪家。小倪的爸爸妈妈是江西籍的外来务工人员,一家人租了当地农民房的一个房间,大约30多平米,前后隔成两间,就是一个家。

环顾屋内,没有像样的家具,没有卫生间,墙角摆着8个热水瓶,每天小倪爸妈从附近灌来开水,用来烧饭喝水洗澡。家里唯一的电器是空调。这是房东看他们经济困难,特意装的。进门靠窗的地方,有一张两尺宽的小方桌,这是两兄弟平时学习的地方。房子每月租金600元。一家人在这里已经生活了3年。

“想早点工作,减轻爸妈负担”

小倪爸爸妈妈,看上去都老实巴交。爸爸穿着孩子学校里的文化衫。妈妈穿着工厂制服。看到记者上门,两口子一直笑眯眯的。

两位邻居大妈跑过来,得知平日不起眼的两个孩子,一个考上了北大,一个考上交大,两位大妈的表情都很吃惊,一位大妈说:“别人小孩子天天看电视,出去玩。这两兄弟就是很爱读书,一回家,就在看书,学习非常自觉。当爹妈的每天也是拼命挣钱,大人自己都舍不得花钱,给儿子买好菜,买牛奶。这样的孩子,做家长的真是累死累活也是甘心的……”

邻居一阵夸,小倪兄弟俩表情很羞涩。两兄弟长得非常像,个子都很清瘦。仔细看,兄弟俩脸部唯一明显的区别,是哥哥脸上有几颗痣。

哥哥倪庆明,今年高考语文104分,数学143分,英语137分,物理97分,化学100分,生物97人。总分:678分,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被上海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录取。

弟弟倪坤明,语文115分,数学150分(满分),英语138分,物理97分,化学94分,生物97分,总分:691分,裸考被北京大学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提到这样的成绩,两兄弟都很腼腆,弟弟倪坤明稍微活跃一些,他说:“我们的成绩在班上不算什么的,我们所在的高三(1)班,是柯桥中学的尖子班,今年有10人考上北大清华、9人考上浙大、3人考上上海交大、4人考上中科大。”

弟弟倪坤明,即将要就读北京大学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直博,他说:“我打算读到博士后从医,不打算出国,我们打算早点工作,爸爸妈妈太辛苦了。想早点工作,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享福。”哥哥倪庆明,即将就读上海交大工科试验班,他打算毕业后成为一名工程师。

全班公认读书最刻苦的学生

倪家两兄弟的父母,10年前来到绍兴,两人都在精工集团上班。妈妈是清洁工,一个月赚1000多元,爸爸老倪是给钢结构钻孔的工人,一个月赚三四千元。他们家门口还放着一辆人力三轮车。平时下了班,老倪就上街蹬三轮贴补家用。老倪说,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这样才能赚钱供孩子读书。

老倪说:“小孩子读书的事,从小都不用我们担心,从小学开始,学习就很自觉,很要读书。”

小倪的妈妈回忆了一桩事情,“前几年,家里太苦,两兄弟没钱上幼儿园。小学三年级时,有一天老二跟我说了一句话‘我以后有了小孩,一定要让他接受高等教育。’我当时一听眼泪就下来了。”

“到了初中、高中,两个人读书,也不用大人担心,也不用补课。夜自修回来了,两兄弟也是你追我赶,在家里继续用功,都要学习到晚上12点钟。有时候我们都要提醒他们,可以休息了,怕他们学习太刻苦,影响身体。”妈妈说,兄弟俩平时都很节约,一个星期一人就用一百块钱,就吃饭,其他不花钱。

昨天,小倪的班主任宋老师,对这两个孩子也是赞不绝口,“这两个孩子,读书非常自觉。他们是全班公认的读书最刻苦的人,学校也非常关注他们成长。教育局免去了他们的学费,学校联系校友,有校友得知他们的家庭情况,赞助了他们高中的生活费,三年总共每人8000元。”

学费还没着落 学校会帮学生想想办法

利群阳光助学也会伸出援手

为什么学习会这么好?

说起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兄弟俩都挠了挠头,一下子答不上来。

哥哥倪庆明说:“我感觉,学习专注非常重要。另外,一段时间学习之后,总结分析非常重要。”

弟弟又跟一句,“爸爸妈妈这么辛苦供我们读书,我们想要好好学习回报他们。另外也是要为学校争光。”

今年暑假,双胞胎兄弟没有任何出游计划。弟弟找了一份家教,给一位初中生辅导。哥哥就在家看看书。接下来,两兄弟都准备学习大学的课程。他们很憧憬自己的大学生活。

说到大学的学费,兄弟两人有片刻沉默,弟弟倪坤明说,目前还在想办法筹钱。

爸爸老倪搓着手,憨厚地说:“很感谢学校对两个孩子的照顾。虽然是外地人,但学校没有丝毫瞧不起孩子,一直很关照他们。去年,兄弟俩一个参加了清华大学的夏令营,一个参加了在江西举办的数学竞赛,靠我们的能力根本没法让孩子参加,是学校在资助他们,我们厂里也一直在关照,有时候还会来慰问我们。”

昨天,柯桥中学的老师说,学校会帮学生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依靠校友帮助孩子。

昨天,利群阳光学子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看到了两个孩子的信息,当即表示,要帮助这两个孩子。首先是希望能找到好心人与他们结对,解决他们大学全部学费。如果孩子不愿意结对,利群阳光助学可以资助他们每人5000元,解决他们第一年的学费。


安晚


浙江绍兴柯桥中学今年高三毕业生中,有一对双胞胎高考取得好成绩,哥哥倪庆明考上上海交大工科试验班,弟弟倪坤明考上北大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直博。

兄弟两是全班公认读书最刻苦的学生。妈妈是清洁工,爸爸是工人。能培养出这样两个孩子,真的很不容易。



哥哥倪庆明,今年高考语文104分,数学143分,英语137分,物理97分,化学100分,生物97人。总分:678分,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被上海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录取。

  弟弟倪坤明,语文115分,数学150分(满分),英语138分,物理97分,化学94分,生物97分,总分:691分,裸考被北京大学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倪家两兄弟的父母,10年前来到绍兴,两人都在精工集团上班。妈妈是清洁工,一个月赚1000多元,爸爸老倪是给钢结构钻孔的工人,一个月赚三四千元。他们家门口还放着一辆人力三轮车。平时下了班,老倪就上街蹬三轮贴补家用。老倪说,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这样才能赚钱供孩子读书。


  小倪的班主任宋老师,对这两个孩子也是赞不绝口,“这两个孩子,读书非常自觉。他们是全班公认的读书最刻苦的人,学校也非常关注他们成长。教育局免去了他们的学费,学校联系校友,有校友得知他们的家庭情况,赞助了他们高中的生活费,三年总共每人8000元。"

  今年暑假,双胞胎兄弟没有任何出游计划。弟弟找了一份家教,给一位初中生辅导。哥哥就在家看看书。接下来,两兄弟都准备学习大学的课程。他们很憧憬自己的大学生活。



懒人娱见


谁说“寒门不能出贵子”,这不,倪氏双胞胎兄弟用超凡的表现,让这种说法的人“啪啪打脸”。



双胞胎兄弟,哥哥叫倪庆明,弟弟叫倪坤明,家住绍兴市高柯桥区华舍街道亭东村,就读于浙江绍兴柯桥中学。

哥哥倪庆明,今年高考语文104分,数学143分,英语137分,物理97分,化学100分,生物97人。总分:678分,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被上海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录取。

弟弟倪坤明,语文115分,数学150分(满分),英语138分,物理97分,化学94分,生物97分,总分:691分,裸考被北京大学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这对寒门双胞胎出身贫寒,其母亲是一位清洁工,父亲是工人,月收入不过5000元?而租住的30平米的简陋房子,是此兄弟平常生活的地方。兄弟二人能在这样的家庭条件下,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让人不由得伸出大拇指,赞叹不已。

实话说,在现在成乡教育差距日益拉大的今天,要考取好学校的确很不容易。寒门出贵子,本身就是一种反常的现象,农村孩子的大多数的归宿,都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和城市楼房森林里交付自己的青春,这更显示出不易。



不管怎样说,倪氏兄弟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人们,金子不只是出自富人家有,钻石有时候就藏在贫瘠的土壤中,只要细心呵护,精心打磨,也会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祝贺倪氏兄弟,祝福更多的寒门子弟能超越梦想,创造奇迹!


文轩阁


建筑工地打工却被北大录取,云南学霸实力作证寒门照样出贵子!

2018年7月22日,来自云南曲靖的崔庆涛正在建筑工地上拌砂浆,却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能够被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录取,进入赫赫有名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习,崔庆涛的内心感到无比激动。

虽然,崔庆涛当初报考的是北大法学院,但是如今能够被调剂到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习,同样让他觉得无比欣喜。

据了解,作为今年高考文科生的崔庆涛考了669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

然而,很多人却不了解考出优异成绩的崔庆涛的家境并不好,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崔庆涛很小就随着父母到处去打零工。

崔庆涛一家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者海镇五里牌村,家中有三兄妹人。

崔庆涛上初中时,爸爸崔茂荣选择在家附近的建筑工地打零工。

但由于没有文化,崔爸爸只能在有活的时候每天赚100元左右,而没活时只能干着急。

由于崔庆涛是老大,弟弟9月开学才读高二,妹妹刚刚升入四年级。

所以,懂事的崔庆涛早早地外出打零工,帮助父母减轻生活压力。

崔庆涛的妹妹还小,所以妈妈许树兰留在了嵩明边打工边带女儿。每每只能等到学校放暑假,一家五口才能团聚。

虽然,崔庆涛的父母真的很努力,但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家里又有三个孩子,所以基本上没啥积蓄,是当地的贫困户。

由于家境贫寒,崔庆涛和弟弟每学期都能享受到政府给出的补贴。

因为提供给困难学生的经济补贴会直接打到饭卡上,所以崔庆涛兄弟俩的吃饭问题解决了。

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相邻的会泽县被波及,崔家的房子也因受损严重无法住人。

于是,崔家拿着政府补助的4万元,又借了一些外债勉强盖了新房。

由于欠了外债,加上家里的3个孩子都还要读书,崔家的日子真的不好过。

虽然家里的房子是新盖的,但房间内的陈设却极其简单:一台老式电视机放在两坨空心砖上,一块泡沫支起电磁炉,很多居家用品都很破旧。

生活的重压并没有击垮崔庆涛,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崔庆涛打小就懂事,只要学校放假,他和弟弟都会主动跟着父母,夜里3点起床,在大棚里撒鸡粪种菜。

最近,为了补贴家用,崔庆涛和父母在离家五公里左右的箐口塘为一户人家新建的房屋做装修。

7月22日,崔庆涛正在工地上打工,没想到快递员却为他送来了北大录取通知书。

当时,崔庆涛满身灰尘,在得知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到了,赶紧弯腰把手洗干净,然后在红色T恤上左擦右擦,然后满脸微笑地拿出身份证给快递员核实。

当确认自己确实被北大录取后,崔庆涛却很发愁:是啊,家里这种情况,上大学的学费可怎么办?

学校的几位老师在得知崔庆涛的情况后,建议他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并把一些助学贷款的办理手续和程序详细告诉了他。

爸爸崔茂荣也主动给儿子打气:“学校可以贷款,我也能吃苦,现在国家政策好,等你们几个读出来,我们家的好日子就来了。”

在老师和家人的鼓励下,相信崔庆涛一定能够顺利走入北大的校门,开启全新的学习历程。

看到崔庆涛同学的经历,让人不禁联想到去年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的那段话: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

去年,熊同学的话在网上不仅引起了无数网友热议,而且有的网友甚至感叹:教育资源如此不均衡,寒门恐怕很难再出贵子!

其实,寒门到底能不能出“贵子”,最终还是取决于个人努力。

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含着金汤匙出生?绝大多数人都生在普通人家,甚至出生在寒门。

比如以《卖米》一文轰动全国的北大才女张培祥虽然家境贫困,但学校和老师爱惜人才,免费让她返校读书,最终她考上了北大。

再比如,在《超级演说家》的舞台上拿到全国总冠军的刘媛媛,同样是来自河北邯郸的农村女孩儿,她家连门都没有,家庭情况比崔庆涛家甚至还要差。

可是,无论是如今的崔庆涛,还是曾经的张培祥、刘媛媛,这些出生在寒门的孩子,都通过刻苦努力学习,叩开了北大校门,打了漂亮的翻身仗,完成了人生逆袭。

也许,有人会站出来反驳,他们毕竟是少数,多数出自寒门的孩子还不是只能通过打零工过着“下等人”的生活。

没错,他们是少数通过高考走出寒门的孩子,但其他打零工的孩子真的只能通过打零工来讨生活吗?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道路到底怎么走,最终的选择权其实是我们自己。

诚然,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但我们可以选择做怎样的自己。

出生在普通人家的我们,只要智商没太大问题,如果能够像崔庆涛、张培祥、刘媛媛那样在读书时足够努力,即便最终不一定能够考入北大这类知名学府,也不会进入太差的学校求学,不是吗?

出生在普通人家的我们,哪怕智商真的不够高,如果能够像崔庆涛、张培祥、刘媛媛那样不怕吃苦,肯在其他领域学习专业技能,一样也能成为行业精英。

如今,很多企业招募高级技术工人的薪资可不比一般的本科生低,甚至由于高端技术人才难求,北上广的一些企业甚至打出了年薪几十万、上百万的年薪。

至此,出身普通家庭,甚至出身寒门的朋友们,当你们抱怨社会不公的时候,真的要先扪心自问,你为了自己的梦想付出过足够的努力了吗?

当你面对人生挫折和压力的时候,到底有没有像文中提到的三位主人公一样,在关键时刻顶住了一切困难,义无反顾地为了梦想努力跑向终点?

没错,如果你不够努力,付出的汗水不多,那么幸运女神凭什么会眷顾一个害怕吃苦,不愿付出的“懒人”呢?

所以,想要有朝一日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不妨从现在开始努力拼搏。

只要你肯专注在一个领域拼尽全力,总有一天会实现心中的梦想。

当你走向成功的那一天,你会无比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


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纯镜文化微信订阅号:cjwhyl666


纯镜文化


寒门双胞胎,一个北大一个交大,这说明这两个孩子的个人能力还是不错的。

题目的后半句“寒门真的难出贵子?”是不是简单的认为,“考上了北大交大,就成为了寒门贵子?”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以为上了北大交大,便鲤鱼跃龙门,飞黄腾达起来?

身为校友,父亲是农民工,母亲无业,同样是寒门出身的我只能说:太天真。

纵观中国历史,只有乱世,才有英雄不问出身。太平盛世,寒门永远都是难出贵子。

我们且看2017年中国富豪榜前10位,1许家印 恒大集团 深圳 2马化腾 腾讯 深圳 3马云 阿里巴巴 杭州 4王健林 大连 万达集团 北京 5王卫 顺丰控股 深圳 6杨惠妍 碧桂园 佛山 7何享健 美的集团 佛山 8李彦宏 百度 北京 9丁磊 网易 广州 10李书福 吉利控股 杭州。

这些贵子中没有一个出身寒门,就算是整天自黑没文化的马云,也是80年代的大学生。那个年代考上大学的,也根本不可能是真正的寒门。

寒门贵子,若要成为其中一员,无非是在政治或者经济领域表现极为出色。

有可能吗?

先看政治领域,公开数据显示,人大十二届工农代表占代表总数13.42%;专业技术人员占代表总数的20.42%;党政领导干部占代表总数的34.88%。现在不是建国后,各行各业需要大量人才的时候。寒门出身,想走政治这条路,难于上青天。

再看经济领域。

201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中国《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在毕业两个月之后,接受调查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失业率是17.6%,其中农村家庭出身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失业率高达30.5%,远远高于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城市家庭出身的普通本科毕业生月薪大概是3505元,比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高出654元。

城市家庭的大学毕业生更容易进入较好的工作单位,城市家庭出生的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比例达到47.8%,远高于农村家庭出生的毕业生的31.1%。城市出生的毕业生进入外资企业的比例为14.4%,比农村家庭出生的毕业生2.5%高很多。在工资待遇上,城市家庭出生的毕业生平均月薪达3400元,高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的2800元。

也就是说,无论就业率、进入国企、外资企业的比例,甚至平均月薪,城市家庭出身的人都远高于农村家庭出身的人。

寒门出身,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几率都小很多,更别说创业了,哪里有资本支持你创业。

最后,是不是因为阶层固化,寒门的孩子就不需要奋斗了呢?

当然不是。

我自己现在是一名口腔医生,双胞胎中的弟弟将来很大概率是一名临床医生,哥哥则很大概率是一名工程师,

都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凭借自己的技术、智力,完全可以在成为中产阶级。虽然不能成为寒门贵子,最起码提升了自己的社会地位,为下一代人累积继续提高的资本。


口腔科海霞医生


不请自来了。

我还是坚持这样的观点:寒门难出贵子。而且以后越发困难。

从这个案例,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将视角聚焦于这两位同学的家境呢?他们有有意无意的将柯桥中学给忽略了,要知道这两位同学就读学校可是省一级的重点学校。

浙江省柯桥中学( Keqiao High School of Zhejiang)是原绍兴县人民政府在建国后创办的首座公立中学。学校被评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1]
1951年10月,绍兴县人民政府决定在柯桥小学附设一个初中班。1958年8月学校开始招收2个高中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正式更名为“”绍兴县柯桥中学”。2016年4月12日,更名为“浙江省柯桥中学”。[2]
截至2014年6月,学校占地140000余平方米,有73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272名教职工。[1]

寒门贵子,我个人觉得可能是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家境不好,就如这两位同学那样子。

第二,教育资源不丰富。

而在这个案例中,其实这两位同学只是占了其中之一的条件,家境不是那么好;但是他们拥有比起其他农村孩子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

柯桥中学可是浙江省的一级学校,里面的师资条件又怎么会差呢?柯桥中学坐立在绍兴,是一个地级市,拥有的教育资源也远比其他的县级乡镇的中学多得多吧。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自己就是从县的重点中学考出来的,我曾经仔细的看了一下我们学校所有的高考状元,最最厉害的也不过是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而我有些初中同学,他们上了市的重点学校,据他们说,他们的中学能考上北大清华年年都有,数量也不少。

另外一个例子:高考前,我高中一位同学曾经到市的重点中学学了一段时间,后面高考,排了县的第二,考上了中大。他自己亲口说,如果我没有去市的那间学校学习,我是肯定考不上中大的。而且,他说他刚去的第一次考试,就被虐待体无完肤,因为那间学校里面的学生太强了。

所以,按照现在城市化的进度,大批的人才会往大城市集中,资源会及其丰富。寒门要出贵子,真的越发的难了。

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说的这番话,我个人觉得确实是很有道理的,尽管这话听着不舒服,但是这就是现实!什么叫赢在起跑线,这就是赢在起跑线

高考是阶层性的考试,农村地区越来越很难考出来,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能看到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围观历史的吃瓜群众


所谓“寒门难出贵子”,其实是阶层的固化。


即使你出身寒门,只要你足够勤奋和努力,就有机会跨越阶层晋级,实现人生逆袭。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晓雨,她是真正的出身寒门,生活在大山深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已故,母亲体弱多病,直到她11岁时,在亲戚的资助下才开始读一年级。


也许她知道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学习上非常努力刻苦,成绩优异。高中毕业前,她的学习费用都是亲戚、老师和学校资助。


高考以高分考上985的一所重点大学,县政府给了她一定的助学经费补助,在大学期间她勤工俭学,无需家里负担。


毕业后,她被外资企业招聘,工作勤奋努力,如今做到了部门主管的位置,在城市里购置了房子,将老母亲也从大山里接出来住。


她一路走来可以说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完整的逆袭了自己的人生。


题中的双胞胎兄弟家境贫寒,父亲是工人,母亲是清洁工。


但兄弟俩学习努力,是班上公认读书最刻苦的人,得到班主任的赞扬和学校的关注。同时教育局免去他们的学费,校友也为他们赞助高中三年的生活费。


命运总是不辜负勤奋和努力的人,兄弟俩一个考上北大,一个考取上海交大,他们为自己的美好前程开启了充分的条件。

我曾在《读者》中看过一篇首席米虫写的关于“寒门如何出贵子”的文章,就是说寒门虽然难出贵子,但总会有例外。


从人出身决定论出发,会发现它的本质是出身对心智的局限——看不到更广阔的世界,找不到更优选项,以及在面临选择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因此,他提到“成为寒门贵子”的攻略,我觉得可供借鉴参考,结合自己的观点,整理如下:


1、寒门的孩子如努力学习,成绩优秀,会更容易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赞助和教育部门给予相应的学费优惠减免等政策。


如上文中的晓雨和双胞胎兄弟就是由自身努力和优秀加上外力的帮助,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2、美国作家J.D.万斯的回忆录讲述美国社会“寒门再难出贵子”中说道:“社会流动不仅仅是钱的问题,穷人和中产阶层以及富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才是最致命的”。


所以勤奋努力工作,保持终身学习,提高自己的意识形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关注教育等很重要。

3、不要被“出身决定论打倒”、想想阿甘正传,智障儿也能把事情一件一件做成,何况智力高于平均线的你?


4、渴望成功,这种渴望应超越对未知的恐惧,超越对要拉下颜面的担心。


5、珍视教育、婚姻、工作、进修等机会,它们能改变你现有的生活。


6、总是交出超出越期的答卷,这样机会来临时,你才能有机会获得。


7、提前做好保障,这样意外来临时,你不至于被打入深渊。


简而言之,我们要主动去寻找更广阔的世界,去认识更优选项,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做出正确选择,获得更好的结果。

美国作家查理芒格曾说:“有一个相关的道理非常重要,那就是你们必须坚持终身学习……,我不断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


而中国有句成语:“天道酬勤",昭示勤奋逆转人身的真谛。


出身寒门的你努力和勤奋了吗?


幸生


这对寒门双胞胎哥哥叫倪庆明,弟弟叫倪坤明。今年高考,哥哥考上上海交大工科实验班,弟弟考上北大8年制临床医学直博。


他们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也让很多人沉思,寒门真的难出贵子吗?在我看来真的难。


1.家庭条件很重要

人们总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很多人一出生就已经在罗马了,这就是社会现实。我们看看那些明星的孩子,从小就在国际化学校读书,一年学费几十万,但是人家学的东西也多,从小会外语,多才多艺。

还能经常出国,开阔眼界,他们懂的东西自然也多,你看看那些参加节目的小孩能说会道,他们还可以请家教一对一辅导。

但是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只能通过老师和有限的书本来汲取知识,如果对学习有天赋还好,如果没有天赋,就只能靠努力。

但是努力听起来多么无力啊,到底得花多少努力才能追赶上别人。

2.性格因素

家庭因素也会影响孩子们的性格。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看过一个HR对公司新应聘者的描述:来的很早的孩子,大多是农村的孩子。

因为他们重视这是一生中第一次离开学校去个正式单位实习,会很重视。进来和我们打招呼,并且还有倒水的那几个孩子无一例外,父母都是在党政机关工作。

进来大大咧咧,还开几句玩笑的几个孩子,家里都是经商,可大可小,但是父母身上那种灵活态度的熏染,在身上能看出影子。

还有那么两三个,感觉挺冷傲,相对自信,对我们是属于那种不卑不亢的,这几个无一例外的属于大城市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

寒门子弟得到的教育资源更少,机会更少,与成功人士的交流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寒门难出贵子”,但是古往今来,寒门出身的人成功的人数不胜数。那是因为与他们的努力有关。

对于出身寒门的孩子来说教育资源很少,机会更少,与成功人士的交流更是无从谈起,能做的也就只有努力罢了。

虽然寒门难出贵子,但是只要努力也还有希望。对于出生于富裕之家的人,如果不努力的话,也总会有没落的一天。


——END——

你觉得寒门再难出贵子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寒门难出贵子并不是不出贵子,只要有天赋,有毅力,再加上点运气,出人头地很有可能,只不过要比别人走的路更难更辛苦而已。



柯桥中学一对江西籍双胞胎 弟弟倪坤明考上北京大学,哥哥倪庆明考进上海交大,但是他们家境贫寒,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妈妈是清洁工,爸爸是工人,能培养出这样两个孩子,真的很不容易。

父母够拼命

倪家两兄弟的父母,10年前来到绍兴,两人都在精工集团上班。妈妈是清洁工,一个月赚1000多元,爸爸老倪是给钢结构钻孔的工人,一个月赚三四千元。他们家门口还放着一辆人力三轮车。平时下了班,老倪就上街蹬三轮贴补家用。老倪说,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这样才能赚钱供孩子读书。


孩子够努力

小倪家邻居一位大妈说:“别人小孩子天天看电视,出去玩。这两兄弟就是很爱读书,一回家,就在看书,学习非常自觉。当爹妈的每天也是拼命挣钱,大人自己都舍不得花钱,给儿子买好菜,买牛奶。这样的孩子,做家长的真是累死累活也是甘心的……”


小倪父母说,“到了初中、高中,两个人读书,也不用大人担心,也不用补课。夜自修回来了,两兄弟也是你追我赶,在家里继续用功,都要学习到晚上12点钟。有时候我们都要提醒他们,可以休息了,怕他们学习太刻苦,影响身体。”妈妈说,兄弟俩平时都很节约,一个星期一人就用一百块钱,就吃饭,其他不花钱。

社会够关照

爸爸老倪接受采访时憨厚地说:“很感谢学校对两个孩子的照顾。虽然是外地人,但学校没有丝毫瞧不起孩子,一直很关照他们。去年,兄弟俩一个参加了清华大学的夏令营,一个参加了在江西举办的数学竞赛,靠我们的能力根本没法让孩子参加,是学校在资助他们,我们厂里也一直在关照,有时候还会来慰问我们。”


由此可见,如果父母没有坚持让孩子读书,如果孩子没有足够努力读书,足够有天赋,来弥补教育资源上的差距,社会没有帮助,那么寒门出贵子就真的很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