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得撕心裂肺,元兇可能是「腸絞痛」!這些護理技能學起來!

一說起腸絞痛,很多寶爸寶媽都恨得咬牙切齒!雖然腸絞痛不是一種病,但是每次聽寶寶因為腸絞痛哭鬧幾個小時,著實考驗爸爸媽媽的心理承受能力。那麼,寶寶腸絞痛究竟是什麼樣?

寶寶哭得撕心裂肺,元兇可能是“腸絞痛”!這些護理技能學起來!

案例1:“我家寶寶腸絞痛差不多有10天了,肚子好漲,憋屁放不出來。喝奶時總是哼哼唧唧的,而且睡覺很不踏實。看她好難受的樣子,我和老公都特心疼。”

案例2:“我家寶寶月子裡一直哭鬧不安,睡覺必須抱睡,一放下去就哼哼唧唧使勁,憋得臉通紅,肚子鼓鼓硬硬的,吃奶扭來扭去。有時突然大哭,沒完沒了,一到傍晚就哭鬧的厲害!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可能是腸絞痛。”

案例3:“寶寶最近這兩天經常突然大叫一聲,臉憋得通紅,雙腳蜷縮,肚子硬硬的,吃奶的時候也含不住乳頭,哭的時候就像拉不出粑粑那種感覺!”

結合以上案例,當寶寶出現以下多種症狀:

1、突發性大叫,陣發性哭鬧,大哭不止;

2、腹部鼓脹,臉憋通紅,排便放屁困難;

3、睡覺不踏實,全身拱直、頭部搖晃;

4、每次哭鬧持續數十分鐘至數小時;

5、拒絕吃奶或一邊吃一邊哭;

6、哭鬧常常發生在傍晚或半夜三更;

7、每週至少3天如此,且持續3周以上。

那麼,很有可能寶寶哭鬧是因為腸絞痛的緣故了!新手爸媽一定要多掌握一些關於腸絞痛的知識。

什麼是腸絞痛?

腸絞痛,是一個很神秘而棘手的醫學名詞,其典型表現是每天3小時以上,每週至少3天(有時會是每天),至少持續3周的大哭大鬧。新生兒或小嬰兒常見表現為腹痛。因為新生兒不會講話,只能用啼哭來表達。這種哭泣通常在出生後幾周開始,在寶寶3個月左右得以緩解,滿4-6個月會自然消失。

腸絞痛最常見的症狀

  • 哭鬧時間固定

受腸絞痛影響的寶寶通常會在每天的同一時間段哭鬧,一般下午和晚上的可能性更大。哭鬧通常發生的很突然,而且沒有緣由沒有任何徵兆。

  • 哭聲激烈而且難以安撫

腸絞痛的寶寶哭鬧是很激烈的,通常音調很高,小臉會憋得通紅,無論父母如何安撫都難以平靜下來。

  • 姿勢的變化

寶寶因腸絞痛哭泣期間,常常會蜷腿或雙手握拳,小肚子鼓鼓的,硬硬的。

為什麼會得腸絞痛?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寶寶哭得如此厲害呢?至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或許和以下因素有關:

1、寶寶天生易怒或敏感的性格;

2、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成熟,對外界刺激會產生敏感反應;

3、寶寶吸吮或哭鬧時吞入大量空氣,形成氣泡在腸內移動導致腹痛;

4、餵奶過飽使得胃過度擴張引起寶寶不適;

5、其他如便秘、腹瀉、牛奶過敏等也可誘發腸絞痛。

如何對付腸絞痛?

抱著無效、餵奶無效、搖晃無效、換尿布也無效,腸絞痛有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呢?父母平時該怎麼護理呢?兒科醫生崔玉濤說:“最有效的物理療法就是適當壓迫腹部,比如抱緊孩子,趴著臥位,吮吸餵奶等。”

以下這些方法,值得借鑑:

圖解摟抱法:

讓寶寶感到腹部有所按壓、承託、放鬆的抱姿,一定程度上緩解不適。

豎抱法

寶寶哭得撕心裂肺,元兇可能是“腸絞痛”!這些護理技能學起來!

豎著抱比橫著抱,效果更好。

貼肚抱

寶寶哭得撕心裂肺,元兇可能是“腸絞痛”!這些護理技能學起來!

和寶寶肚子貼肚子,讓寶寶更有安全感!

飛機抱

寶寶哭得撕心裂肺,元兇可能是“腸絞痛”!這些護理技能學起來!

這是一個最有效的抱姿,用手臂托住寶寶下巴和前胸,讓寶寶背部朝上變身小飛機,壓住小肚子。記得動作幅度要輕柔、幅度、頻率不能過大過快,否則易造成搖晃綜合徵。

2、使用安撫奶嘴

以避免寶寶哭鬧時吞入大量氣體加重腸絞痛。

3、注意腹部保暖

可以用一條浴巾把寶寶腹部裹起來,或者在寶寶肚子上放一個暖水袋,水溫不宜太高。

4、按摩腹部

以寶寶臍部為中心順時針方向作腹部按摩,如果是爸爸來做,動作儘量輕柔些。

新生兒寶寶按摩撫觸教程

5、白噪音法

用嘴發出“噓噓”的聲音,擰開水龍頭流水聲,或者利用家裡的電器發出一些白噪音,容易讓寶寶有安全感,很多寶媽親測這個方法表示很有效。

6、創造舒適的環境

保持房間安靜,避免光線溫度等的刺激,給寶寶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

如果以上方式都不能緩解,那就要帶寶寶去醫院看醫生了。在去醫院之前,您可以做好下面的準備:

1、記錄寶寶哭鬧的週期。

2、記錄你為安撫寶寶所採取的措施

3、記錄寶寶的飲食和餵食時間表。

對於長期反覆腸絞痛的寶寶,若同時伴有生長緩慢的情況,應該考慮到牛奶過敏或乳糖不耐受的可能,需要及時更換奶粉了。

在換奶粉前,請查看轉奶的正確方法

[1]梅奧育兒全書

[2]兒童健康百科

[3]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