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小黑板:寶寶腸疊套≠腸絞痛!每個靠譜的媽媽都應該知道

敲小黑板:寶寶腸疊套≠腸絞痛!每個靠譜的媽媽都應該知道

案例分享:馬上就2歲的壯壯,是一個很省心的寶寶,平時各方面的狀態都很好,這兩天氣溫降低,壯壯突然腹瀉幾次,接著又不拉了,媽媽也沒當回事,可是一直嚷嚷肚肚疼,也不想吃東西,即使平時最愛吃的肉肉,也不感興趣了。突然有一天,壯壯的肚子疼得臉色發白,隨後就拉血便了。媽媽馬上把壯壯送到了醫院看急診,很快被醫生確診為腸套疊!醫生說壯壯送醫院還算及時,不然可能還得做手術......關於腸套疊的問題,確實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平時還遇到不少寶寶出現腸絞痛的症狀,腸套疊和腸絞痛是一回事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什麼是腸套疊?所謂的腸套疊是指寶寶的近端一段腸管,套入到遠端相連的腸管腔內,由於腸道的蠕動是從近端向遠端推進,因此每次腸道蠕動都會加重腸套疊,並牽拉腸管引起疼痛。如果蠕動停止的時候,牽拉停止疼痛就會緩解。什麼是腸絞痛?腸絞痛嚴格來講,並不是一種病,而且寶寶常見的典型症狀,腸絞痛又叫腸痙攣,是指寶寶的大腸痙攣所造成的疼痛,經常讓寶寶哭鬧不停,特點是間歇性的哭鬧。

敲小黑板:寶寶腸疊套≠腸絞痛!每個靠譜的媽媽都應該知道

二者症狀不同:腸套疊一般好發生於4個月--2歲的寶寶,1歲以內的發病率約為60%-65%,2歲以後發病率逐漸減少。當寶寶有腸套疊的時候,會突然煩躁、哭鬧,常常表現為陣發性發作的哭鬧,且面色發白、面部有明顯的不適表情,腸套疊的90%寶寶會出現嘔吐的情況,早期是乳汁稍候會帶有膽汁——黃膽水,在發病數小時以後,會出現果醬樣的便便,個別出血量大會有紅色的血便!觸摸寶寶的肚子時,會摸到明顯的“硬塊”。腸絞痛好發病於小嬰兒,3個月以內的寶寶較為常見,時間一般在黃昏時出現,寶寶會出現突然性大聲哭叫,可持續幾小時,也可陣發性發作,哭時寶寶的面部漸紅,口周蒼白,腹部脹而緊張,雙腿向上蜷起,雙足發涼,雙手緊握,抱哄、餵奶都不能緩解,最終以哭得力竭、排氣或排便而停止,這種現象通常常見的嬰兒腸絞痛症狀。

敲小黑板:寶寶腸疊套≠腸絞痛!每個靠譜的媽媽都應該知道

二者引發的原因不同:大多數腸套疊很難找到病因研究發現腸套疊和添加輔食、腹部著涼、病毒感染、腹瀉等都是誘因。當家長髮現類似出現腸套疊的症狀,建議即使就醫,做相關檢查。而腸絞痛主要是和剛出生的寶寶消化系統不成熟有關係,消化道里的消化酶和澱粉酶含量比較少,分解食物存在困難有關係,另外吃奶的時候,餵養方式不當,吸入太多的空氣也會容易引發腸絞痛。腸絞痛一般隨著月齡增加,6個月左右基本會緩解消失,當出現腸絞痛的時候,媽媽可以給寶寶一個安撫奶嘴,吸吮對寶寶來說是一種安慰,同時採用“飛機抱”緩解疼痛,如果寶寶不抗拒觸摸肚子,媽媽搓熱雙手可以在肚臍周圍,按照順時針方向輕輕揉寶寶的小肚子,有助於排出腸道里的氣體,緩解脹氣。腸絞痛和腸套疊的區別,家長們都看明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