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融资雪上加霜,融资成本继续抬升

自2016年10月的地产调控以来,上交所、深交所、银监会等纷纷发文,房地产融资全面收紧。融资能力是房地产企业最最核心的竞争力,现在正在由于大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5月19日以后,有5笔房企的境内公司债遭遇中止发行。逼着这些房企进行海外融资,海外融资成为现在房企获取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

中原地产的统计显示,2018年前5月,房企海外融资达到71笔,同比增加40笔;融资金额293.72亿美元,同比增加130%。

房企融资雪上加霜,融资成本继续抬升

以下说点干货:

关于融资成本

房企融资雪上加霜,融资成本继续抬升

2016年,国内发债的平均成本在4%-5%的水平;到2017年,成本提升至5%以上。

而海外融资的成本也因美国加息而抬升,且普遍不低于国内融资。时代中国的4.5亿美元融资的年息是7.85%,,华南城1.5亿美元优先票据成本达到10.875%。

导致融资成本高的原因何在

  • 企业拿地补仓意愿仍然较强,维持着对资金的较大需求;
  • 调控加剧,流向房地产业的资金越收越紧。

房企如何通过自我救赎方式解决

  • 通过加速销售回款来补充现金流。
  • 通过自筹资金等非标方式缓解资金链的紧张局势。
房企融资雪上加霜,融资成本继续抬升

结论

  • 房企作为资金需求密集型的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慎重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ABS、REITs、永续债等各种创新的融资方式也在不断涌现。。
  • 尤其是在目前境内外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和融资环境趋紧的情况下,有能力的上市房企可以利用再融资方式为公司提供充足的资金需求。
  • 若房企对资金的需求更加迫切,海外发债是短期内相对理想的融资渠道。
  • 中小型房企的融资成本更高,而且要寻求更多的渠道才能获得需要额度的资金,理所当然的是未来偿债压力会更加突出。
  • 居民杠杆率快速上升、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问题都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房企要时刻警惕资金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
房企融资雪上加霜,融资成本继续抬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