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兩千年前,中國已經有「馬克思主義」

早在兩千年前,中國已經有“馬克思主義”

德意志聯邦普魯士王國(類似中國先秦時期的秦國)的特里爾城市,一個猶太人家庭出生了一位傑出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卡爾.馬克思,馬克思是近代世界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他在革命摯友恩格斯等人幫助下出版了《資本論》著作,同時發表了文章《共產主義宣言》,《資本論》和《共產黨主義宣言》的產生,馬克思主義思想傳遍世界各地,掀起了無產階級革命的高潮。

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剩餘價值,所謂剩餘價值就是勞動者創造的價值與工資之間的差異,資本家就是依靠私有的生產資料,無限榨取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就是以資本家佔有生產資料和剝削僱傭勞動者為基礎的社會制度。

馬克思認為人類和動物的區別是人類會使用工具勞動,人類參加勞動就會創造價值,就會有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生產力三要素包括勞動者、勞動工具,勞動對象。生產關係三要素包括生產資料的所有制、人類在生產中的地位和交換關係、產品的分配關係和它直接決定的消費關係。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變化貫穿於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整個人類歷史的社會關係的變化,都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發生變化。

工業革命爆發後,西方出現了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的產生絕不是偶然的,機械化大生產改變了原有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造成社會發生動盪,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誕生,從而引起了社會關係的改變,世界格局開始發生鉅變。

工業革命前,整個人類世界都是以土地為核心的社會關係,土地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人類在土地上勞動獲得食物維持生存,土地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

生產資料的私有制是爆發人類相互殘殺、壓迫、剝削等現象的根源,這個結論不難理解,如果一個人把所有生產資料佔為私有,那麼他就有支配別人勞動的能力,就會產生壓迫和剝削。因為其他人沒有生產資料就無法勞動,就無法生存,只能與佔有生產資料的人,發生衝突爭奪生產資料,或者忍受擁有生產資料的人的剝削和壓迫,成為被剝削和壓迫的人,讓擁有生產資料的人無限榨取勞動的剩餘價值,這樣形成兩種對立階級,一種是擁有生產資料的不勞而獲的人(地主、農場主、資本家等),一種是沒有生產資料只能被剝削和壓迫的人(奴隸、農奴、農民、工人等)。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講述的資本主義,就是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中心,在工業革命之後誕生的新的社會制度,這種新的社會制度讓整個世界發生動盪,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

馬克思認為生產資料私有制為中心的資本主義社會,存在兩大階級,一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這兩個階級的矛盾是無法調和的。這個結論也是很容易理解的,資本家通過佔有生產資料剝削和壓迫沒有生產資料的無產階級,無產階級終會不堪忍受壓迫和剝削,特別是生存無法保障的時候,必然會和資產階級發生鬥爭,這樣人類世界的戰爭就開始了。

早在兩千年前,中國已經有“馬克思主義”

工業革命後,資本家依靠手中的生產資料,無情榨取無產階級的勞動成果,延長勞動時間,降低生產成本,極大程度榨取無產階級的剩餘價值,特別是機械化大生產,極大提高了生產力,無產階級大量失業,生存得不到保障,馬克思正是看到無產階級這種慘狀,思考這個問題產生的根源和解決辦法,才創作了《資本論》和《共產主義宣言》這兩部傳世著作,《資本論》是分析這種問題產生的根源,《共產主義宣言》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馬克思在《共產主義宣言》中寫道:

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自由民和奴隸、貴族和平民、領主和農奴、行會師傅和幫工,一句話,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始終處於相互對立的地位,進行不斷的、有時隱蔽有時公開的鬥爭,而每一次鬥爭的結局是整個社會受到革命改造或者鬥爭的各階級同歸於盡。

在過去的各個歷史時代,我們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社會完全劃分為各個不同的等級,看到社會地位分成的多種多樣的層次。在古羅馬,有貴族、騎士、平民、奴隸,在中世紀,有封建主、臣僕、行會師傅、幫工、農奴,而且幾乎在每一個階級內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階層。

從封建主義的滅亡中產生出來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並沒有消滅階級對立。它只是用新的階級、新的壓迫條件、新的鬥爭形式代替了舊的。

但是,我們的時代,資產階級時代,卻有一個特點:它使階級對立簡單化了。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分裂為兩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

共產黨人不屑於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佈: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以上就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那麼在中國歷史有沒有類似馬克思主義一樣的思想呢?答案是有的,早在兩千年前,中國已經誕生了“馬克思主義”思想。

早在兩千年前,中國已經有“馬克思主義”

縱觀中國歷史,有一個朝代雖然很短,只存在15年,但是朝代的創建者可以說是“馬克思主義”的先驅,他的名字叫王莽,王莽建立了新朝,新朝是西漢與東漢的分水嶺,雖然王莽建立的新朝,在地主及貴族階級的反撲下覆滅,但是王莽思想一直流傳,他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踐行者。

自漢武帝開始一直到西漢末年,漢朝頻繁發生對匈奴的戰爭,大量農民脫離土地成為士兵,參與對匈奴戰爭,農民脫離土地,大量土地荒蕪,造成糧食減產,土地兼併現象嚴重,漢朝百姓在死亡線上掙扎,除了生存的土地,還有生活資料被也無良商人壟斷,物價飛漲,百姓的生存和生活都無法保障,正是這種嚴重的社會矛盾,導致農民階級(無產階級)和地主貴族之間的鬥爭無法調和,爆發了農民起義,漢朝的統治岌岌可危。

就在這個時候,王莽登上歷史舞臺,於公元8年12月(初始元年)建立了新朝。

王莽建立新朝後,針對當時社會的矛盾,進行改制,史稱“王莽改制”。

王莽將私人土地收為公有,恢復周朝的社會制度,將田地統稱“王田”,然後將土地分給百姓耕種,但是不得私人買賣。

土地在周朝的時候實行的是“王田制”,周天子將土地分為九塊,其中八塊歸百姓耕種,中間一塊屬於公田,公田由百姓共同耕種,獲得收成上交王室,私人耕種的田地不得買賣。

可是到了戰國時期,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廢除了“王田制”,土地變成了私有,而且允許土地自由買賣,作為生產資料的土地就變成了私有的商品,從而導致了一千年多年來的封建社會,不斷爆發農民起義,爆發起義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土地兼併現象嚴重,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無法存活,只能拼死與統治階級鬥爭,最終導致改朝換代。

王莽跟馬克思一樣正是看到了這種現象產生的根源,才將土地收回公有,土地不得買賣,消滅生產私有制的存在,從根源上解決這個歷史難題。

王莽不但將土地收為公有,還把其他生產資料收為公有,比如設立五均官,將鹽、鐵、酒、鑄錢、山澤等所有權收回政府經營。

王莽廢除了奴隸買賣制度,不得進行奴婢買賣,這是一件開天闢地的事情,奴隸不再是“商品”。

王莽從根本上緩和了社會矛盾,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革,是中國歷史上最早踐行“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先驅,挽救了當時的漢朝,挽救了無數百姓(無產階級)的生命。

可是由於王莽的改制得罪了貴族和地主階級的利益,貴族和地主階級等到社會矛盾得到緩和的時候,開始對新朝進行反撲,重新奪取了政權,王莽建立的新朝只存在了15年,中國又回到了封建主義的道路上。

民國時期的著名哲學家、思想家胡適評價王莽說:“王莽是中國第一位社會主義者.......可憐這樣一個勤勤懇懇,生性‘不能無為’,要‘均眾庶,抑併兼’的人,到末了竟死在斬臺上,……竟沒有人替他說一句公平的話!"

史學家韓復智說:“王莽一方面把全國土地收歸國有,平均分配給人民。另一方面,他強制有勞動能力的人從事生產,以改善農民生活。其次,他實行五均六筦(讀如管),不僅防止資本家的兼併和農民遭受重利盤剝,並且扶助小商人的經營,用來救濟農民......”

綜上所述:馬克思主義思想屬於人類智慧的結晶,不是西方獨有的產物,中國在幾千年前已經有人在踐行“馬克思主義”,正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才有了新中國,只有馬克思主義思想得以全世界傳播,實現社會主義社會,人類才能得到徹底解放,才能成為世界的主人,只有全世界無產階級團結起來,消滅一切剝削和壓迫,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社會,人類世界的戰亂和壓迫才會結束,最終實現人類嚮往的共產主義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