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影视投资基金的发展历史

私募影视投资基金的发展历史

近年来,随着私募投资基金的兴起,在我国影视行业投融资的发展史上才逐渐出现私募影视投资基金的身影。编者在本节将从影视行业投融资的细分领域,电影以及电视剧投融资的发展历程中探寻私募影视投资基金的发展历史。

一、我国电影业投融资的发展历史

我国电影业的发展迄今已有l00多年的历史。我国电影放映始于1896年的上海,自此拉开了我国电影业发展的序幕。l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极为重视电影业的发展,相继开办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同时,国家还将原有的私营制片厂和电影院进行了公私合营的改造,大力推动了我国电影业的发展。但是这一时期电影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以及根据国家指示向国有银行取得的贷款。严格意义上讲,这种资金取得的方式并非商业意义上的投融资行为,其具有浓厚的社会主义初期计划经济的色彩。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电影业的发展曾经一度停滞不前。直至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电影业才得以复苏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84年,电影制片厂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这个时期电影制片厂逐渐摆脱政府的财政支出,走向了市场化融资的道路。1991年,国家为了缓解电影业资金不足的问题,设立了“国家电影事业专项发展资金”。1996年,中央财政部下发(关于设立支持电影精品“九五五O”工程专项资金有关规定的通知》,设立了“电影精品专项资金”。“国家电影事业专项发展资金”以及“电影精品专项资金”被保留至今,对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个时期,我国电影业的发展仍旧没有完全摆脱对国家财政支持的依赖,民间资本因为缺乏准入的政策支持难以进入电影业,此时我国电影业的投融资还没有正式步人商业投融资模式。

直至2002-2004年期间,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规定,将中国电影行业推向了发展的高峰。2001年12月25日颁布并于2002年2月1日起实施的《电影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以资助、投资的形式参与摄制电影片……”,这为民营资本投资电影摄制业提供了法律依据。2003年9月28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通过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2004年6月15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通过了《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片审查暂行规定》,其在《电影管理条例》的基础上降低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和外资准入的门槛。2004年11月10日实施的《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鼓励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进入制片、发行及放映行业。同年实施的《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向外资进入电影放映行业抛出了“橄榄枝”。内外资并举共同促进了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二、我国电视剧投融资的发展历史

我国电视剧行业的发展晚于电影行业。我国大陆地区第一部电视剧是1958年5月1日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播放的《一口莱饼子》,从此开启了行业先河。20世纪80年代之前,电视剧和电影一样都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制作。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企业赞助。但由于电视剧的制作成本增加,加之版权费收入的上涨等原因,客观上促使我国的电视剧行业开始了商业融资。90年代初期,民营公司开始了电视剧行业的投资。电视剧的商业运作模式始于尤小刚等导演,刘威和李媛媛主演的100集电视连续剧《京都纪事》,该片通过植入广告等形式取得了丰厚的利润。剧中有一条翰英街,翰英街上的广告牌都是剧组的赞助商;故事中的人物也会在剧中推销赞助商的奶粉和矿泉水。2004年《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明确鼓励民营资本投入电视剧的制作发行中,此后大批影视公司开始设立,各类资本也逐渐进入电视剧行业中。目前,我国已形成国有机构和民营机构电视剧制作的两大格局。

三、我国私募影视投资基金的发展历史

在电影基金的发展史上,中国电影基金会(CFF)的成立助推了电影行业的发展,其创立于1989年10月27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基金会,业务主管单位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①。中国电影基金会是唯一一支扶持中国电影发展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其宗旨是为促进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繁荣电影艺术创作和提高电影技术水平,加速电影产业化进程,募集资金,开展各项公益活动。但与私募影视投资基金的私募属性不同,中国电影基金会为公募性质。

从2006年开始,一批国际化电影基金进入中国。铁池电影私募基金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电影投资私募基金,铁池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美国Endgame,Endgame是美国一家专门投资电影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规模数十亿美元,其由数名曾是哥伦比亚、华纳兄弟等电影公司的华人经理人担任其管理层,计划5年投资拍摄20-30部中国电影。在国际化电影基金的发展史上,2007年是非常重要的,IDG中国媒体基金、A3国际电影基金、亚洲电影基金等在我国开始发展。2007年5月,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与中影集团合作设立了“1DG中国媒体基金”,设立规模为5000万美元,将用于发掘中国的新电影,帮助更多年轻电影导演、演员实现自己的电影梦想。双方约定在未来的12-18个月内合作中低成本的5-8部电影,《胡同里的阳光》作为IDG和中影集团合作的第一部电影也在双方签约当天举行了开机仪式。IDG管理基金计划在10年内扩大10倍后,将在中国参与投资60-80部影片。同月,由中国香港著名制片人施南生、保利博纳总裁于冬联合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三地制片人及一名前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家共同发起了A3国际电影基金,“A3”意为韩国、中国、日本亚洲3国的合作基金。基金预期募集1亿美元,计划在5年内投资30部亚洲电影,其中约60%的资金将投资于中国电影。美国韦恩斯坦的“亚洲电影基金”亦在2007年宣布设立了一个规模为2.85亿美元的基金,用于资助未来6年以亚洲人为主题的电影,其中超过50%的资金将投资给20部中国影片。

国际化电影基金在我国的逐渐发展,也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本土私募影视投资基金的萌芽,随着政府逐渐放开民营资本进入电影和电视剧等影视行业的投资门槛,待别是2007年6月《合伙企业法》修订并实施后,允许设立有限合伙企业的规定,对私募影视投资基金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2009年10月20日成立的一(天津)影视文化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是国内第一支以影视行业为主要投向的人民币私募影视投资基金,在天津核准设立,基金采用有限合伙制方式,总规模5亿元人民币,首期l亿元人民币,其基金管理人为一壹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类型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同年,华谊兄弟在创业板上市,2010年年末博纳影业在纳斯达克上市,为私募影视投资基金的退出提供了借鉴参考,鼓励了更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设立私募影视投资基金。此后近10年间,私募影视投资基金逐步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2月,已在中基协备案的各种类型的私募影视投资基金已达300支,且还在不断增长。2017年年度,国内电影全年总票房突破550亿元;剧集市场共有523部作品播出,网络播放量破百亿次的电视剧超过10部,其中两部突破400亿次播放量,且制作水准不断攀升,行业亮点纷呈。

在中国影视行业成长越发迅速、越发成熟的发展现状下,资本活跃度较高,影视行业投融资的频次、规模不断增长,投融资结构日渐趋稳并呈现持续优化的态势,私募影视投资基金作为重要的资金提供主体也必将随之共同蓬勃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