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樓自述:你對「我」的了解並不多

我來自中國,是一種非常獨特的建築。有人說我像古堡一樣巍峨壯麗,如現代體育場那般氣勢恢宏,從空中俯瞰時,我和我的朋友們又好似大地上冒出來的一簇又一簇的蘑菇,還被人形容為從天而降的“飛碟”。聽上去是不是很神奇?你猜到我是誰了嗎?

土樓自述:你對“我”的瞭解並不多

分佈在福建省的土樓群

沒錯,我就是土樓!

在英國史學家李約瑟的代表作《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我被稱為“中國最特別的民居”,中國建築史學家梁思成先生則認為我是生土建築的典範,2008年7月,我的兄弟姐妹(46座福建土樓)正式進入了《世界遺產名錄》之列。可以說,這些至高的評價和殊榮都證實了我具有非凡的價值。

然而,有人形容我“天生麗質”,卻是“養在深閨人未識”。上世紀50年代,人們才知道我是福建永定縣客家人的住所,所以給我取名“客家土樓”。到了1980年,人們又發現福建漳州市的10個區縣也有我的身影,除了客家人居住在土樓裡,許多閩南人(福佬人)也居住其中,於是,專家學者又把我改稱為“福建土樓”。

土樓自述:你對“我”的瞭解並不多

福建省土樓分佈圖

再後來,人們發現不僅在福建,相鄰的廣東梅州、潮州地區也有大量土樓,幾乎遍佈閩西南、粵東北的山地。一時間,前來探訪土樓的人絡繹不絕,於是,有關我的研究越來越多,人們漸漸認識了我。而“到底是誰創造了土樓”的問題也隨之而起,甚至成為學界和媒體爭論的焦點。

是誰創造了土樓?

眾多說法中,有一個說法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認可。

明代中葉,福建沿海地區的居民,為了抗擊倭寇,建起了集宗族聚居與防禦功能於一體的大型土堡,後來,生活在閩西地區的客家人因人口激增,便由內陸向東擴張。沿海地區的福佬人由於受到了倭寇侵擾,開始向西遷徙。兩大族群在閩中大山博平嶺狹路相逢,這裡重巒疊嶂,野獸出沒,直到明代中葉仍處於蠻荒狀態。客家人與福佬人互稱對方為賊寇,導致衝突不斷,加上倭寇侵擾以及漢民與當地畲民之間的衝突頻發,世道不太平,人心惶惶。

生逢亂世的客家人、福佬人只好以各自的血緣和宗親為紐帶聚族而居,依靠家族的力量,就地取材,通過建造堅固的土樓來抵禦敵人,凝聚宗族。

土樓自述:你對“我”的瞭解並不多

土樓主要是分佈在博平嶺山脈一線

土樓不是憑空而造

早在明代中葉,福建沿海地區,福佬人生活的地方,鄉里鄉間普遍建起了樓寨、土城、土堡,其主要功能是為了抵禦倭寇,而不是居住。抵禦倭寇時,具有共同血緣的家族成員臨時集中在裡頭,躲避風險。久而久之,人們從臨時聚集想到了長期定居,同時兼顧防禦與居住功能,於是,為了滿足家族聚居的需求,土堡等防禦性建築由單層演變為多層,由一環演變為二環、三環,逐漸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土樓民居。有的學者梳理了從土堡到土樓的演變軌跡:從單層的土堡兵寨演變為升高加長了的圍屋(又叫五鳳樓),圍屋的全部樓房加高之後演變為方樓,最終形成了圓樓。

土樓自述:你對“我”的瞭解並不多

早期的土堡只有單層,防禦性不強,圖為福建省尤溪縣的瑞慶堡

土樓自述:你對“我”的瞭解並不多

保持了原始兵寨風貌的汰口寨

土樓自述:你對“我”的瞭解並不多

名為福裕樓的圍屋

土樓自述:你對“我”的瞭解並不多

名為“和貴樓”的方樓

土樓自述:你對“我”的瞭解並不多

名為“振成樓”的圓樓

土樓為何有圓有方?

以前,閩西南地區的土樓主要以圍屋為主,輔以方樓和圓樓。圍屋是客家人採用了中原地區傳統的建築工藝中的抬梁式與穿鬥式相結合的技藝,選擇丘陵地帶或斜坡地段建造起來的房子,主體結構為“一進三廳兩廂一圍”,所以,叫做“圍屋”,又因房屋形如五隻鳳凰,又取名“五鳳樓”。這種樓的防禦功能相對較差,但是尊卑等級秩序很強,佔地也多。

博平嶺東西兩麓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匪患成災,耕地少,人們除了考慮聚族而居,有安全保障之外,還要懂得節約用地,為此,高達三、四層甚至五層的方形和圓形土樓就成了合理的選擇。方形和圓形土樓防禦性能最強,又能滿足族人聚居的需求,尤其是圓樓(同等周長圍成的圓形面積是方形面積的1.273倍),被看做是方樓的升級版,在博平嶺地區得到了充分發展。

當然了,除了常見的圓形和方形,土樓還有八角形、一字形、日字形、殿堂式圍樓等30多個形態。

土樓自述:你對“我”的瞭解並不多

橢圓形的齊雲樓

土樓自述:你對“我”的瞭解並不多

廣東省饒平縣的道韻樓

土樓自述:你對“我”的瞭解並不多

被人們形象地稱為WIFI樓的漳州“環溪樓”

土樓自述:你對“我”的瞭解並不多

三個“同心圓”構成的錦江樓

堅如磐石的土樓

梁思成先生緣何稱土樓是生土建築的典範?土樓的防禦優勢又體現在哪裡?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土樓的牆壁。可以說,牆壁作為土樓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禦機關,有著三大獨特之處。

【三合土】

所謂生土建築,簡單講就是用土建造的建築物,有別於我們今天常見的磚房、鋼筋混凝土建造的房屋。修建土樓牆壁所用的原料取自於地裡的土壤,土與砂、石灰混合以後形成了“三合土”,再採用夯土方法修築城牆。這種做法將土的性能發揮到了極致。一些大型土樓的牆體,還要加入大量雞蛋清和紅糖作為粘合劑,富裕人家甚至在其中摻入了糯米漿。用這些材料砌成的土牆連釘子都很難釘入,比水泥還堅固。閩西南地區有一句諺語叫“一碗豬肉換一碗三合土”,可見“三合土”的價值不菲。

【牆骨】

土牆的堅固性還在於其“牆骨”。夯牆的時候,通常要在牆裡加入杉木枝條,人們把它叫做“牆骨”,相當於現代建築中鋼筋所起到的作用。杉木枝條堅硬,不容易腐爛,據說當地人從地裡挖出來有著幾百年歷史的杉木條,居然堅硬如初,真不愧“水泡千年松,風吹萬年杉”的美名。

土樓自述:你對“我”的瞭解並不多

由生土製成的土牆

【厚度】

大多數土樓的牆體厚度都在1米到2米多不等,一有助於牆體穩定,二加強了防禦性能。這麼厚的牆,是很難攻破的。據當地人講,20世紀30年代,永定縣的遺經樓內曾駐守過一支1000多人的紅軍隊伍,他們武器簡陋,被幾千名武器精良的國民黨軍圍在土樓裡面,因為樓內有糧倉、兩口水井,還有兩個花園可以種菜,住在土樓裡的人不用擔心斷了糧。而土樓外的槍擊、炮轟均無濟於事,用炸藥包連續爆破三次也沒有攻克這道厚重的牆壁。

講完這些有關土樓的知識,你一定對“我”有所瞭解了吧?接下來,介紹土樓家族中的一位成員,它可有著“土樓之王”的美名呢。

“土樓之王”二宜樓

位於華安縣仙都鎮大地村的二宜樓,以規模宏大、設計科學、佈局合理、精妙絕倫而聞名遐邇,是戰略防禦體系與居住空間完美結合的典例之作。它始建於公元1740年,集祖孫三代之力,歷時30年於公元1770年竣工。它為何能摘得“土樓之王”的桂冠,還得從它的規模說起。

【建築物體量龐大】

二宜樓直徑71.2米,由四層的外環樓和單層的內環樓組成。外牆通高16米,埋入地下的牆基深度至少有1米,寬度超過了3米。露出地面的牆腳由塊石和花崗岩條石砌築,高度已經超過了2米,極為堅固,還可防止洪水衝擊。

牆體以三合土為原材料,“牆骨”不再是杉木枝條而由石塊和竹片組成。所以,二宜樓的牆被稱為“竹筋土牆”。土牆厚達2.53米,是所有土樓中牆身最厚的一座。一至三層都沒有窗戶,只在第四層有小窗和少量大窗,在敵人來臨時既可瞭望敵情又能居高臨下進行防守。

土樓自述:你對“我”的瞭解並不多

二宜樓一角

二宜樓的外環樓共52個開間,正門、祖堂及兩個邊門各佔1個開間。其餘48個開間分成12個單元,每戶的使用面積將近1000平方米,十分寬敞氣派。

內環是各戶的出入口門廳及廚房,裡面設灶、櫥櫃及炊事用具。外環樓一至三層用於待客起居,四層則用於供奉祖先。

這些獨立的單元房都面向土樓中央——面積超過600平方米的中心庭院,形成了極強的向心性。農閒時,人們齊聚於此,其樂融融。

土樓自述:你對“我”的瞭解並不多

二宜樓結構圖

【防禦機關重重】

底層外牆設12個“之”字形傳聲洞,便於內外聯繫、傳遞信息。土樓內可以儲藏糧食、飼養家畜,還有兩眼公用水井,生活物資應有盡有。一旦遇外敵攻擊,關閉進出土樓的通道,裡面的物資能維持人們的生活達數月之久。

最特別的是,二宜樓的四層設置了一條隱蔽的通廊,通廊連接各家各戶,防禦時可以運送物資、彈藥,如果土樓被攻破則可以作為逃生通道。通廊上還設置了射擊窗56個,槍眼23個,用於防禦和攻擊。

土樓自述:你對“我”的瞭解並不多

二宜樓局部結構圖

土樓自述:你對“我”的瞭解並不多

二宜樓的傳聲洞

【藝術作品豐富】

二宜樓內有著豐富多彩的藝術作品,涵蓋了彩繪、木雕、壁畫、楹聯等多個類別,不僅內容精湛,還有著豐富的內涵。書房、客房、走廊和陽臺所見到的壁畫主要是反映了主人文化趣味的內容,如山水、花鳥等題材;而臥室中常常繪有送子觀音、二十四孝等帶有特殊寓意的壁畫。

土樓自述:你對“我”的瞭解並不多

二宜樓內的彩繪

土樓自述:你對“我”的瞭解並不多

二宜樓內具有西域風情的壁畫

據瞭解,樓內共存有壁畫226幅,彩繪作品228幅,木雕作品349件,楹聯作品163副。在福建省眾多土樓中是獨有的,被譽為“中國南方壁畫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