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離我們有多遠?

帕金森病,離我們有多遠?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

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從1997年開始,將每年的4月11日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

帕金森病,離我們有多遠?

詹姆斯·帕金森博士

帕金森病有哪些表現?

01

靜止性震顫

震顫多自一側手部開始,以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掌指關節最為明顯,呈節律性搓丸樣動作,4~6次/秒;漸波及同側下肢和對側上下肢,下頜、口唇、舌和頭部的震顫多在後期出現。

震顫大多在靜止狀態時出現,活動時減輕,情緒緊張時加劇,入睡後消失。

02

肌強直、運動減少

帕金森病,離我們有多遠?

全身肌肉緊張度增高,具體表現有:

1.肢體活動阻力大,活動困難。

2.面肌張力增高顯得表情呆板,表情不豐富,呈面具臉。

3.眼肌強直,看東西時,眼球活動費力,出現粘滯現象。

4.吞嚥肌及構音肌的強直導致吞嚥困難、流口水、語音低沉單調。

5.患者站立呈低頭屈背、上臂內收、肘關節屈曲、腕關節伸直、手指內收、拇指對掌、指間關節伸直、髖及膝關節略為彎曲的特有姿勢。

帕金森病,離我們有多遠?

“猿猴姿勢”

03

運動徐慢

翻身、起立、行走、轉彎都顯得笨拙緩慢,穿衣、梳頭、刷牙等動作難以完成。寫字時筆跡顫動或越寫越小,稱書寫過小症。走路緩慢,步伐碎小,腳幾乎不能離地,行走失去重心,往往越走越快,呈前衝狀,不能即時停步,稱慌張步態。

書寫過小症

慌張步態

04

精神症狀和智能障礙

以情緒不穩、抑鬱多見,約15~30%患者有智能缺陷,以記憶力尤以近記憶力減退為明顯,嚴重時可表現為痴呆。

05

植物神經功能障礙

患者汗液、唾液及皮脂分泌過多,常有頑固性便秘。

帕金森病表現多樣,不同患者發病情況和表現不一,診斷應慎重,應由專科醫師詳細地詢問病史、查體和檢查,才能明確診斷。

您知道帕金森病潛在的危害有哪些嗎?

帕金森病會給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具體有:

肢體攣縮、畸形和關節僵硬等:這些併發症是晚期帕金森的常見危害,是由於植物神經功能障礙而導致的。所以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應鼓勵其多運動,晚期患者多做被動活動,以延緩肢體併發症。

損傷:這也是帕金森病的嚴重危害。一般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就會出現震顫、僵直、協調功能障礙,會逐漸累及運動功能,腳下遇到障礙物時容易摔跤甚至可發生骨折等損傷。

全身顫抖

併發心理障礙和智能減損:常見於晚期帕金森患者。因為疾病主要表現為肢體震顫、僵直、動作笨拙以及面具臉,兼之說話含混不清,語調單一,音量降低,流口水等,使病人感到有失大雅,心理上常有自卑感,不願參加社會活動,不去公共場所,疏於人際交往。

面具臉

家庭負擔逐漸加重: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從開始的偶爾需要人照顧逐步發展到需要一個甚至兩個專門的人來照顧,家庭將會面臨越來越沉重的護理和經濟負擔。

帕金森病患者日常防護應注意什麼?

1.堅持鍛鍊和日常活動:患者一定要堅持運動,可以散步、拉划船器、玩球,以活動雙手或雙臂,或踩腳踏運動器、做伸背活動等。

帕金森病,離我們有多遠?

2.堅持工作:整天坐在家中反而會限制活動而加速肌肉強直、僵硬的發生。

3.節食:體重過重會使患者身體活動更困難,因此應節食,且治療期間應每天限制攝入維生素B6。

4.預防過熱:熱天應停留在室內,戶外活動要儘量選擇在清晨或傍晚。

5.穿著以方便為主:選擇容易穿脫的拉鍊衣服及開襟在前、不必套頭的衣服;拉鍊與紐扣可用尼龍粘鏈代替;儘量穿不用繫鞋帶的鞋子,不要穿橡膠或生膠底的鞋子。

帕金森病,離我們有多遠?

6.進餐不要著急:不要催患者快吃快喝;喝冷飲可選用有彈性的塑料吸管,喝熱飲用有寬把手、且質輕的杯子;在患者的碗或盤子下放一塊橡皮墊以防滑動。

7.洗浴:在浴盆或淋浴池內鋪上一層防滑墊,並在浴盆內放置一把矮凳,以便讓患者坐著淋浴;長握把的海綿、洗浴用的手套等有助於患者洗浴;刮鬍子使用電動刮鬚刀;使用紙杯或塑料杯刷牙。

帕金森病,離我們有多遠?

8.預防感染:出現咳嗽或發燒時要馬上處理,免得嚴重感染隨之而來。

9.預防便秘:鼓勵患者增加身體活動,飲足夠的水,在每天飲食中增加纖維性物質如蔬菜等以促進排便。

10.心理護理:親朋好友平時要多給予患者關愛,生活上予以照顧和幫助,多給予鼓勵,增加病人對生活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