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兩千年》第51期:諸侯王漸成尾大不掉之勢,七國之亂隱患

西漢初年,為修補秦末戰爭創傷,高祖劉邦和高後執政時期均採取“無為而治”的治理方式,雖然對恢復民生和經濟產生了積極作用,但由於對諸侯國同樣缺少羈絆,導致到漢文帝時期,諸侯已經漸成尾大不掉之勢。文帝因繼位問題無法採取激烈手段,雖採取了部分措施,成效仍然不大,最終為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埋下了重大隱患。

《華夏兩千年》第51期:諸侯王漸成尾大不掉之勢,七國之亂隱患

西漢初諸侯國

諸侯逐漸坐大

高祖時期,在消滅異姓諸侯之後,在汲取秦國滅亡的教訓後,開始分封同姓子弟為王,陸續分封了九個劉氏宗室子弟為諸侯王,史稱“同姓九王”。漢初的同姓諸侯國,土地遼闊、人口眾多,但由於這些諸侯王與劉邦血緣親近,且劉邦控制的中央政府實力較強,所以此時期諸侯國拱衛中央的作用極大,中央政權與地方諸侯國的矛盾也不突出。

《華夏兩千年》第51期:諸侯王漸成尾大不掉之勢,七國之亂隱患

劉邦(網絡配圖)

而在高後執政時期,開始分封呂氏為王,尤其是對劉如意等諸侯王的誅殺,這激起了劉姓諸侯王的強烈反對。而此時,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各諸侯國漸成氣候,部分諸侯國已經初步具備了對抗中央政權的實力。

《華夏兩千年》第51期:諸侯王漸成尾大不掉之勢,七國之亂隱患

高後呂雉(網絡配圖)

呂后死後,齊王劉襄在弟弟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的建議下,率先起兵向長安進兵,詐奪琅琊王劉澤兵權,兼併琅琊國,又攻打濟川國。雖最終退兵,但以足以看出諸侯國的實力。

兩王先後叛亂

文帝繼位之後,由於是以漢高祖庶子身份繼承大統,且源於諸呂之亂,身份較為敏感。繼位之初為了穩固皇位,主要採取懷柔政策,對各諸侯王大加封賞。然而由於此時各諸侯國已經經歷了一兩代諸侯王的更替,血緣上與劉恆並不親近,中央政權與諸侯王的矛盾漸漸突出。

《華夏兩千年》第51期:諸侯王漸成尾大不掉之勢,七國之亂隱患

濟北王劉興居(網絡配圖)

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匈奴大舉入侵,丞相灌嬰率兵征討匈奴,文帝則親自率兵屯駐太原。濟北王劉興居雖在諸呂之亂中立功,但當時他支持的乃是兄長齊王劉襄,對劉恆被擁立為帝極為不滿,於是趁著文帝率兵抵抗匈奴之機起兵謀反。文帝派柴武為大將軍率兵平叛,叛亂被迅速平息,濟北王劉興居被俘後自殺,濟北國隨後被除。

《華夏兩千年》第51期:諸侯王漸成尾大不掉之勢,七國之亂隱患

淮南王劉長(網絡配圖)

淮南王劉長(劉邦幼子)驕橫跋扈,在封地自建法令、收藏罪犯,多有不法事,更曾借入京之機因私仇怒殺大臣審食其,朝中大臣多次請求文帝對其治罪,但文帝均予以赦免。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與匈奴、閩越首領聯絡,圖謀叛亂,事洩被拘,大臣們第三次請求文帝致其死罪,文帝再次赦免其死罪,廢其王號,命其遷徙至蜀郡,劉長於途中羞憤自殺。

文帝的應對之策

先後兩次叛亂,也使文帝意識到了諸侯王的威脅。為了進一步鞏固中央政權,文帝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1、羈絆之策。為了加強對諸侯王的羈絆,文帝令居住於長安的列侯返回封地,於是功臣周勃等人紛紛返回封地。這一措施一是使文帝進一步掌控了長安周邊的局勢,二是這些列侯封地穿插於諸侯國之間,對諸侯國形成了一定的羈絆。

《華夏兩千年》第51期:諸侯王漸成尾大不掉之勢,七國之亂隱患

絳候周勃(網絡配圖)

2、以皇子為王。由於各諸侯王與文帝血脈較為疏遠,於是文帝分封與自己血緣關係較近的劉氏為王。先是封自己同母弟劉武為代王,梁王死後鑑於梁地的重要性,又改封其為梁王。

《華夏兩千年》第51期:諸侯王漸成尾大不掉之勢,七國之亂隱患

賈誼(網絡配圖)

3、拆分諸侯國。文帝採納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將一些大的諸侯國拆分為幾個小國。例如將齊國拆分為齊、城陽、濟北、濟南、淄川、膠西、膠東七國,以原齊王劉肥諸子分別為王。

文帝的一系列措施雖然對降低諸侯王威脅有一定作用,但並未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諸侯國的威脅仍然很大,為景帝時期“七國之亂”埋下了極大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