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創客背後的特殊母愛

2017年10月25日,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峰會及頒獎儀式在深圳舉行。被譽為“中國最牛創客”的24歲的張江傑參加了頒獎儀式並與眾多業內精英交流。面對大家的讚譽與祝賀,他說:“我能將愛好變成事業,離不開母親的理解支持及她與眾不同的教育方式。”

勇敢媽媽,讓17歲兒子休學開公司

1993年6月19日出生在湖南省瀏陽市的張江傑,在父母眼中從小就是個愛幻想的怪孩子:“為什麼鳥會在天上飛,魚會在水裡遊?小蝌蚪長大後,它的尾巴去哪裡了?”當中學語文老師的母親江其清,經常遇到兒子諸如此類的疑問。

張江傑三四歲時,家裡給他買了許多玩具,與其他小朋友不同,把玩之餘他還要一件件地仔細研究。比如,他會將玩具飛機上的零件拆下來裝到玩具輪船上,把玩具輪船上的零件拆下來裝到玩具飛機上。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想弄清楚飛機裝上輪船的零件後能不能在水裡遊,輪船裝上飛機的零件後可不可以在天上飛。五六歲時,他的“研究”興趣越來越大,家裡能拆的電器都被他拆了一遍,電視、冰箱為此大修了好幾次。母親好多次想教訓他,又覺得不能傷了他的好奇心。

張江傑的父親張震森從事建築行業。張江傑讀幼兒園時,父親經常帶他到工地上玩。看到那些建築機械,張江杰特別感興趣,問是怎麼製造的。上小學後,張江傑偶然參加了一次編程班學習,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每天纏著老師學。見兒子對科研這麼感興趣,江其清決定加以引導。張江傑10歲前,她就為兒子訂閱了10多種電子與科技方面的雜誌。有時內容太深奧,張江傑看不懂,就去問,去查,一定要弄明白。從小學到初中,張江傑先後發明了“海陸空多棲玩具”“電子蠟燭”“懶人課程表”等小玩意,親友的稱讚及小夥伴豔羨的目光,讓他信心倍增。

讀高中之後,課業愈加繁重,依然醉心於科研的張江傑學習成績開始一路下滑。有一次,被班主任當著全班同學的面一通訓斥後,他將書包狠狠地摔在地上,轉身走了。漸漸地,“不務正業”的張江傑成了師生們眼中的“壞孩子”,他也越發不願待在教室裡“消磨”時間,想休學回家搞研究、開公司。

當他把這個在別人看來十分荒唐的想法告訴母親時,江其清並沒有馬上反對,只是勸兒子冷靜下來好好考慮一下這樣做的後果。一週後,張江傑認為自己考慮成熟了,再次向母親提出休學創業,沒想到母親竟然答應了。“你是不是瘋了,讓17歲的兒子休學開公司?”張震森知道後堅決不同意,與妻子大吵了一場。

事實上,攤上這麼一個“離經叛道”的兒子,江其清也揹負了很大的壓力,遭受了不少非議。曾有學生家長受不了江老師對自己孩子屢次不交作業的指責,當面質問她:“你連自己的孩子都管教不好,還有什麼資格當教師?”親友也提醒她:“不能溺愛孩子,由著江傑胡來,一個學生伢子不好好學知識,搞什麼發明?”

作為一名中學老師,江其清比別的家長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所以,面對那些閒言碎語,她有時也會莫名對兒子發火,想質問他怎麼就不能好好上學考名校。但兒子初一時的一篇QQ日誌讓她轉變了態度。日誌中,小江傑用最真實的話語控訴著中國封建式的家庭教育——“孩子是父母的玩偶”,並從心底發出“做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才是最大的幸福”的呼聲。那一刻,她發現兒子長大了,應當尊重他的想法與愛好,允許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有時候我也反思,世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也沒有一模一樣的孩子,我們千篇一律的‘流水線’式的教育方式,或許真的會扼殺孩子的天賦和愛好。”江其清堅信兒子有自己的特殊愛好並非壞事,說不定將來還會大有前途。為此,她毅然拿出家中所有的積蓄,幫助兒子創立了仁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特殊教育,“發明世界”驚喜不斷

“我讓兒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很多人說我溺愛孩子,但這就是我特殊的教育方式。我以此培養兒子的謀生能力。這與素質教育是吻合的。”江其清說。

母親對自己不計代價的支持,讓張江傑內心很沉重。他立志要用實力證明自己,同時也證明母親的選擇是正確的。早在退學之前,剛讀高二的他就想發明一種“煙花爆竹無線電子點火系統”。這個想法源於他經常看到因燃放煙花爆竹而引發傷亡事故的新聞。

“你這個想法很棒,如果能研發成功,就能挽救許多生命啊!”對兒子的這個想法,江其清給予了充分肯定。見母親支持自己,張江傑興高采烈地說:“瀏陽是全國聞名的煙花之鄉,我這項發明一定會很受歡迎!”“我的兒子小小年紀就懂得運用天時、地利了,了不起!”看到兒子充滿自信,江其清馬上又給予了他一個大大的肯定。

在母親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年初,張江傑開發出了能夠記錄燃放數據、提前預知風險的“煙花爆竹無線電子點火系統”。在一次晚會現場,他將一臺手提電腦放在地上,熟練地敲擊著鍵盤,遠處的一簇簇煙花突然騰空而起,在夜空中噴射出絢麗的火花……張江傑的表演不僅贏得了觀看者如潮的掌聲,也讓他一夜間聲名遠播。2012年7月,他發明的電子點火系統獲得國家專利認證後正式投產,僅此一項發明,就為他的公司帶來了60多萬元的收入。

2012年秋天,南方氣溫格外高,多地發生森林火災。張江傑決定研發一個能夠遠程控制的森林防火系統。為了掌握精確的數據,當年臘月底,他帶著3名員工翻山越嶺去大圍山做數據參數測試,幾天都沒回家。當時天寒地凍,母親多次打電話要求他下山,可是張江傑不聽,硬是每天啃著乾糧在山上搞科研。直到測完最後一個數據他才罷休,回到家時,已是除夕之夜。看到兒子的臉和雙手都被凍傷了,江其清心疼得淚水打溼了眼眶,張江傑卻笑著唱起了《水手》安慰母親:“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

孩子的入迷讓江其清“又喜又驚”,喜的是沒有好好上學的孩子並沒有走彎路,驚的是經常在深夜響起的敲門聲——那是張江傑一番思考之後又有了新發現,急切地想找人分享喜悅。

與別人發現問題後只是感嘆和抱怨不同,張江傑喜歡默默地琢磨解決問題的辦法。2013年,他看到各地頻發校園暴力事件且致死率高達16.7%的新聞後,決定開發一個新的科研項目——智能安全衣。從構思到畫圖,從篩選材料到成百上千次地做實驗……耗費了半年多時間,他和同事終於在2014年年初打造出了第一件智能安全衣。穿上這種“刀槍不入”的衣服,猶如練成了中華神功“鐵布衫”和“金鐘罩”,不僅可避免被歹徒刺傷,還能檢測出歹徒行兇的工具種類,就連受害人被刺部位、刺傷程度、被刺地點等信息,都能在2秒內發送至與該智能安全衣關聯的手機上。

因售價並不高,卻能在關鍵時刻挽救生命,獲得國家專利的智能安全衣尚未投產時,張江傑就收到了投資商的大批註資,他在瀏陽成立了自己的第二家公司——崛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安全衣正式推向市場後,迅速成為學生、反恐人士、野外探險者眼中的寶貝。

張江傑在發明界屢創佳績,讓母親感到很欣慰。為了讓兒子擁有更好的技術素養來搞研發,江其清勸他參加職業學院的單獨招生考試。也許是感覺到研發涉及的知識面太廣,僅憑高中文化註定走不遠,這次張江傑沒有再叛逆,最終考入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最牛創客,榮登《福布斯》中國精英榜

上大學後,張江傑的“創客”生涯並未中斷。2014年4月,他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又發明了一種“腦電波控制假肢系統”,並在當年5月舉辦的第113屆巴黎國際發明展覽會上獲得金獎,成為湖南省第一個在該項國際大賽中獲獎的大學生。展會現場,他的展臺被圍得水洩不通,大家都對這個可用意識控制的“假肢”很著迷。

隨後,在2015年舉行的第114屆巴黎國際發明展覽會上,張江傑又憑藉“啞語轉換語音系統”再次獲得金獎。該系統由3D掃描設備、數據儲存處理系統、語音合成模塊三部分構成,能夠將啞語手勢自動轉換為語音輸出,方便殘疾人與正常人之間的交流;意識轉換表達準確率較高,速度較快,並具有語氣模擬功能,還能支持方言及多國語言同步雙向交流及翻譯。法國經銷商很快就訂購了1000套啞語轉換系統,當地的大學、電信公司也都有了合作意向。如今,已經擁有10多項科研發明專利的他,被譽為“中國最牛創客”。

“成立第一家公司的時候,我向母親拉了30萬元風險投資,如今我已經給家裡貢獻上百萬元了。”張江傑說,這些年他將自己的發明創造運用到生活生產與商業用途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公司現在擁有20多名員工,年年盈利,每年利潤達到幾百萬元。不過,對他來說“掙錢並沒有創造出好玩的東西重要”。“我十分贊同母親的一句話——發揮愛好與特長並非放棄讀書學習。”張江傑說。為提升文化綜合素質,他報考了北師大電子商務函授本科學習並拿到了畢業證書,現在正攻讀紐約理工大學MBA工商管理專業碩士學位。

2017年7月20日,美國權威財經週刊《福布斯》在中國深圳發佈本年度10個不同領域“30位30歲以下”中國精英榜單,24歲的張江傑以仁杰電子公司總經理身份入選。得知喜訊,江其清高興得熱淚盈眶,她說:“兒子被世界知名刊物評選為中國科技界的青年領袖,既是對他創業的褒揚,也是對自己教育方式的一種肯定。希望兒子在科研創業路上戒驕戒躁,勇敢前行,取得更好的業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