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市中區構建「四位一體」農村互助合作新型經營服務體系

內江市市中區在全國第二批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中,針對轄區內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普遍存在的規模小、實力弱、互助功能不強、管理不規範等問題,通過成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簡稱農合聯),以“農合聯+新型經營主體+農戶”為框架,探索“生產合作、銷售合作、信用合作、消費合作”四位一體互助合作的新型經營服務體系,有效提高農民生產、銷售組織化程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抗風險能力,實現抱團發展。截至2017年底,區農合聯已吸收各類新型經營主體近200戶,涉及農戶7000餘戶。

一、強化生產合作,推進農產品現代化生產。依託各新型經營主體經營服務網絡,建設農業生產服務中心等為農服務平臺,圍繞播種育苗、耕種澆水、測土配肥、統防統治、聯合收割、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把綠色有機的農資、高產優質的種子、先進實用的農業科技、現代化的農機裝備等現代生產要素送到農民身邊,開展“保姆式”“菜單式”生產服務,引領帶動小農生產邁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2017年3月,農合聯採取全生態化、全機械化、全標準化模式,推進1000畝“稻魚共生”綜合種養項目順利實施。農合聯成員順明農機專業合作社從2016年開始,逐步拓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功能,截至2017年底,已為各類農業主體提供農機服務700餘臺次。

二、拓展銷售合作,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根據市場需求,協調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之間的利益關係,推動相互協作,打造統一標準和行業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開展品牌合作,積極打造“甜城鄉土”本土區域品牌,成功培育出“優麗可”檸檬、“上糖六仙”火龍果和“朝陽鮮”柑橘等專合社農產品品牌,初步形成“區域品牌+專合社品牌”的農產品品牌體系。如:農合聯按照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包裝、統一銷售的模式,把源自於貧困村的大米標註上註冊的“憶常心”商標進行銷售,2017年銷售大米11萬餘斤,所得利潤由村集體、農合聯和貧困戶按3:3:4比例分配,貧困戶從中分得7萬餘元利潤。共享市場信息,農合聯負責產銷市場調研,並及時發佈供需和價格信息,統籌協調農村經紀人開展營銷活動,實現農產品“存得住、運得出、賣得掉、賺得到”。加強與電商合作,由農合聯牽頭,整合農村電子商務資源,加強與電子商務平臺公司合作,做好電商配套服務,推動農產網上銷售。2017年5月底,農合聯承辦市中區2017年“互聯網+甜城鄉土”農村電商產業交流峰會,吸引自貢、綿陽、樂山等地60餘家電商或互聯網協會、農產品及電商企業參會,促進了本地農產品網上銷售。

三、創新信用合作,著力解決新型經營主體融資難題。組建農村資金互助組織,農合聯牽頭組建的市中區江龍農村資金互助社、市中區君亮畜禽養殖農村資金互助社,累計向社員提供幫助資金600餘萬元,有效緩解了社員發展資金難題。強化擔保服務,依託內江市農業融資擔保公司建立市中區分公司,向農村信用社等銀行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農業貸款擔保,化解專業社貸款難題。截至2017年底,已為茂源檸檬種植專合社、建坤婉珍榨菜種植專合作社2家專合社提供擔保,市中區信用社為這2家專合社分別發放了200萬和150萬的貸款。提供規範的會計核算服務,成立“會計服務中心”,為全區村集體經濟組織提供規範的會計核算服務,為新型經營主體開展財務代理、稅務申報等業務服務。截至2017年底,農合聯已為152家村集體經濟組織和2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了會計核算服務。

四、推動消費合作,讓農產品搭上終端消費直通車。由農合聯組織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在城市社區建立市中區禾貴農產品銷售公司,由銷售公司與城市大、小超市達成合作協議,將農產品在超市銷售,實現農超對接,減少中間環節,為社區居民提供綠色安全健康的農產品。

【相關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