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最大的地主?

中国最大的地主,不是许家印,不是王健林,也不是王石,而是中国平安的马明哲。

谁是中国最大的地主?

​上联:中国平安

下联:华夏幸福

最近,一条消息把地产圈和金融圈都炸开了锅,这条消息就是:中国平安成为了华夏幸福的二股东。

据华夏幸福7月10日发布的公告,中国平安以每股23.655元的交易价格,耗资137.7元,拿下了华夏幸福的5.82亿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19.7%,一举跃升为华夏幸福的第二大股东。

此外,公告显示,华夏幸福与中国平安还达成了对赌协议。如果华夏幸福三年盈利不达标,公司将需向平安进行现金补偿。

市场普遍认为,中国平安这笔买卖,稳赚不赔。

华夏幸福目前估值相对具有吸引力,股息分派保持在稳定水平,投资者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况且还有对赌协议降低风险。

消息传出以来,华夏幸福股价上扬明显,

这才买没几天,中国平安账面浮盈就已经超过17亿元。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大手笔投资,中国平安又将一大中国前20强房企纳入麾下。在该消息的连日发酵下,中国平安的隐形地产帝国,也在万众瞩目之下,渐渐现形。

马明哲的地产致富经

在台湾,曾经最大的地主不是地产公司,而是保险公司国泰。通过“钱滚地、地滚钱”的方式,蔡万霖所带领的国泰,曾经平均一天增加2.8亿资产。

后来,台湾的股价、房价到了顶部,蔡万霖的董事长生涯也在不久后画下了句点。

但是,蔡老板的地产致富经却没有失传,而是辗转到了大陆,被马明哲传神复刻。

通过复制国泰买地、买房、买房企的方式,马明哲用25年的时间,把中国平安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打造成了世界五百强;而马明哲自己,也从传闻中的司机,摇身一变成了“内地版李嘉诚”。

前20强房企皆有染指

2010年9月,险资投资不动产正式开闸。马明哲当时非常感慨,表示“我们已经等了5年…..”

接下来,马明哲开始紧锣密鼓打造中国平安的地产帝国。可以说,中国平安没有砌过一砖一瓦,却坐拥全中国最大的地产帝国。中国房企前20强中,几乎每一家,中国平安都有所染指。

下面就来数一下,那些年,中国平安掌握一定控制权的房企:

首先是碧桂园。2015年,平安人寿以每股2.816港元的价格认购碧桂园22.362亿股新股,持股约为9.9%,投资额约为62.95亿港元。认购完成后,中国平安将成为碧桂园第二大股东。

接着是旭辉控股。2017年,中国平安把投资的大手伸向了在港上市的内地房企——旭辉控股,以合计17%的占股比例,成为了旭辉的二股东。

还有融创。据披露,平安银行、平安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和平安保险集团,合计持有融创36.16%的股权。去年底,孙宏斌还曾说,“我得感谢平安银行,借我25亿增持,那个时候6.18元增持的,赚了150亿”。没想到,连一向大手笔接盘的“白衣骑士”孙宏斌,背后也站着更加财大气粗的金主——中国平安。

今年,轮到了华夏幸福

至此,中国平安执掌控制权的房企,已经达到4家,而且这4家都在中国地产top 20之列。

这还没完,剩下的16家,也全部都和平安系有过合作。

据楼市头条整理,它们的合作方式有以下几种:

共同开发。例如,平安和中海共同开发南京城南G43地块项目。今年3月,有消息称平安牵手万科、龙湖、保利联合开发成都高新一项目。

联合拿地。比如,2017年8月8日,万科+平安联合体以总价18.05亿元及高达44%的自持面积,获得北京海淀区翠湖科技园地块开发权。

股权投资。一个著名的案例是,2013年平安旗下平安创新曾以基石投资者身份持有绿地控股

9.91%股份,共12.06亿股,彼时认购价仅5.62元,总价共58亿元。

融资合作。例子有,2016年6月底,新城控股与平安银行合作成立产业基金,获得平安银行给予的100亿元意向性房地产项目投资额度。2014年,平安和恒大在地产永续债上进行了合作。今年3月,地产黑马阳光城与平安信托达成合作协议,拟就房地产项目投资、新型产业方向及其他资本项下投资开展全面合作,预计在2年内完成360亿资金合作规模。

原来,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宏大叙事里,中国平安才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精准的套利节奏

更让人为之惊叹的是,中国平安每次插足房企,都能精准地踩上房企股价低值的鼓点。

比如,2015年入股碧桂园时,平安就以每股仅2.816元的价格拿下。而此后,碧桂园开始全面发力,连续翻倍,销售登顶冠军榜,股价也连翻了5倍。

据大猫财经统计,截至7月11日,中国平安入股碧桂园,这笔交易浮盈222亿港元。

中国平安对旭辉这笔投资,也相当划算。据统计,这笔投资虽然时间还不到一年,但是中国平安账面已经浮盈42亿港元,收益率超过200%。

今年以来,房企融资万般受阻,照马总鹰隼般的目光,肯定早已感觉到了房企今年五行缺“钱”的气息。

知名财经自媒体大猫财经点评,平安这种金融大咖出手,一般的房企基本无力抵御这些金融资本的“入侵”,以前地产商包揽“投资商”、“建造商”和“运营商”三个角色,但未来这个体系会被瓦解,房企整合资源的优势不再,金融资本会拿走利润最后的一块,房企在金融资本面前也是弱势群体。

按照“趁你病要你命”的商界军规,接下来,估计马明哲还会沿着国泰人寿的路,一路狂奔。

据统计,

截至2017年末,平安银行投向房地产行业的贷款余额为1529亿元;平安集团的投资性房地产净值为472亿元,而公允价值达到771亿元。

1990年,台湾房价见顶,蔡万霖偃旗息鼓,国泰人寿的地产神话告一段落。那么,马明哲的地产篇章,下一节又将落笔何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