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第一個對外不平等條約,列強還搶著簽,看著真解氣!

清朝末年,清政府腐敗無能,列強對中國大肆瓜分,簽訂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百年屈辱,至今猶讓國人憤慨。正所謂弱國無外交,你弱誰都不會跟你講理,你強想訂什麼規定自己說了算。

曾有人就戲稱,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對外不平等條約,就是大熊貓租借條約,雖說有調侃之意,倒也符合事實。咱們就來說一說新中國的“熊貓租借條約”,“熊貓外交”是如何玩起的。

新中國第一個對外不平等條約,列強還搶著籤,看著真解氣!

眾所周知,大熊貓是中國國寶,全世界僅有中國有大熊貓,因熊貓模樣嬌俏,憨態可掬,且非常稀少,在全世界都颳起熊貓旋風。大熊貓生活在地球已有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全世界現存不足2000只,屬於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本是肉食動物,如今進化,主要以竹子為食,分佈在我國秦嶺地區。

西方人第一次發現大熊貓是在1869年,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神父在四川考察,發現了熊貓蹤跡。阿爾芒·戴維甚為驚奇,在當地獵人的配合下,抓到了一隻熊貓想運回國,不料運送途中熊貓死亡,阿爾芒·戴維將其製作成了標本。運回國後,引起轟動,西方人從未見過大熊貓,認為是新物種,於是根據其特徵定名為“貓熊”。

新中國第一個對外不平等條約,列強還搶著籤,看著真解氣!

各國探險家都開始來四川抓大熊貓,甚至美國總統羅斯福的2個兒子也跑來,還打死了一頭,製作成標本帶回美國,加上從中國人手中購得的,一時間眾多熊貓標本流向了全世界,不過卻無一人抓到活的熊貓。

1936年,美國服裝設計師露絲·哈克利斯,為了完成丈夫的遺願,和美籍華人楊昆廷跑到了四川,抓到一隻大熊貓幼崽,偷運回了美國,引起全美轟動,露絲·哈克利斯成為美國人的英雄,受到空前矚目和歡迎。熊貓幼崽被寄養在芝加哥布魯克菲爾德動物園,開園第一天,就吸引了4萬人參觀,盛況空前。

各種熊貓的衍生商品熱賣,熊貓引起西方人的狂熱,粉絲遍佈全球,絲毫不弱今天。不過這支熊貓只活了一年就死亡了。巨大的利益讓無數人看到了“錢景”,西方各國再次競相跑到中國捕捉大熊貓。從1936年到1941年,中國人忙著抗戰,僅美國一國就從四川抓了9只大熊貓,英國也抓回去6只。

當時的歐洲雖處於二戰時期,但熊貓的熱度始終不減,熱度帶來的是錢,又促使著西方人一波接一波的來到中國,抓捕大熊貓。當時的國民政府似乎對熊貓並不關心,抗戰勝利後,還和英國簽訂協議,讓英國一支200多人的隊伍深入四川抓捕熊貓,最後抓到一隻運回了國。

直到新中國成立,捕獵熊貓的情況才得以杜絕,隨著國外抓去的熊貓陸續死亡,此時的全世界又只有中國有了。50年代,鑑於當時各國對熊貓的熱度空前,中國的“熊貓外交”正式啟動,從1957年到1982年的26年間,中國共向9個國家贈送23只熊貓,分別是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蘇聯、朝鮮、墨西哥、西班牙。這一階段的大熊貓象徵的是外交。

到了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熊貓租借熱度空前,各國紛紛以科研繁殖的名義向中國租借大熊貓,這種租借名義上是科研,在當時來說,更多的考慮是利益,不管是出租方的中國還是借方,都從中獲得了大量好處,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熊貓管理的混亂。這一階段的大熊貓更像是出國做生意。

本世紀以來,熊貓租借才算真正做到以科研和繁殖為目的,因此熊貓租借變得相當嚴苛,也就是大家所調侃的不平等條約。如今向中國租借大熊貓的國家不但要經過層層篩選,包括租借的動物園的環境、該國的氣候,熊貓的口糧(竹子)是否合適,全部要逐條嚴審,過程可能要持續幾年甚至十幾年。

新中國第一個對外不平等條約,列強還搶著籤,看著真解氣!

除了高昂的租金外,所有租借出去的大熊貓所有權是中國的,熊貓生的幼崽在4歲之前必須還給中國,幼崽死亡要罰款,必須給大熊貓買保險,租借期間死亡的大熊貓,保險賠償歸中國動物園也要連帶賠償。另外要專門為熊貓種可口的竹子,如果當地竹子不好吃,熊貓寶寶不願吃的話,那就從中國進口。甚至熊貓過生日還要舉行抓周等中國傳統習俗。

總之,怎麼有利怎麼來,即便如此,各國還是趨之若鶩,什麼條件都得答應,比如法國為了租借成功,向中國提供氧化鈾,英格蘭也是簽了再生能源協議後順利租借成功的。甚至像南非,求了中國20年,也沒租借到熊貓,主要是南非氣候不太適合,但南非就是不死心,每年還在不停的申請。

難怪熊貓租借條約會被稱為中國第一個“對外不平等條約”了,即便如此,列強還搶著籤,看著真解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