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被道德綁架了嗎?

今天,你被道德綁架了嗎?

道德綁架

任教於威靈頓維多利亞大的哲學家凱勒(Simon Keller)曾經解釋過道德綁架的運作。首先,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德情境”(moral situation)。道德情境就是個人所擁有的義務、權利、在道德上被允許做的事情等等。舉例來說,每個人都有一定程度“不可見死不救”的義務,都有權利發表言論、信仰,都可以在一定範圍內選擇自己要從事怎樣的娛樂活動等等。

一些的義務、權利,會因為一個人的能力、工作、身邊的處境而改變。舉例來說,假如一個醫護人員,很可能對自己正在照顧、治療的病患有特殊的義務。任何人對自己的親屬,不論是晚輩、平輩、長輩,都可能有一定照護的義務。如果我們走在路上看到別人暈倒呼吸心跳停止,不應該見死不救,就算沒有義務施予幫助,也至少應該叫個救護車。

情境的改變會讓人負擔額外的義務(法律以外的義務),這使道德綁架成為可能:

醫院可以輕易地去剝削醫護人員,故意把班表拉長或者拒絕給付加班費,然後告訴醫護人員說“沒有其他人可以接手,你們不可以丟下病人啊”。這樣一方面可以省下不少支出費用,另一方面可以維持一定(但不見得多好)的醫療質量。

某些航空公司會說“服務旅客是空服人員的天職、本分,要多替旅客、公司著想”,然後以各種名義苛扣假期、薪水,或者要求員工在臺風天冒著生命危險出勤。

用人企業可能會更多的強調實習生對公司的義務,“公司給你機會和平臺,你要多為公司考慮”,然後在實習中突然減薪,以便節省開支費用。

我可以隨手把垃圾丟在別人的自行車籃子裡面,然後別人搞不好會覺得不可以亂丟垃圾,或者怕被別人看到自己亂丟垃圾,所以乖乖地把垃圾丟到垃圾桶內。

學校則“光榮”的壓榨老師,對老師講,馬上快高考了,晚上或週末要加幾節課程,作為老師,要多為學生的學習成績考慮,總之,以各種名義“無償”的讓老師加班加點。

……

在這些情境下,道德綁架的受害者往往除了必須承受內心的道德譴責,更必須承受來自社會的道德壓力。

今天,你被道德綁架了嗎?

道德綁架一個特別的地方,在於道德似乎獎勵綁架者,會替綁架者對被害者施壓,會協助綁架者得利,不論這些利益是金錢上的利益(如同醫院、學校、航空公司、用人單位等案例),或者時間與方便。但是這就沒辦法,道德義務就是道德義務,而有時候愈不要臉,便愈能欺壓安分守己的人

道德綁架的問題在哪裡?

道德綁架似乎很明顯在道德上有問題,但是問題出在哪裡?可能是帶來不好的後果,比方說壓縮了被害者的休息時間、給予他們較低的薪資等等。但是似乎不只是這樣,至少到最後病人得到照顧、學生得到了課程、乘客得到方便、垃圾都進了垃圾桶。凱勒主張,道德綁架的最大問題,在於藉由改變道德情境,不正義地分配了道德義務。有些事情該是別人自己去做的,或者別人必須出錢找其他的人做,但是經過了道德綁架,這些義務通通都堆在被害者的身上。

對待道德綁架的對策?

那怎樣回應道德綁架?就被害者的角度來說,似乎有一個方法,堅持拒絕:不理會道德綁架,即使做出道德上錯誤的事情在所不惜。如果我們清楚讓綁架者知道我們會拒絕,那麼綁架者就知道再怎麼綁架都沒用,以至於一開始就不會設法採取道德綁架。如此一來,即使我們準備好做錯事,我們實際上也不會做錯事,因為我們的堅持讓做錯事的情境不會發生。

當然,實際上拒絕沒道德綁架這麼簡單容易,而且帶有極大的風險。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我們真的講說我們會拒絕,但是綁架者還是照樣綁架,我們又得重新決定是否要真的拒絕。其次,綁架者往往擁有更龐大的社會與媒體資源,可以呼召社會民眾(網友)一起對被害者施壓。社會經常出現雙重標準,對有權有勢者輕輕放下,卻拿著放大鏡檢驗弱勢群體。此時,一旦弱勢真的拉倒,他們所承擔的代價遠超出有權有勢的人。如此一來,在社會民眾(網友)的“支持”下,綁架者往往“負擔”得起一而再再而三的綁架,但是弱勢團體“負擔”不起再三的拒絕。

今天,你被道德綁架了嗎?

這指向更關鍵的結構問題:為了讓被綁架者能堅持拒絕,社會民眾(網友)必須意識到道德綁架所伴隨的雙重標準。當醫院、學校、航空公司、亂丟垃圾的路人、用人企業進行道德綁架時,社會大眾至少要停止盲目地只譴責被綁架者。我們必須意識到是血汗醫院、學校、航空公司、用人企業等有權有勢的團體,在剝削、利用員工。我們更要認真思考怎樣停止當一個道德綁架的幫兇:抵制道德綁架的企業,並且唾棄協助道德綁架的機構、要求嚴格落實《勞動法》等等。唯有社會民眾停止譴責被害者,才有機會消除道德綁架。

今天,你被道德綁架了嗎?

有一點必須特別說明:道德綁架的成功與否不倚賴於被綁架者“實際上”是否有那些義務;只要被綁架者“相信”自己有那些義務就可以成功。特別指出這點,是因為我們並不相信在不給付薪資、加班費,或者排定合理班表、提供安全工作環境的前提下,員工真的對病患、乘客、消費者有義務。不過一個強調天職的社會似乎很容易逼迫員工相信自己有這種義務,而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社會民眾(網友)也很容易依據這種信念用道德的眼光去看待社會中的個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