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何不住乾清宫?养心殿一个决定改变香港?

大家都知道北京故宫在以前,是明、清两朝皇帝工作和居住的地方。按照原来的设计,位于位于中轴线北部的乾清宫作为皇帝的正式寝宫,明朝历任皇帝及清朝顺治、康熙两位皇帝都将乾清宫作为自己的寝宫。唯独雍正及之后清朝皇帝,却不住乾清宫,改住养心殿了。原因何在?

雍正为何不住乾清宫?养心殿一个决定改变香港?

雍正拒迁入正寝原因是房间太大?

养心殿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坐落在乾清宫边上。养心殿并不宽敞,在明朝,只是当作皇帝临时休息的场所。到了康熙当皇帝,就把养心殿改成制作宫廷用品的作坊。康熙驾崩后,停灵在乾清宫,为方便守孝,雍正就把养心殿清理出来,当作休息的地方。

雍正为何不住乾清宫?养心殿一个决定改变香港?

按照规例,皇帝守孝只需27天,但雍正为了标榜自己是个大孝子,决定像普通老百姓一样守孝三年。在接下来日子里,雍正依旧住在养心殿。据说因为他对乾清宫停过康熙和顺治的遗体而有心结,从而不愿搬到乾清宫居住。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养心殿面积较小,布局紧凑、功能齐全,符合雍正心目中的办公场所吧。这样可以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在不同房间中走动,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雍正为何不住乾清宫?养心殿一个决定改变香港?

三年守孝期结束后,雍正说:朕在养心殿办理政事,坐卧不离此处者三年,而三年内,每遇暑天,未有如此殿之凉者。从此正式将寝室搬到养心殿,凡办理庶政、召对、引见,一如乾清宫。此后历任清朝皇帝,也将养心殿作为起居及召见大臣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养心殿如何改变了香港的命运?

1839年,道光皇帝正是在养心殿与林则徐筹划禁烟方案,后授予林则徐钦差大臣一职负责禁烟。禁烟行动导致鸦片战争发生,大清国战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俗称“新界租约”),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以及200多个大小岛屿,租期99年。通过三个条约,英国共占有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总面积达1092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也就是现在整个香港地区的面积。

雍正为何不住乾清宫?养心殿一个决定改变香港?

1842年10月27日,英国代表砵甸乍(后成为首任港督)在香港发出告示,指香港乃不抽税之埠,准各国贸易,并尊重华人习惯,香港从此开埠成为自由港,从而改变香港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