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弱勝強,關於歷史上懸殊最大的戰役,你了解多少?

中國歷史上有不少以弱勝強的戰役,比如周滅商的牧野之戰、三國時期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而很少人知道這場強弱懸殊最大的以弱勝強的戰役——前秦與東晉之間的淝水之戰。

以弱勝強,關於歷史上懸殊最大的戰役,你瞭解多少?

淝水之戰,發生於公元383年,是東晉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併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前秦出兵伐晉,於淝水(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交戰,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

公元383年5月,荊州刺史桓衝率十萬荊州兵北上伐前秦進攻襄陽,牽制前秦軍,阻隔長江上游順流而下的前秦水軍,減輕長江下游地區前秦對東晉的壓力。8月,苻堅親自率領60萬步兵、27萬騎兵、3萬羽林郎南下。同時,他又派梓潼太守裴元略率領7萬水軍從巴蜀順流而下,直逼建康。謝安臨危受命,以謝石為前線大都督,謝玄為先鋒,並謝琰、桓伊等人,領8萬兵馬,分三路迎擊前秦軍。同年10月,苻融所部攻克壽陽,擒獲平虜將軍徐元喜等人。慕容垂攻下了鄖城。苻融進軍攻打胡彬退守的硤石。

11月,謝玄派譴勇將劉牢之攻打洛澗,揭開了淝水大戰的序幕。劉牢之以5千精兵奇襲秦軍,秦軍敗戰,主將梁成和其弟梁雲戰死,官兵爭先恐後地橫渡淮河逃命。,取得洛澗大捷,秦軍折損10名大將,5萬主力。洛澗大捷之後,晉軍士氣大振,乘勝追擊。謝石立刻率軍水陸並進,直抵淝水(今淝河,安徽壽縣南)東岸,在八公山邊紮下大營,與壽陽的秦軍隔岸對峙。苻堅和苻融登上壽春城頭,遙望淝水彼岸的晉軍,但見"部陣整齊,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憮然有懼色"。此時的符堅驕傲的心態有所收斂,便跟苻融說道:"晉兵是一支強大的勁旅,你怎麼說他們是弱軍呢?"("草木皆兵"的成語即是出自於此。)

以弱勝強,關於歷史上懸殊最大的戰役,你瞭解多少?

苻堅在五胡時代的幾位皇帝中,算是比較有做為的。公元357年他奪得帝位,此後,他重用漢人王猛輔佐,廢除苛政,整頓吏治,興修水利,加強軍備,從370到376年之間,前秦先後攻滅了前燕、前涼等國,統一了北方,國勢一時大振。在王猛去逝之前,一直阻止苻堅的南進政策,且勸苻堅不要攻擊東晉王朝,因為他認為前秦的國力雖比東晉強,但由於前秦剛剛才統一北方,時機未成熟,加上東晉有長江天險,南侵併非易事。但一心希望儘早統一中國的苻堅卻嗤之以鼻,認為自己擁有百萬大軍,區區長江不足為懼,長江南岸的幾萬晉軍又如何能與自己相抗衡,因此才有這段後來被稱之為"投鞭斷流"的驕傲言論。也就是這樣的性格,才有了淝水之戰的失敗。

淝水之戰的過程極其簡單。前秦軍高歌猛進,一舉攻下壽陽(今安徽壽縣)。此時的苻堅玩起當初曹操在荊州寫信勸降孫權一樣的把戲,派出東晉降將朱序去東晉大營向主將謝玄勸降。不料朱序是個臥底,跑去通風報信,叫謝玄抓緊時間狠狠打擊前秦的先頭部隊,一戰功成。

而謝玄派出的偏師劉牢之一部在洛澗大破前秦的步兵。於是謝玄派人向前秦大營傳話:"你們臨水列陣,這不是速戰速決的打法。你們往後退一退,讓我們的部隊過河,咱們一戰定輸贏!"這是典型的糊弄小孩的誑語。可偏偏苻堅就信了。面對眾將的反對,苻堅還給出自己的計策:"部隊只要稍稍後退,讓他們渡到一半時,我們用鐵騎踐踏而殺死他們,這樣沒有不能取勝的!"

以弱勝強,關於歷史上懸殊最大的戰役,你瞭解多少?

想的倒是挺好,但執行起來就出了大問題。數十萬大軍的指揮調度極為複雜。當後退的命令下達後,這支多民族多部落組成的部隊出現了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情形。沒有現代化的通訊設備,只能靠傳令兵口口相傳。先頭部隊一撤,對面的晉軍趕緊渡水衝鋒。前秦部隊的主動後撤變成潰敗了。前秦的主將苻融騎著馬想壓住陣腳,卻被撤退的士兵撞到馬下,一場紛亂中,苻融被晉軍追兵殺死。失去主帥,秦兵群龍無首,前鋒的潰逃引發後方部隊的驚慌。而後面的部隊還來不及組織防禦,朱序在秦軍陣後大叫:"前線的秦軍敗了!"。前秦部隊徹底亂了,隨後晉軍全力出擊,秦軍兵敗如山倒,苻堅本人也中箭負傷,秦軍沿途不敢停留,聽到"風聲鶴唳",都以為是晉軍追來。淝水一役,前秦軍隊被殲和逃散的共有70多萬。當初苻堅以"投鞭斷流"的豪語興師南侵,沒想到卻落得"風聲鶴唳"的慌軍潰逃而歸。就這樣,號稱的百萬大軍傾刻間灰飛煙滅。謝玄、謝琰和桓伊率領晉軍7萬戰勝了苻堅和苻融所統率的前秦15萬大軍,並陣斬苻融。


淝水之戰後,北方重新陷入分裂。鮮卑慕容垂乘亂而起,在東方建立了後燕政權。苻堅逃出長安後,被羌族首領姚萇所獲,並於385年10月16日被殺。趁前秦亂亡,羌族首領姚萇乘機在秦隴地區建立後秦政權,建都長安。直到439年,北魏拓跋部重新統一了黃河流域。

以弱勝強,關於歷史上懸殊最大的戰役,你瞭解多少?

淝水之戰的結果使東晉王朝的統治得到了穩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侵擾,為江南地區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機。從長期看,淝水之戰最重要的作用是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漢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續和發展,並且直接影響到了此後隋唐等統一王朝的精神實質。可以說淝水之戰保住了中華文化的核心部分並使之從"五胡亂華"後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機會。

以弱勝強,關於歷史上懸殊最大的戰役,你瞭解多少?

淝水之戰也成為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載入軍事史,對後世兵家的戰爭觀念和決戰思想產生著久遠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