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下个“调整论”,泸州老窖当“戏精”?

天上掉下个“调整论”,泸州老窖当“戏精”?

股市如戏,近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白酒板块,短短几天,就从公主变成“弃妇”。

6月13日,白酒板块指数摸高12211.28点,从本轮低点9512.48点一路上涨以来,板块涨幅超过20%,贵州茅台、五粮液、口子窖、顺鑫农业等多家公司股价翻倍,在大盘下跌背景下,“喝酒”俨然成为主流。

谁知,股市变脸比翻书还快,6月27日,酿酒板块暴跌3%以上,业绩刚刚报喜的顺鑫农业跌幅超过9%,多家公司股价跌幅超过3%。

天上掉下个“调整论”,泸州老窖当“戏精”?

凑巧的是,6月27日泸州老窖召开2017年度股东大会,作为白酒“四哥”,其提出“未来三年白酒可能是调整期”的“调整论”,在名酒企业中尚属首次。

不过,口称行业调整的泸州老窖,却制定了“能跑多快跑多快”的激进策略,同时押宝国窖1573,这是否“唱空做多”?

那么,白酒板块的“变脸”和“调整论”有无关系,泸州老窖是否有“演戏”嫌疑?

01

“未来三年调整” VS “好日子刚刚开始”

天上掉下个“调整论”,泸州老窖当“戏精”?

与茅台、五粮液、洋河对行业预判不同,6月27日的股东大会上,泸州老窖似乎为白酒拉响了“警报”。

在互动环节中,泸州老窖表示,“未来三年,可能是白酒行业调整期,是最考验企业行业的三年”。

首先,未来宏观经济是调整的三年;其次,白酒总消费量持续下降不可避免;第三,经济环境和消费者不确定性及变化性大。

据此泸州老窖表示:未来三年可能是白酒调整期,同时,这也给优秀的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市场机会。

2016年白酒回暖以来,提出“未来三年调整论”确是首创,这和茅台等看法完全不同。在5月24日茅台股东大会上,茅台集团掌舵人李保芳表示,“至于白酒行业的周期,我可以这样说,白酒行业的好日子刚刚开始,正处在上升周期”。他同时表示“白酒行业不会大企业一统天下,中国地大物博,白酒企业千差万别,很多地区酒有其无可取代的独特性优势。很多中小企业发展虽然艰难,但只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市场,也不会被淘汰出局。”

五粮液集团掌门人李曙光则认为,白酒行业未来有五大特点:一是白酒需求端的消费升级;二是高端白酒引领的本轮白酒产业回暖,将演变为更加激烈的品牌竞争,包括产区竞争和香型竞争,市场更加细分,行业更加分化。但行业共商共建共享的竞合理念将取代零和博弈的价值取向。

三是白酒产业新一轮大整合时代已经来临。四是创新成为系统工程。五是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因此,对于行业走势,泸州老窖和茅五判断有云泥之别。李保芳认为白酒“好日子刚刚开始”,李曙光更多传递出行业回暖“做多”信息,泸“老四”呢?似乎开始“唱空”。

02

“能跑多快跑多快”

老窖上演“唱空做多”

天上掉下个“调整论”,泸州老窖当“戏精”?

然而,诡异的是,言论上“唱空”,行动上泸州老窖却提出“能跑多快跑多快”。

在问答中,泸州老窖表示“回归行业前三这个目标早在2015年就已经定下。对于这个目标,泸州老窖是要在良性增长的基础上,能跑多快跑多快。”很显然,泸州老窖要对做大体量踩下“油门”。

为何一方面口称“未来三年行业调整”,另一方面却“能跑多快跑多快”,泸州老窖是否“言行不一”?

首先,泸州老窖目前白酒行业“老四”的位置比较尴尬,2010年来不仅被洋河超越,近年双方距离并没有缩小的趋势。

天上掉下个“调整论”,泸州老窖当“戏精”?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白酒回暖的2016和2017年,泸州老窖和洋河的营收及利润指标,基本维持了90亿和40亿左右差距。

其次,紧随泸州老窖的古井贡,追赶脚步之声可闻。2017年,古井贡营收增幅低于泸州老窖4.7%,净利润增幅却超过对方近7.8%,2018年7月2日古井预告,2018年半年报业绩再次大增。

天上掉下个“调整论”,泸州老窖当“戏精”?

第三,2017年泸州老窖国窖1573销售46.48亿元(财务口径),在营收中占比44.7%,可以说成为其增长的火车头。而公司中低档价位产品是下滑的,根据“国窖1573”未来三年发展规划,2020年高端酒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在销量上要达到2万吨以上。但是,“国窖1573”只能在百年以上窖池生产,根据2015年公司对外披露的数据,“国窖1573”的基酒产能约为3000吨/年。问答环节中有提问“国窖1573每年产量极限5000吨,如何通过技改解决?”泸州老窖也表示,为了体现稀缺性,达到20000吨也比较困难。

因此,泸州老窖未来“能跑多快跑多快”,很大程度看国窖。这和茅台、五粮液飞天、普五价升量增,系列酒跟上;以及洋河海、天、梦均衡发展差别较大。而超高端产品对宏观经济反映较为敏感,泸州老窖提出“未来三年调整”,是否有提前“未雨绸缪”考虑的因素?

03

“戏精” OR生存智慧

天上掉下个“调整论”,泸州老窖当“戏精”?

在有“酒城”之称的泸州,泸州老窖的兴衰,对城市的支撑作用举足轻重。

6月25日,泸州市在《泸州市千亿白酒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提出,未来三年,将围绕建设优质白酒品牌聚集区,全力打造泸州老窖、郎酒、川酒集团三大龙头,到2020年,全市白酒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

其中,泸州老窖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亿元,力争达到300亿元;郎酒成功上市,主营业务突破200亿元;川酒集团不断发展壮大,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

2017年.泸州老窖股份公司营收103.95亿,如三年营收增长保持在25%,则可以实现200亿的目标,而2017年,泸州老窖营收同比增长20.5%,增速尚未“达标”。

天上掉下个“调整论”,泸州老窖当“戏精”?

因此,泸州老窖提出“能跑多快跑多快”,是否是为了对应泸州市200亿目标这一“最低消费”?

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唱空做多”逻辑就很好理解,既然白酒“未来三年调整”,显然外部市场并不支持高速发展,在“宏观疲弱、酒类消费下降、市场不利的大环境下”,企业年均增长25%,岂不是一个很艰巨、很有挑战性的任务?

高,高,实在是高。提出“未来三年调整”,先为市场疲弱打下了基调,“能跑多快跑多快”则旗帜鲜明表明了态度,可谓进退有据,作为泸州市国企支柱,泸州老窖左右逢源。

看来,“唱空做多”也是一种智慧。显然,6月27日白酒板块大跌和泸州老窖提出“白酒调整”毫无关系,做出这种判断,属于不懂政治经济学。

股市如戏,看来经营企业,有时也需要“懂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