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旅長治,第十二站,沁源縣——靈山秀水,沁河之源

山旅長治,第十二站,沁源縣——靈山秀水,沁河之源

沁源縣因在沁河之源而得名。

沁源縣地處太嶽山東麓。歷史悠久,文物古蹟眾多,有古遺址16處,古建築46處,石刻14處,共76處。其中古建築有明清時期的聖壽寺,清代的文昌樓;古文化遺址有商周時期的陽城遺址;石刻則包括隋代的石窟造像和南北朝的摩崖造像等。

資源富集 物華天寶

沁源縣境內森林茂密,牧坡廣闊,全縣森林面積22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6.7%,居全省之首,是全國“油松之鄉”、天然林保護重點縣、山西省東山用材林基地縣。境內有連片牧坡72萬畝,牧坡累計總面積136萬畝。

山旅長治,第十二站,沁源縣——靈山秀水,沁河之源

山旅長治,第十二站,沁源縣——靈山秀水,沁河之源

境內動植物資源豐富,共有種子植物800餘種、蕨類植物30餘種,苔蘚植物10餘種、大型真菌40餘種。有野生陸棲脊椎動物200餘種,有昆蟲700餘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黑鸛、褐馬雞、金雕等6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鴛鴦、鳶、蒼鷹、雀鷹、林麝等25種。

山旅長治,第十二站,沁源縣——靈山秀水,沁河之源

靈空山位於沁源縣西部山區,屬太嶽山脈,北接石膏山,西依霍山,南近黃梁山,東連老爺山和雲夢山脈,地勢西高東低,呈南北走向,總面積300餘平方公里。境內群峰疊翠,古松參天,危崖壁立,怪石崢嶸,巖洞幽深,潭泉映月,花鳥遍野,佛殿軒昂。由於其自然環境基本保持了原始的生態,風光秀美,遠離鬧市,至今仍是一塊藍天碧水的淨土,走進靈空山如踏入世外桃源。

山旅長治,第十二站,沁源縣——靈山秀水,沁河之源

靈空山風景區早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已是山西省內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旅遊區之一,又是太嶽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重點遊園區和自然保護區。靈空山景區以其壯美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獨具特色的龍文化與佛教文化,吸引著國內外遊客,保持著自身古老的韻味和青春的活力。

聖壽寺

山旅長治,第十二站,沁源縣——靈山秀水,沁河之源

在靈空山山腰,有一塊平臺地,古老的聖壽寺就坐落在這裡。據史籍記載,唐懿宗第四子李侃,因黃巢起義,避難到此,削髮為僧。這位皇太子死後,被封為“先師菩薩”。唐景福二年建先師禪院,宋端拱二年賜額“聖壽寺”,相沿至今。由於歷代的增補修繕,聖壽寺的現存殿宇經不是唐代原建築了。但其規模之大,建造之巧,仍然是一處較有價值的寺廟建築群。

九杆旗

山旅長治,第十二站,沁源縣——靈山秀水,沁河之源

聖壽寺後的鬚眉山頂,生長著一株體態巨大的油松。它由一根主幹派生九根直指天空的枝幹,聚擁而立,如同旗杆簇立成林,“九杆旗”由此得名。“九杆旗”樹高50米,主幹直徑1.6米,冠幅70餘平方米,樹齡800餘年。堪稱華北油松之王。2004年6月,上海大世界吉尼斯將其載入世界紀錄,稱“最大油松”。“九杆旗”已成為靈空山的標誌。

巒橋與仙橋

山旅長治,第十二站,沁源縣——靈山秀水,沁河之源

早在明清時,古人就將仙橋與巒橋並稱為“靈空十景”之一。

巒橋架設在聖壽寺西50米處南北對峙、溝面狹窄的懸崖之上,橫跨南北兩山,是一座杆欄式疊架橋樑與歇山頂單元長廊建築組成的明代古橋。橋面距河谷地面13米,橋長15米、寬4米。據聖壽寺碑文記載,巒橋修建不晚於明代中期。是迄今國內保存最完好、年代最古老的木結構古橋珍品之一。

仙橋位於聖壽寺東500米處的深山之中。原為單拱石橋之上,建磚木結構單簷棚式長廊三間,建築年代為明代早期,確切時間不詳。1988年,將其改為雙重簷長廊風雨橋,原石拱橋未維修,但仍然堅固無損。

東鐘樓

山旅長治,第十二站,沁源縣——靈山秀水,沁河之源

聖壽寺之東約2公里一處最高的山峰上,建有一座鐘樓,名為東鐘樓。東鐘樓是一座四柱涼亭建築。丹柱四立,四角挑起,內懸一口大鐘,頗為雅緻。古人有詩曰:“有客至東峰,危樓依古松,欲通山寺信,先遞數聲鍾。”道出了鐘樓之妙用。東鐘樓大約創建於明初,1985年修復聖壽寺古建築群時,維修過東鐘樓瓦頂,並重施彩繪。

淨身窯

山旅長治,第十二站,沁源縣——靈山秀水,沁河之源

淨身窯是靈空山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唐代遺存。此窯坐北向南,距地面約15米,窯內面積12平方米,高約2.5米。窯內壁上有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所鑿摩崖石刻造像5區。其後壁為四方佛,均為一佛二弟子。東側刻有身騎獅子的文殊菩薩浮雕造像。據碑文記載,窯內曾供有先師菩薩肉身包骨真像,但已不存在。1988年,於淨身窯重塑先師菩薩泥塑像供香客供奉膜拜。淨身窯鑿於半崖之間,象徵超脫塵世、脫離苦海,寓六根清淨之意。

花坡

山旅長治,第十二站,沁源縣——靈山秀水,沁河之源

之所以被稱為花坡,最著名的和最有特色的就是它的花。一面面舒緩起伏的山坡上,綠草如茵,繁花似錦,紅色的、粉色的、黃色的……五顏六色的各種不知名的爛漫山花在這裡匯聚,幾乎看不到裸露的泥土。空氣中到處瀰漫著醉人的花香,因為地廣人稀,所以這裡的各種不知名的鳥總把每一個光臨這裡的人看作是尊貴的客人,它們熱情地招呼著你,簇擁著你,為你引吭高歌,為你翩翩起舞……山風徐來,花枝招展,隨風搖曳,遠處山坡的邊線上,一簇簇的白色在遊移著,那是放牧的羊群。

山旅長治,第十二站,沁源縣——靈山秀水,沁河之源

生活在這兒的羊群應該是令人羨慕的,它們遠離塵世,過著悠閒的原始的遊牧生活,絲毫也不用為世間的複雜和多變而困擾,也不用為仕途和前途而擔心。

革命老區 紅色搖籃

太嶽軍區司令部舊址

太嶽軍區正式成立於1940年6月7日。是根據朱總司令指示,決死一縱隊在晉東南開闢抗日根據地。由386旅旅長陳賡任司令員,王新亭任政委,周希漢任參謀長,蘇精成任政治部主任。軍區歸屬129師指揮,下設3個軍分區。

山旅長治,第十二站,沁源縣——靈山秀水,沁河之源

軍區成立伊始,司令部駐於閆寨崔家大院。1940年11月18日,日軍第41師團,36師團和獨立混戰旅團各部7000餘人對沁源進行了第一次掃蕩後,閆寨成為一片廢墟。太嶽區領導號召軍民挖窯洞安居,繼續戰鬥。軍區黨政軍領導親自動手,帶領官兵打土窯洞達170餘孔,舊址現存的土窯就是當年挖成的。1944年秋司政機關南撤。1986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旅長治,第十二站,沁源縣——靈山秀水,沁河之源

傳統戲曲 歷史文化

沁源秧歌是一種傳統戲曲劇種,在沁源小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歌舞小戲,形成於抗日戰爭時期。當時,沁源縣是太嶽區(晉冀魯豫所屬軍區)的中心,該縣的“綠茵劇團”,經常利用沁源一帶的小調編演秧歌劇,宣傳抗日,教育群眾,受到廣大軍民的喜愛,因而用沁源小調編演秧歌劇的活動遂逐漸普及起來,群眾也逐漸習慣地把它稱之為“沁源秧歌”了,“綠茵劇團”也被呼為“沁源秧歌劇團”了。

山旅長治,第十二站,沁源縣——靈山秀水,沁河之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