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上市或許要「涼涼」?

近日,阿里巴巴和星巴克宣佈達成全面戰略合作,預示著星巴克正式擁抱餓了麼放棄美團,也就在這個時間前後,美團也在加緊二選一的步伐。

有報料稱美團已於7月16日陸續關閉銀盒寶成、辰森等服務商的服務接口,這批被關閉的服務商大多與其他外賣APP有著深度合作。這意味著美團又逼迫商家“二選一”。據天浩瞭解,這已是美團今年發動的第三次二選一行動。

美團上市或許要“涼涼”?

互聯網巨頭壟斷思維催生二選一,此前也有微信與支付寶支付二選一、電商促銷節時天貓、京東二選一等事例,這種帶有明顯競爭色彩的二選一行動已不再新鮮。

但像美團今年這樣頻繁發動二選一行動尚是空前的。財大氣粗的阿里近兩年頻頻投資餐飲頭部連鎖巨頭,前有肯德基,後有星巴克,相信此後阿里還將有新動作。作為獨角獸裡的“青年人”,美團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

還記得,2011年5月,王興在接受採訪時談到“開放”話題,他認為 “開放也是為了賺更多的錢,不開放也是為了賺更多的錢。”如今,七年過去,美團在港交所提交招股書,然而上市仍然還沒有下文。在阿里圍獵餐飲頭部巨頭的行動中,美團今年上市或許又要“黃”了。

2018美團的二選一年

早在今年春節期間,美團逼迫商家在美團和餓了麼之間二選一。當時就有商家爆料美團要求店家關閉在餓了麼的店鋪,必須做美團獨家商戶,此舉曾引發商家們廣泛熱議,不少網友紛紛留言吐槽,稱自家店因為上了餓了麼,美團外賣竟然直接把門店給隱藏了,告知其必須下架餓了麼。

也有網友透露美團將要對非獨家商戶收取25個到30點的抽成,這完全屬於變相脅迫。對於想要入駐多方外賣平臺增加自身門店銷量的店家來講,美團要求商家在美團和餓了麼之間二選一的行為,無異於晴天霹靂。

美團不僅針對餓了麼,今年4 月初,當滴滴外賣開始在無錫上線時,美團就被曝出要求商家在進駐平臺時 “二選一”,否則會被 “封殺”。對此,無錫市工商局還曾就該現象約談了美團、餓了麼和滴滴三家平臺,明確提出不得采取限制平臺經營者二選一等有違市場公平競爭行為,要求停止涉嫌不正當競爭和壟斷的違法行為,主動協助執法部門展開相關執法調查以及對自己的經營行為自查自糾,三方混戰這才作罷。

隨著今年國內多家互聯網公司紛紛上市,例如虎牙、B站、愛奇藝、小米、映客、獵聘等公司都在港股或美股登陸,甚至連成立才三年的拼多多都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了。相比之下更缺錢、缺時間的美團更加著急,頻繁的二選一的背後,王興的焦慮躍然紙上。

“故作”鎮定下的資金危機

拼多多上市後陷入當年趣分期一樣的輿論危機中,美團點評CEO王興卻悠然的在社交媒體上發言:“如此多的人都在質疑著拼多多,但是卻忘記了當時的淘寶是如何起家的,這說明現在這個社會有多麼的健忘。”

王興為拼多多解圍的同時還不忘踩一把淘寶,看似有閒情雅緻為“兄弟公司(同是騰訊系)”發聲,但更多的原因還是要發洩對阿里的不滿。如果論成立時間和資本壓力,美團相比今年其他上市公司IPO更為迫切,王興還有時間在社交媒體發聲,讓人不禁猜想,王興的“悠閒”或許是因為美團上市已經停滯。

去年王興曾在媒體面前振振有詞地說如果美團上市,估值怎麼也得1000億美元,並和雷軍一樣聲稱“上市很遠”。今年王興的態度發生重大轉變,6月份,美團點評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估值600億美元,據媒體披露,後來美團IPO估值區間下調到350-400億美元,這可能是美團現在不再重提上市的原因。

從目前的消息來看,美團上市的估值都與王興之前說的1000億美元相差甚遠。畢竟美團幾乎是和中國整個互聯網為敵,外賣業務對手有餓了麼,生活服務業務有口碑、糯米,酒店業務有攜程、去哪兒,如果把發展並不順利的出行業務也算上,滴滴也成了美團要幹掉的“敵人”。

樹敵如此之多,每個業務線美團都沒能夠達到八成以上的統治佔比,王興的畫餅吸引力越來越小。

據界面新聞報道,6 月 25 日,美團正式在港交提交的招股書,數據顯示,美團的營業收入2015年至2017年分別實現40億元、130億元、3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3.2%、161.2%,三年收入增長超過七倍。但快速的營收增長沒能完全阻止美團的虧損狀況。招股書顯示,美團點評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分別錄得虧損105億元、58億元及190億元。經調整EBITDA分別為淨虧損59億元、54億元、29億元。也就是說,現在的美團極度缺錢。

根據2017年5月美團官方公佈的30億美元現金流儲備,再加上新一輪40億美元融資,美團的資金儲備為70億美元,但由於佈局打車、收購摩拜、戰略投資、燒錢做外賣等,到2018年4月底,美團賬上能用的還剩34億美金。按照此前的燒錢補貼力度,也就勉強能再撐一年。

不難發現,在資金面臨困境的情況下美團的面前只剩上市一條路。美團可能已經到了必須上市的階段,因為目前國內知名的投資方基本都投過美團。但燒了這麼多錢,各個業務線都沒達到壟斷的地步,美團還能再靠融錢戰鬥下去嗎?

此時此刻的美團就是一隻貪吃的巨獸,國內這些大大小小的投資機構,能滿足美團資本需求的已經屈指可數。美團只有通過上市維持資金鍊這一條路。今年頻繁二選一背後,更像美團為了擴大市場佔比的一種激進的排他競爭手段。而阿里拿下星巴克,顯然給了美團當頭一棒。

強敵餓了麼動作頻頻,美團今年上市要黃?

就在美團要上市的關口,餓了麼又一次拿出重金來“搗亂”。據路透社報道,為了應對外賣市場越發激烈的競爭,餓了麼今年夏天將每月投入10億元人民幣用於補貼和營銷。餓了麼CEO王磊表示,將在今年7月至9月期間花費30億元人民幣,希望將其市場份額提升到50%以上。

不止如此,據媒體報道,8月1日起,手機淘寶App首頁的“外賣”入口切換為了“餓了麼外賣”,這使得餓了麼成為手淘首頁10個默認入口之一,標誌著其再次加快融入阿里新零售生態的步伐。

美團上市或許要“涼涼”?

8月2日,星巴克咖啡公司與阿里巴巴集團在上海共同宣佈達成全方位深度戰略合作,合作內容涉及阿里巴巴旗下餓了麼、盒馬、淘寶、支付寶、天貓、口碑等多個業務線,星巴克將於9月中旬上線的外賣業務,都由餓了麼提供配送服務。

在美團加緊上市的路上,勁敵餓了麼動作頻頻,不僅拿出30億和美團搶佔市場,更依託阿里巴巴的生態系統,在淘寶入口接入餓了麼外賣以及和星巴克展開深度戰略合作,種種動作都在不斷地稀釋美團在資本市場的想象空間,這對於一家要“自給自足”的老創業公司而言,並不是什麼好事。

不可否認,上市的確能解決美團現在面臨的資金困境,但和美團有競爭關係的對手都不會讓其IPO之路過於輕鬆,而考慮小米、映客、拼多多目前股價都處在低迷狀態,外界環境對美團越來越不友好。

美團在今年接二連三推出二選一行動,飽受商家詬病,更引發工商部門的約談。此前小米上市當日即遭到破發,隨後幾日股價連續大漲。8月3日小米股價再次遇到震盪,最低跌至16.96港元,再度跌破17港元發行價。美團若流血上市情況或要比小米更糟糕。

在阿里咄咄逼人的攻勢下,以及小米、映客、拼多多股市看衰下,如果堅持IPO美團很難避免流血上市的結局,也許今年的美團又將再一次放棄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