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反間諜行動探析:尤里·帕夫洛夫間諜案(一)

俄羅斯反間諜行動探析:尤里·帕夫洛夫間諜案(一)

尤里·帕夫洛夫1934年生於俄羅斯,前蘇聯核物理工程師,帕夫洛夫對自己的生活、工作非常不滿意,其在50年代曾做過一項研究,就是利用核爆炸的辦法制造人造金剛石,但由於造價高昂而被否決,但帕夫洛夫一直未曾放棄,期望憑藉這一研究有朝一日獲得諾貝爾獎,因此,帕夫洛夫被德國、美國情報機關趁虛而入,一步步走向了間諜之路。

尤里·帕夫洛夫是蘇聯一名核物理工程師,雖不是蘇聯核研究方面最機密部門的工作人員,但他的工作部門以及他所能接觸和知道的材料,很得西方政府看重。

1960年,帕夫洛夫大學畢業後,到經常航行在遠東地區的蘇聯一般科學考察船工作。但是,由於長年生活在海上,生活枯燥無味,工作也極簡單機械,且工資又比較低,於是,帕夫洛夫想辦法辭去了船上的工作,來到大城市列寧格勒。

帕夫洛夫自視甚高,他認為自己在專業上極有潛力,因此在挑選職業時,他低不就高不攀,經過一番周折,才終於在列寧格勒的一個國防企業中找到了工作。

這份工作不僅工資相當高,而且與他自己的專業也極對口。由於帕夫洛夫就職的是一個國防企業,因而在工作時,企業讓他簽了一份保密文件,保證不把本企業的機密洩露給任何人。

到1969年,帕夫洛夫又離開了這家國防企業,到蘇聯航海船舶登記處工作,這是一種升遷,是對他出色工作的讚賞。

帕夫洛夫也確實是一個業務能力極強的專業工作人員,到航海船舶登記處工作後,隨著歲月的流逝,帕夫洛夫逐漸成為登記處裡進行核檢查的中心人物之一。

作為一個出色的核專家,帕夫洛夫多次應邀到國外出差,參加國際專業會議。

幾次出國之後,帕夫洛夫原先多少有一點的滿足感消失了,他感到自己工作的這個機構的範圍實在太小了。而他的願望是很高的,他覺得自己完全應該成為一個全世界公認的一流核物理學家。

要成為世界公認的數一數二的核專家,那只有想辦法獲諾貝爾獎。要獲得諾貝爾獎,那自然得拿出驚人的學術成果。從目前帕夫洛夫工作的機構來看,要從事核物理方面最尖端的研究是完全不可能的。帕夫洛夫曾經設想過用核爆炸法制造金剛石,並制訂出了具體實施方案。

但是,這個方案被權威機構以不切實際而被否定了。現在,他又想起了這個方案,覺得這個方案在蘇聯得不到支持,如果拿到西方某一個發達國家,在他們強大的財力支持下,或許能取得成功。

一旦成功,諾貝爾獎不也近在咫尺了嗎?為此,可愛的核專家帕夫洛夫設想了種種可能性。

1981年,帕夫洛夫從蘇聯航海船舶登記處調到蘇聯南北極地質研究所,這為帕夫洛夫實現他奇特大膽的設想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因為帕夫洛夫到這個研究所後,得經常出航研究,而船又經常在各個西方國家停靠。

1981年10月,帕夫洛夫乘坐的”維澤教授”號科學考察船在挪威的奧勃松港靠了岸。

由於需要補充燃料和給養,在停靠期間,船上幾乎所有的工作人員都上了岸,帕夫洛夫也上了岸。

當然,他上岸的目的不是為了觀光或購物,他是要寄封信。這是封用英文寫的、寄給聯邦德國人的一封信。

帕夫洛夫之所以考慮聯邦德國,是因為一則在他所進行的科研計劃中,他有可能直接去聯邦德國;二是聯邦德國乃歐洲大地上最富有的國家;三是美國實在太令人敏感,大多數蘇聯人都認為尋求美國人的幫助即意味著叛國。帕夫洛夫不想冒這麼大的風險,也不想被人視為叛國。

這封信是這樣寫的:我叫尤里·帕夫洛夫,是一個核物理學家,我研究出了人工生產金剛石的方法。由於我們國家不給我貸款做試驗,因此我想到西方去,在西方國家持別是貴國尋求支持。

五個月後,我將坐我國”維澤教授”號考察船在漢堡上岸,上岸時,我穿一件深灰色舊大衣,頭戴針織毛線帽子,右手拿一本摺疊起來的綠色雜誌。希望那時貴國能給以明確答覆。

信封上寫著:挪威,奧勒松,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領事館。

帕夫洛夫在奧勒松市郵政總局把信投寄了出去。

圖片來源及參考文獻:

克格勃(KGB)解密檔案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解密檔案

國紀萬象信息情報研究院資料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