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續集」票房大戰,只有這一部燃了所有人

2018狗年電影春節檔,又是一個票房爆炸的“里程碑”黃金檔期。

截止2018年2月21日大年初六19時,春節檔實時累計票房已超過55億元,遠超預期。去年檔期總票房收入“僅”33億元。

僅上映6天,三部電影票房站上10億檔,分別是《唐人街探案2》18.93億;《捉妖記2》16.98億;《紅海行動》11.95億。《西遊記女兒國》已經掉隊,但也有6億進賬。感謝我們生在這個電影繁華的年代。

春節檔“續集”票房大戰,只有這一部燃了所有人

春節檔三強大年初六“成績單”

票房大戰硝煙並未散盡,那麼,對電影本身來說

喧囂之後有哪些作品能沉澱下來呢?

小編把雙手票都投給愛國軍事題材電影——《紅海行動》

先來看一下排名前三電影的豆瓣評分:《捉妖記2》相較於第一部的6.7,第二部胡巴只剩下賣萌,劇情更像前言不搭後語的“番外篇”,明顯處於一個不及格的分數;《唐人街探案2》與第一部7.4相比,陳思成和王寶強的“唐探宇宙”保持了較高的搞笑水準,不過在破案的硬邏輯上有了明顯退步;對於春節檔期這樣一個閤家歡的大票房環境,湄公河行動“續作”《紅海行動》的口碑就顯得有些“恐怖”了。

春節檔“續集”票房大戰,只有這一部燃了所有人

票房三強的豆瓣評分

評分個別時候還會受到一些“場外因素”的影響,但市場是不會騙人的:相較於上映第一天排片僅佔11.4%的窘況,紅海行動的排片已經逐漸逆襲到27.6%。

春節檔“續集”票房大戰,只有這一部燃了所有人

紅海行動

憑什麼《紅海》能立住?繞不開四個因素:

情懷、真實、尷尬、人物

一、《戰狼2》的旗幟,繼續在觀眾心中飄揚

2017年暑期現象級電影《戰狼2》點燃了全國觀眾的愛國主義熱情。50億票房的神話甚至被認為是中國電影票房的天花板。但國內觀眾的“家國情懷”的巨大潛力明顯被電影市場低估了。

春節檔“續集”票房大戰,只有這一部燃了所有人

戰狼2的成功被認為是不可複製的

相對於《戰狼2》的個人英雄主義,《紅海行動》對於愛國情懷的渲染是直接的,更是隱忍的

與冷鋒揮舞國旗穿越交戰區的熱血相比,《紅海》早撤僑事件本身並沒與花太多筆墨,而是更加側重表現蛟龍特戰小隊戰術執行力,護航艦隊的戰力投送,戰爭本身的殘酷。後者更客觀、更實際、更真實,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過度的**主義就容易走進種族主義、民粹主義的誤區。

春節檔“續集”票房大戰,只有這一部燃了所有人

《紅海行動》的愛國情懷更“接地氣”

回到電影本身,《紅海行動》作為《湄公河行動》的續作,很好的接過了《戰狼2》的槍,讓愛國主義的熱情持久的燃燒下去。小編看好《紅海行動》像《戰狼2》作為愛國題材教育片延期上映。

二、《紅海》用“最真實”的戰爭場景來呼籲和平

好的戰爭題材電影都是呼籲“止戰”的:《黑鷹墜落》是對美國政府本身中東政策的反思;《血戰鋼鋸嶺》主角為了信仰堅決不開槍;《戰爭之王》國家機器操縱下的軍火商家破人亡;就連國產禁片《鬼子來了》、《我不是王毛》也是透過民眾自己的愚昧反襯戰爭的殘酷。

紅海是血腥的:電影開始貨輪一戰上來就是子彈爆頭,到巷戰的斷腿特寫,到山谷狙擊戰的燒焦屍體,到解救人質時特戰隊員被炸的手臂缺失。阻擋《紅海行動》票房進一步提升的因素可能就是“少兒不宜”了。

春節檔“續集”票房大戰,只有這一部燃了所有人

《紅海行動》能過審上映簡直奇蹟

林超賢的爆破戲從頭到尾,護衛艦、兩棲登陸艦、無人機、近防炮、主艦炮、汽車炸彈、PRG、毒刺便攜式防空導彈、C130大力神運輸機、UH-1多功能戰地直升機、M60A3坦克、反應裝甲、SA330美洲豹,還有最後出現的遼寧號航母編隊、飛鯊艦載機真是看的小編腎上腺素爆棚、欲罷不能哈。(影迷朋友如果有興趣,小編單開一貼說說片中的軍事裝備哈)

春節檔“續集”票房大戰,只有這一部燃了所有人

《紅海行動》中叛軍武裝分子

如果《紅海行動》只用血漿來吸引觀眾眼球,也不免像恐怖片中的血漿大戰落了俗套。裡面穿插的:恐怖分子抓住平民做汽車人肉炸彈,叛軍攻佔村莊殺光所有男性,反派軍事素質過硬坦克大戰有來有回等情節,都讓觀眾跟進一步接觸到戰爭的細節和真實。就像蛟龍小隊新人在戰場上的噁心與不適,珍惜和平才是電影要告訴我們的事情。

三、對待國產片——觀眾最大的心病還是怕“自家孩子”尷尬

國家富強了,有些領域比較國外甚至都會超過,但是“國外月亮圓”思想留下的慣性後遺症還是困擾了國人。對於國產電影,就是各種嚴苛的吐槽了。

舉個栗子:

有人吐槽國產影視劇演員一張口唱歌,自帶混響和電音,其實最近阿米爾汗的《神秘巨星》豈不是一樣?為什麼沒人吐槽?

舉第2個栗子:

國內觀眾多吐槽國內流量明星的面癱演技,那各位親就確定這不是受了南韓一些長腿歐巴的傳染?

栗子還很多,足夠炒一鍋。春節伙食好,還是不吃了。

觀眾一看到國產電影裡的情節尷尬了,立馬開罵,生怕他國友人認為自己和電影裡的演員是一國人。

至於嗎?不過大多數情況小編也是這種情況……(尷尬)

《紅海行動》,情節上的尷尬有,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其一尷尬:海清剛出場時的chinglish確實有點讓小編尷尬,因為手鍊斷掉躲過炸彈暗殺也顯得過於“玄學”了,但從頭看到尾,印象最深還是剛從土裡拖出來時候的灰頭土臉,還有聽到助理被殺之後的嚎啕大哭。

其二尷尬:新狙擊手初來乍到,對與其配合的觀察員冷嘲熱諷,如處理不好,單純為了耍帥而甩帥,就成了電影的敗筆,不過後續兩人戰術上的配合成為電影最大的亮點之一。

春節檔“續集”票房大戰,只有這一部燃了所有人

沙漠玫瑰海清

春節檔“續集”票房大戰,只有這一部燃了所有人

狙擊2人組配合默契表現神勇

林超賢除了導的好,作為本片編劇,還是下了功夫的,沒有哪個情節讓觀眾尷尬到起雞皮疙瘩。

四、人物立住了,電影也就成了

電影想表達的情懷主題是“大道”,人物的描繪才是“根本”。如果一部電影連人物形象都立不住,都不鮮明,那DOTA名言的後半句送給你:

“近戰不出狂戰斧,不如回家賣紅薯”。

國產主旋律電影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情懷、不在於投資、不在於特效。最根本的原因在於:

你描繪的是死板的臉譜,不是活的人物

《紅海行動》做的很好嗎?小編認為也不夠好,不過比其他主旋律電影要好太多太多。

春節檔“續集”票房大戰,只有這一部燃了所有人

電影中的“情侶”佟莉和石頭

一開始佟莉“調戲”石頭疼就吃糖的情節,還是略有尷尬的,不過最後石頭犧牲,佟莉雙手哆嗦喂石頭吃糖的時候,小編淚珠在眼裡徘徊了。石頭犧牲將兩人之間埋的“愛情”的暗線給抽了出來,雖然缺了一些必要的呼應。但兩個人的角色都明晰了,讓觀眾看到了軍事素養的同時,看到特種兵本身的柔情。

前文提到的新到狙擊手顧順與狙擊觀察員李懂之間的摩擦,到後續的兮兮相惜也讓觀眾體會到了彼此的溝通和成長,而不是一個個的戰神,戰無不勝的圖騰。

春節檔“續集”票房大戰,只有這一部燃了所有人

狙擊手-黃景瑜

春節檔“續集”票房大戰,只有這一部燃了所有人

《紅海行動》坦克大戰精彩紛呈

寫在最後,《紅海行動》能不能複製《戰狼2》的票房神話,這個話題還為時尚早,畢竟同期上映的電影還有《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需要追趕。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紅海行動》對國產軍事主旋律電影的里程碑似的意義:

在充足的資本投入、過硬的資源協調、澎湃的愛國主義宣貫的基礎上,電影劇本劇情的打磨、人物的刻畫、情感的抑揚等方面的探索和進步。我們的軍事大電影距離國外的頂尖水平還有差距,但欣慰的是,我們終於有作品可以“望”其項背了。

春節檔“續集”票房大戰,只有這一部燃了所有人

國外有《黑鷹墜落》我們有《紅海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