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的仁體現在哪些方面?如何看待《清平樂》中的宋仁宗?

小青峰曰史


宋仁宗趙禎,作為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在位期間善於納諫,從善如流,憂心百姓,善待他人,一生節儉,在位42年,讓北宋經濟得到最大的發展,科學技術也有很大的進步,更是被後人稱作“文人盛世”。在宋仁宗崩逝時,許多官員看到他房間裡破舊的床單,都掩面哭泣,感嘆仁宗一生的節儉勤勉。

善於納諫,從善如流

在《清平樂》中,宋仁宗每次主持會議,都能看到朝中大臣因為小事爭吵的不亦說乎,有的讓仁宗這樣做,有的讓仁宗那樣做,而王凱所飾演的仁宗,就坐在上面,目瞪口呆的看著他們爭吵,直到大臣們商討完了,仁宗才結束朝會,足以見得仁宗的脾性之好。

而歷史上的仁宗,更是善於納諫,不管大臣們提出什麼樣的建議,他都會根據自己的思考,覺得可行就去做。

慶曆三年,這一年從正月就一直沒有下過雨,旱情嚴重。而對於封建社會來說,天一直不下雨,那就是君王的過錯,於是宋仁宗就下罪己詔,要控制飲食,日夜祈禱,希望天趕快下雨。而諫官王素卻覺得:

罪己詔不必下,但要遠離女色。

仁宗辯解說自己並沒有沉溺女生啊,但王素又說,聽說有人給官家進獻美女。

仁宗突然想起來:

最近確實有人給自己送了兩位美女,自己很喜歡,就留在了宮中。

王素就說:

看看,就是因為官家最近沉溺女色,上天才不滿意,以至於久旱不雨。

仁宗覺得王素的意見很牽強,更對這兩位美女不捨,但又看這天旱的不行,就只好把這兩位美女厚賞只好打發離開了,仁宗看著心愛的女人離開,自己卻不能保護她們,竟覺得傷感許多。

歷史上的仁宗,只要聽到有關百姓的建議,都會接受,他對百姓的關切之心,配得上在他崩逝後,整個開封百姓為他送終。

善待他人,不忍責罰

《清平樂》中,仁宗的隨從鐐子,曾談及過自己的名字,他說:

有一次官家上朝聽大臣們討論政事,覺得口渴,想問我要水喝,可扭頭看到我在打盹兒,便沒有驚醒我,他怕驚醒我之後,全朝人都知道我睡著了,沒有給官家水喝,定會給我懲罰,所以官家真的待我們這些下人很好。

而在歷史上,仁宗為了不讓下人受責罰,也忍住口渴。

還是求雨的慶曆三年,王素在建議美女出宮以後,官家第二日就冒著烈日去西太一宮祈雨,回到宮中之後,就趕緊去找曹皇后,問她要水喝,曹皇后納悶地問:

官家帶那麼多隨從,為什麼不讓他們伺候喝水?忍了一路,直到回宮才喝水?

仁宗回答說:

我一路屢屢回頭觀察,發現隨從都沒有準備水壺,如果我要水喝,肯定會有人為此受處罰,我不忍心,所以一路忍著沒有喝水。

仁宗在位43年,從未處罰過任何侍人,他常以同理心去理解別人,官家覺得:

但凡能拋棄一切入宮的人,定是由於家庭貧苦疾苦,或者孤苦零仃一人,這本來就是我這當天下百姓君父的過錯,若這些人再到宮裡受罪,那我的罪過就更大了。

節儉樸素,不敢鋪張浪費

仁宗在很小的時候,一次與劉娥太后一起吃飯,那天劉娥專門命人給官家準備了珍貴的螃蟹,覺得這罕見的食物應該給仁宗嚐嚐鮮,可仁宗剛坐下準備吃飯,就告訴太后:

今天吃的這頓飯,是多少平民百姓一年的收入,大娘娘以後不要再給我吃這個珍貴的食物了。

與大娘娘吃的這頓飯,仁宗真的沒有沒有吃一口螃蟹,大娘娘見這樣的狀況,以後再也不敢給仁宗吃這麼珍貴的食物。

《清平樂》中,仁宗讓張妼晗入宮做自己的貼身侍女,伺候自己吃飯。一次,張妼晗就為官家煮了小肥羊,並且告訴官家,這小肥羊剛滿半年,要取這半年你的小肥羊,熬製十幾個小時,再層層過濾,慢火再燉幾個小時之類的繁瑣工藝。

仁宗一聽便很生氣,他告訴張妼晗:

我吃這一頓都是多少百姓幾年的收入,多浪費?

便讓張妼晗撤掉,換做一碗素面條。

仁宗的節儉,不僅僅在吃的食物上,更在於穿的衣服,住的裝飾上。

歷史記載,仁宗平時穿的衣服都是普通材質,而且是一件衣服洗了又洗,舊了也捨不得扔掉,連宮裡的人都覺得仁宗穿的太不像官家了,被人時常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

為節省開支,他多次減少宮中冗員,在民間受災時,還拿出物資撥給那些孤兒寡母無人照料的災民,還下令給官府,要贍養他們,不要讓他們流離失所。呂夷簡知道這件事後,就當面稱讚仁宗是賢德聖明的君主,而仁宗卻謙虛的說:

不要對外人宣揚,顯得我在沽名釣譽。

宋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十四日,仁宗因病昏倒,被人攙扶到寢宮福寧殿,韓琦等人看到皇帝的寢宮竟然和平民百姓的房間沒有區別,帷簾內暗淡的素色被褥,看上去已經很久沒有替換了,一切擺設也是那樣樸素,不禁讓那些豪奢度日的大臣,心中生愧。

仁宗昏睡醒來,看見大臣們都在觀察自己的寢宮,就打斷他們說:

朕自居公眾,自奉旨如此爾,此亦生民之膏血,可輕費哉?

數月後,仁宗崩逝,開封城內軍民百姓罷市同悲,連續幾日,都到皇宮門前燒紙錢,痛流泣。

宋仁宗的仁,是後代許多君王都不能匹及的,他一生勤勉節儉,聖賢明德,給了文人最大的發展空間,無愧於帝王的名稱!


麥穗日記


宋仁宗是宋朝第四位皇帝,論能力,他不如宋太祖雄才大略;論學問,他不如宋徽宗多才多藝;但論生前死後的名聲,他卻是宋朝十八帝中最好的,在位41年,執政寬簡,為人溫良,他把一個“仁”字貫穿於治國安邦全過程。在位期間國家是一派政通人和、繁榮興盛的景象,被後世史家譽為“盛治",他本人也是我國首位被諡為“仁宗"的皇帝。趙禎是北宋第四個皇帝,廟號仁宗。據說他死後訃告送到遼國,“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連“虜主”也握著使者手嚎啕痛哭說“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

宋仁宗是宋真宗第六子,因前五個皇子接連天折,才被立為太子,公元1022年繼位時僅12歲,由權欲很強的養母、皇太后劉娥垂簾聽政,直到11年後劉娥病死,他才親政。處於太后權勢陰影下的成長經歷,使他更能推己及人,理解臣子的不易。

他的“仁"首先表現在克己克儉上。親政後注重發展生產,躬行節儉,力戒奢靡,不擴建範囿宮殿,不準地方進貢奢侈品,節儉到了苛刻的程度。據《宋史》載,有一次他處理政務到深夜,備感飢乏,很想喝碗羊肉湯,但最終還是沒開口。次日閒談中提及此事,曹皇后驚訝地問:“陛下日理萬機,自當珍重身體,想吃什麼吩咐御廚做來便是,何以忍餓至此?"他說:“如果我吩咐下去,御廚便知道我愛這口,此後就會夜夜宰羊備需,如此一年要耗費數百隻。倘若形成定製,耗費更巨。為我一碗之味而創此惡例,豈非奢靡過甚?再說天那麼晚了,還是別折騰人為好。"

有一次他用餐時猛然感到牙齒一陣劇痛,吐出來一看,竟是一粒沙子。他趕緊叮囑陪侍的宮女:“千萬別聲張,否則有司追查下來,御廚性命休矣!”這種寧願自己“受傷”,也不對別人上綱上線的責罰,確非常人可比。

如果說以上只是生活小節的話,那麼他治國理政中廣開言路、善納諫言的胸襟,就更可敬了。由於張妃受寵,其伯父張堯佐沾了不少光,官越做越大,當了三司使,成了國家最高財政長官。儘管張堯佐“持身謹畏,頗通吏治",但包拯認為他能力平庸,憑著國舅身份被火速提拔,敗壞了國家法紀,帶領7名諫官多次劾他。君臣爭吵到最激烈時,包拯的唾沫星子都噴到了宋仁宗臉上。他邊擦臉,邊與包拯爭論,並不認為有失皇帝尊嚴。最後宋仁宗不得不妥協,罷了張堯佐三司使的官,想給他弄個節度使這樣的“粗官"噹噹,不料沒等包拯發話,排名最末的諫官唐介就說:“節度使一職,本朝太祖太宗皇帝都當過,恐怕不是粗官吧?"結果張堯佐連節度使也沒當上。

他對文人也很包容,不搞文字獄,治下文化氛圍很濃,“唐宋八大家”除唐朝韓愈、柳宗元外,其餘均出自他在位期間。他不輕易把讀書人的牢騷視為“惡毒攻擊”,反而鼓勵人們指斥時弊。嘉枯年間,蘇轍參加進士考試,在試卷裡寫道“我在路上聽人說,皇上宮中美女數以千計,終日裡歌舞飲酒,紙醉金迷。既不關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們商量治國安邦的大計。”考官們認為蘇轍無中生有、惡意誹謗,打算紙免他,報告給皇帝,仁宗卻說“膚設立科舉考試,本來就要歡迎敢言之士。蘇轍一個小官,敢於如此直言,應該特別照顧。”蘇轍僅依據道聽途說便在“高考”中“惡毒攻擊”,這事即使擱現在也不能錄取。

據柏楊先生考證,中國從黃帝開始到溥儀遜位為止,4600多年間共出現了559個皇帝或國王。在559個帝王中,有資料可查在位40年以上的不足20人,其中有的因窮兵默武導致國庫虧空如漢武帝劉徹,有的因縱情聲色導致了國家動亂如唐玄宗李隆基,有的因濡弱無能而致國破家亡如後主劉禪和梁武帝蕭衍,趙禎卻穩穩當當做了42年太平天子,這與他的“仁’,不無關係。政治清明、經濟發達、文化繁榮、階級矛盾緩和,成為“仁宗盛治”的主要表現。


文字拾荒人


歷史記載的宋仁宗

宋仁宗是宋真宗的第六子,天性仁厚寬和,也是有名的孝子皇帝。他在位年間,非常向往上古帝王堯舜禹的盛世,支持富弼、范仲淹、韓琦等名臣推行“慶曆新政”。可是新政措施觸犯了保守派的既得利益,遭遇重重阻力而被迫終止。但宋仁宗確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帝王。

他的“仁”體現在很多方面。

比如,古人認為水災、旱災等自然災害和國家大政有關。每逢有災害發生,宋仁宗就在內殿裡禱告上天,或者赤著腳站著,愁眉不展。直到災情過去,他才放鬆下來。

他的生活很節儉,從不濫用民力。一次,有人提議擴建皇家園林,宋仁宗說:先帝留下來的園囿我都嫌太大了,何必要興師動眾搞擴建?

對於處決犯人,宋仁宗更是慎之又慎。古代死刑複核制度很早就有了,宋仁宗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複核犯人的死刑判決。凡是發現案情有疑點,一律發回重審,每年有上千人因此被赦免死刑。但這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刑法比較鬆弛。

這都是宋仁宗“慈民愛物”的體現。

再如“如天好生”、“克己復禮”。有一回,因處理政務睡得晚,宋仁宗餓了,想吃烤羊肉。身邊人正要去通知御膳房,又被他阻止了。因為他他經常吃夜宵的話,御膳房肯定會多殺一些羊備用,會造成濫殺和浪費。宋仁宗不忍心。

有一次,時任諫官的蔡襄向宋仁宗當面彙報工作。正式炎熱的夏季,蔡襄身上髒兮兮的,散發著汗臭,又離皇帝很近,唾沫星子亂飛。但宋仁宗顯得若無其事,耐著性子聽完了彙報。

蔡襄離開後,宋仁宗長舒了一口氣,回到內殿對皇后說:“哎,朕剛才差點被一個臭漢給燻死,還噴了我一臉唾沫。”

史書對這件事的點評是,“(宋仁宗)其優容諫臣如此”。意思是宋仁宗對人非常包容。這也是前文說過的“屈己逮下曰仁”。

有一次,時任諫官的蔡襄向宋仁宗當面彙報工作。正式炎熱的夏季,蔡襄身上髒兮兮的,散發著汗臭,又離皇帝很近,唾沫星子亂飛。但宋仁宗顯得若無其事,耐著性子聽完了彙報。

蔡襄離開後,宋仁宗長舒了一口氣,回到內殿對皇后說:“哎,朕剛才差點被一個臭漢給燻死,還噴了我一臉唾沫。”

史書對這件事的點評是,“(宋仁宗)其優容諫臣如此”。意思是宋仁宗對人非常包容。這也是前文說過的“屈己逮下曰仁”。

《清平樂》的宋仁宗

《清平樂》宋仁宗表現在他廣納諫言,不奢侈,不放縱自己的慾望,唯一與大臣們的對立卻是為了心愛的女兒。

《清平樂》幾乎是把宋仁宗的情史介紹了一遍,而仁宗喜歡的人還真不少,苗心禾、陳熙春、張貴妃、曹皇后等,都是對仁宗來說很重要的女人。不過妻妾再多,真愛也只有一位,宋仁宗最喜歡的人到底是誰呢?可能不少觀眾還是希望看到仁宗和曹皇后能夠相濡以沫,與子偕老,但歷史上仁宗最愛的並不是曹皇后。這次就來簡單同大家介紹下宋仁宗的感情線,相信你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宋仁宗感情線

少女時期的曹皇后在人群之中遠遠地看到了坐在轎中的宋仁宗,只一眼就輕易心動。但曹丹姝沒想到,這一見鍾情,就搭上了自己的一生。

後來,曹丹姝深受皇恩,順利入宮,如願以償地嫁給了自己的心愛之人,但令曹丹姝沒有想到的是,永遠都沒能真正地走進官家的心。因為在兩人之間是存在著隔閡的,他們能相濡以沫陪伴一生,卻不能達到深入骨髓,愛至身心的程度,這亦是帝后之間最大的遺憾!

除了正宮曹皇后,張貴妃是深得宋仁宗喜愛的一名女子。她與曹皇后十分不同,熱烈驕傲,將自己的心意全然地袒露了出來,宋仁宗十分喜歡這樣的張貴妃,對她很是寵溺。

張貴妃作為劇中反派角色,為了爭寵和顯示出皇帝對他的愛,經常與曹皇后一決高下,一心想要當皇后的她,沒料到突然去世,皇帝痛失所愛,最終皇帝封張貴妃為皇后,算是了她一個心願。

宋仁宗還有一位自小相識的青梅竹馬苗娘子。這位苗娘子溫婉可人,時常安慰宋仁宗。宋仁宗生病之時在身旁悉心照料,難得一見的柔情一吻亦是和她有關。

當官家吻向苗娘子的那一瞬間,兩人身後的陽光也綻放得更加奪目絢麗。這一份溫暖的亮光夾在宋仁宗他們中間,也使得畫面的唯美度再次上升了好幾個度。

最後一位就是戲份最少,卻被稱為最驚豔的陳氏。無論是在小說還是預告中,有關陳氏的鏡頭可以說是屈指可數的。雖然只是幾個一閃而過的鏡頭,但這驚鴻一瞥更讓人念念不忘。預告裡的張天愛穿上精緻的古裝,驚豔了無數網友。

宋仁宗最愛誰

曹皇后是宋仁宗第二位皇后,她恭順賢良,寬和仁厚,而張貴妃是宋仁宗的寵妃,她寵冠六宮,恃寵而驕,這兩人誰才是宋仁宗的最愛一目瞭然。曹皇后是國家為宋仁宗選出來的皇后,並不是宋仁宗本人想娶的妻子。而且據歷史記載,曹皇后長得並不好看。宋仁宗是個“顏控”,能夠得到他的青睞和偏愛的女人大多都容貌秀麗,曹皇后首先在長相上就不符合宋仁宗的審美,光是看外貌,曹皇后就已經被從宋仁宗的寵妃中去掉了。

在真實歷史上,宋仁宗對曹皇后既無寵也無愛,他跟曹皇后連最起碼的相敬如賓可能都沒有,他一直冷落曹皇后。幸虧曹皇后是個寬容大度,不喜歡爭風吃醋的女人,要不然堂堂一國之後被皇帝冷落至此,後宮還不得鬧個天翻地覆,不得安寧?

張貴妃是宋仁宗的寵妃,如果非要從宋仁宗的后妃中挑選出一個他最愛的女人的話那肯定非張貴妃莫屬。她跟曹皇后的境遇幾乎是天壤之別,宋仁宗有十六個孩子,張貴妃為他生了三個,而曹皇后因為不得寵,所以並未生育一兒半女。

宋仁宗曾想過要廢掉曹皇后,立張貴妃為後,然而曹皇后循規蹈矩,他找不到廢后的理由,只能作罷。當然了,宋仁宗也沒有虧待張貴妃,張貴妃在後宮中的待遇堪比皇后,張貴妃三十來歲去世,宋仁宗還追封她為皇后。這在當時是不合體統的,像宋仁宗這樣一個“上敬天命下畏人言”的人,會為張貴妃做到如此地步,他不愛張貴妃又愛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