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兵帽子上都有一塊「布簾」,到底有什麼用處?

無論是從影視劇或者歷史書中,我們對侵華日軍的形象都比較深刻,特別是那些日本士兵帽子上垂下的“布簾”更加記憶猶新。那麼日軍在帽子下面加上幾個“布簾”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是裝飾還是另有他圖?

日本兵帽子上都有一塊“布簾”,到底有什麼用處?

日軍軍帽邊的這兩片“布簾”叫做“軍帽垂布”,是日軍作戰時服裝帽子的一種大規模裝備的制式軍服。抗戰中的二十九軍大刀隊讓鬼子們聞風喪膽,所以有一些人就傳言“這些布是為了防止大刀隊砍頭用的”但是僅僅一塊布料怎麼可能防住大刀的攻擊呢?這是不科學的,更何況,二戰之前的時候,日軍便已經有了帶有帽垂的這種制式軍帽了,當年侵略臺灣和組建八國聯軍的時候他們已經戴著這種帽子招搖過市了!其實這裡另有玄機!在軍帽旁邊帶上帽垂的發明並不是日本人的專利,而是由法國人最先配備和使用的,在明治維新中日本確立了現在軍隊後,採取的就是法軍的服裝與軍事訓練。

日本兵帽子上都有一塊“布簾”,到底有什麼用處?

垂簾帽在法國部隊的北非軍團首先被公開使用,因為北非處於熱帶地區,太陽毒辣,陽光照射皮膚後會出現灼傷等情況,而這種帽子就可以很輕鬆的遮擋皮膚且加速空氣的流動,讓士兵減少非戰鬥減員的可能性。不僅如此,這種軍帽還可以防止蚊蟲對士兵的侵擾,雖然亞太戰場上根本沒有沙漠,卻有著更多的就是蚊蟲,被他們叮咬後不僅痛癢難耐,還會傳播各種流行病,索性日軍為了能更好的能將驅蚊的效果做到最大,便將兩片布簾子改成了多片,這樣防蚊效果更加。還可以讓空氣緩慢流動,防止痱子以及皮膚病的困擾,就這麼一個小小的設計,能讓日軍在非戰鬥減員的數字上一下減少了十萬,可見兩個簾子是有多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