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行業新拐點 金融科技風口下企業競爭點在哪?

科技發展正全面席捲整個金融行業,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各類創新技術對於金融服務產生了全面深刻的影響。但是,創新與風險永遠是相伴相生的。近幾年,由於新技術的不斷刺激催化,互聯網金融經歷了草莽式的發展,這也給其帶來了諸多的不安定性因素,致使大家不得不再次思考金融與科技的關係。

互金行業新拐點 金融科技風口下企業競爭點在哪?

堅持自律,互金行業發展應迴歸理性

為更好地推動中國金融科技行業技術進步,促進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的健康發展。4月18日,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簡稱中國民協)金融科技行業分會在海南三亞正式成立並揭牌。據瞭解中國民協金融科技行業分會由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指導,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高新分會、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金融科技安全專業委員會、網信集團、樂信集團、鳳凰金融等共同發起,鳳凰金融、凡普金科、玖富集團等幾家核心企業共同當選了金融科技行業分會的副會長單位。

對於行業普遍關注的“金融與科技的關係”這一話題,鳳凰金融高級副總裁周浩在活動現場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前互金行業內有個說法不斷被大家認可,那就是“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實際上這一點在政策上是比較明確的。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資產管理”成為各大平臺競相追逐的對象,其業務內容愈來愈複雜,這也使金融和科技兩者的邊界也變得模糊不清。不過,資管新規的發佈進一步明確了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界定,讓互金平臺更加專注於互聯網信息中介平臺的定位。

其實,早在2013年之前,金融的是金融,科技的是科技,大家認知一致。2013年之後,互聯網金融作為新業態崛起,互聯網與金融、科技與金融的界限才開始模糊。

如今,當我們再次思考科技在金融領域的定位,重申“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似乎回到了2013年之前。只是,常識告訴我們,歷史進程從來是不可逆的,所有的似曾相識,只能是螺旋式上升進化。金融科技應該服務於生活,而不僅僅是為了解決金融問題。通過金融科技提升自己的服務能力和用戶體驗,在未來的競爭中才能不被淘汰取得長足發展。

對此,鳳凰金融高級副總裁周浩表示,通過政策監管和市場競爭最後留下來的企業,一定要擺好心態迴歸理性,用“佛系”的心態去做事情,如果急於求成很容易出問題。整個互聯網環境下大家做事都比較急躁,這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體現的尤為明顯。其實鳳凰金融一直以來就有一個發展原則“有所不為有所為”,這句聽起來也有點“佛系”,它概括了我們業務經營、企業文化、人才選擇、淘汰機制等方方面面。在當今時代,能夠懂得適當的“有所不為”其實比“有所為”更重要,金融企業首先要有能力堅持自律、堅持底線,不簡單追求做大金融業務規模,而是穩紮穩打,有毅力去“不為”,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做到真正的“有為”。

金融科技風口之下,未來企業競爭需具備三大能力

雖然互金行業政策監管對於技術創新產生了一定影響,但Fintech仍然是推動中國金融發展與變革的重要力量,是互金企業未來競爭力的核心關鍵之一。

如何提升和建立企業在Fintech方面的核心優勢,鳳凰金融高級副總裁周浩認為需要具備以下三大能力。

①人才競爭力:擁有強大的大數據人才團隊

任何技術領域的競爭說到底都是人才和知識儲備的競爭,對金融科技領域也不例外。

周浩認為,大數據處理、安全風控等等技術實力的載體是人,所以平臺之間的比拼歸根結底是人才的比拼。

在鳳凰金融的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用頂尖專業人才做最專業的事。鳳凰金融於2016年起便傾力打造大數據團隊,目前已發展至60餘人的規模,其中不乏來自京東、阿里等一線互聯網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且高管團隊也多畢業於諸如牛津大學、賓大沃頓商學院、芝加哥大學、清華、人大、復旦等海內外頂尖學府,並在匯豐、花旗、亞馬遜、第一資本等國內外知名金融企業擔任過重要職務。

鳳凰金融大數據團隊始終秉持敬畏之心在技術領域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把大數據、AI能力打造成鳳凰金融的核心競爭力。據瞭解,最開始鳳凰金融大數據團隊是在搭建整個大數據的基礎設施和進行全面的業務支持,從2017年則開始著重建設團隊的大數據挖掘能力,圍繞精準營銷、智能投顧、大數據風控等特定的領域進行商業問題的解決。

②數據採集力:如何在合規背景下打通“數據孤島”

FinTech的真正“金礦”,還是在海量的用戶數據上。手握大市場、大數據,就等於擁有了模型分析的底層資產,可以在數據分析和建模能力上建立技術自信。

今年,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稱“中國人願用隱私換便利”、 Facebook洩露用戶隱私這兩個事件,引起很多網友的關注和爭論。這也從側面體現出大數據的興起為各行各業提供了新的發展變化,但數據摻水造假、非法交易、違規使用等情況,越過了法律與公德的準繩,給中國所有從事大數據行業的企業敲了個警鐘。

可以預見,大數據未來必將面臨數據安全監管的多方面約束,因此金融科技企業如何在這種環境下進行創新發展成為核心問題。對此周浩表示,由於各政府部門之間、企業之間存在著數據壁壘與大量的數據孤島,這裡面蘊含著巨大的機會,未來促進數據的流動流通已經是一個被普遍接受的主流認識,而解決數據孤島需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是合法合規,這也是大數據發展的大前提;第二是在研究商業行為中儘可能的規避對客戶隱私的窺探。當然,數據打通不是為了打通而打通,是要回歸到商業價值本身。

③商業運營力:具備強大的商業運營和大數據處理能力

金融科技行業的技術發展已經相對成熟,但如何將其轉化為商業成果,擁有良好的大數據資源以及大數據團隊很重要,但戰略決策和實現路徑同樣重要。這就得考驗一個平臺的商業運營和大數據處理能力。

周浩認為,如果一家金融科技企業希望把大數據、人工智能作為核心競爭力的話,技術不是第一步需要考慮的因素,思維才是,企業需要有思維的轉變、戰略的支持以及相應資源的投入。

鳳凰金融自2015年就提出“智能金融”概念,不斷積極推行智能化戰略,通過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和體驗。目前,鳳凰金融已經佈局了包括智能金融分析引擎、風險管理、基金產品策略室、營銷引擎、財務管理體系等近10個智能模塊,基本實現全平臺智能系統覆蓋,且各項技術均領先於業內。

同時,在2017年中國大數據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賽系列賽 “智能投顧技術挑戰賽”上,鳳凰金融大數據團隊在一百多家參賽隊伍中勇奪冠軍,參賽隊伍中就有來自招商銀行、北京大學等國內頂級大數據團隊。整個比賽分為初賽、複賽、決賽,從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智能問答等多個方面探索了人工智能在該領域的應用,這也全面綜合的體現出鳳凰金融在大數據處理應用方面的實力。

從過往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金融科技的創新離不開金融監管,金融科技企業的創新需要在擁抱監管的基礎上,審慎走好發展創新的每一步。

回到最開始的主題“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雖然從政策監管和行業的重新定位上來看確實如此,但從技術發展角度來看,金融離不開科技,科技不斷賦能金融。名義上的分開,有時候是為了更好地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