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漫漫取水路,一走就是60年

一座山,三代人,一条荆棘路

路上有青壮,有老人,皆步履蹒跚

沉重的背篓扁担压弯了腰,晃荡的水壶水桶在叮当作响

炎热的天气让他们大汗淋漓

汗水滴在路旁,养活了大片的野花

他们,是生活在云南昭通的偏僻村庄的村民

他们,在日复一日地往返在取水的路上……

我今年74岁了,记事起就开始挑水喝

项目服务的村民中有位名叫王敏香的74岁老人,三个儿子都在外务工,老伴脚患有重病行动不便,只能靠她独自支撑起家来。项目开展前老人一家面临着吃水难的困境,每天王敏香都要挑起扁担水桶,徒步穿过十余里坎坷山路,到最近的水源点挑水,打完水还要负重数十斤返回家中。老人自述:这么多年了,打从记事开始就挑水喝,不知道已经挑断了多少根扁担,更记不得摔坏了多少只水桶。

这条漫漫取水路,一走就是60年

崎岖的山路

六十年如一日,本就瘦弱的老人肩膀逐渐变得佝偻驼背,手掌也被粗绳磨出厚厚的老茧。不光要照顾到家人喝水,家里仅有的两头猪也要照顾到。水舍不得浪费,先淘米洗菜再洗脸洗手,剩下的水用来刷锅刷碗,最后喂猪。就这样缺水的日子过了一代又一代。

这条漫漫取水路,一走就是60年

王敏香老人行走在山间小路

昭通缺水严重的地方,每户村民每天至少需要一名壮年劳动力承担起运水的任务,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运水。不仅要解决人的饮水问题,更要进行农业生产灌溉、牲畜的养殖。农户为水发愁,偏远山区的学校教师更被缺水问题伤透了脑筋。

我每天都要从家里背一大桶水给同学们用

仁坪希望小学坐落在永善县水竹乡的半山腰处,2016年该地区日常用水都是从附近的水源点引水到村里,水充沛季节尚且有水可以用,但遇上枯水期整个村子都面临着断水问题,大家不得不到7、8公里外打水。

这条漫漫取水路,一走就是60年

仁坪希望小学

仁坪希望小学的师生用水问题就更加困难,这里有156名学生和12名教师,他们吃喝拉撒都得用到水。尚且年幼孩子们没有负重运水的能力,老师数量又太少。于是为了有水可用,走读回家大一点的学生就得每天上学时从家里提一桶水到学校供大家使用,放学又将空桶提回家,第二天又带水来,日复一日,很辛苦,也很无奈。

这条漫漫取水路,一走就是60年

学生储水用的水桶和塑料瓶

学生们每天中午都在学校吃饭,吃完饭就用桶里的水洗碗,那么多学生只用两桶水,卫生很难保证。

这条漫漫取水路,一走就是60年

学生们洗碗用的水桶

生活在这里的乡亲们不仅饮水困难,甚至水质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到处辛苦寻来的水没有经过检测是否符合人畜使用,且大多数水质都受过污染。长期饮用这种水,村民患上氟病、蛔虫病以及妇科类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更增加了村民的经济负担。为保障村民的生存条件,帮助村民节省更多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在当地政府的积极推动与联系下,施永青基金经过调研走访后决定在昭通当地开展水利工程计划。

这条漫漫取水路,一走就是60年

入户走访了解村民饮水现状及需求

这条漫漫取水路,一走就是60年

召开座谈会了解村民饮水诉求

这条漫漫取水路,一走就是60年

在水富县进行的基金援助项目

基金开展的水利项目按照三方配套原则,村民、政府、基金结合当地村民经济收入的具体情况,按照一定比例投入资金支持项目实施。村民自筹购买入户水表,水龙头、站桩等,并自发组织投工投劳开挖管道线以及后期的管理维护。让村民也参与到项目中来,切实感受到项目带来的便利,亲自为将来幸福生活出一份力,尽一份心。截止目前,通过当地政府的努力和在施永青基金与村民的通力合作下,项目实施地饮水需求已经得到基本解决。

这条漫漫取水路,一走就是60年

村民合力开挖出的水池

这条漫漫取水路,一走就是60年

建成后的水池

这条漫漫取水路,一走就是60年

家里通了水,老奶奶笑开颜

这条漫漫取水路,一走就是60年

终于通水了,村民笑的合不拢嘴

截止2017年年底,施永青基金共在昭通市永善县、水富县等6个县区境内支持过30个人畜饮水项目实施,覆盖到6个县区的15个乡镇、31个行政村,累计无偿捐赠资金7,406,698.49元,受益7122户,33605人。水利项目的顺利开展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的窘境,放心干净的水更大大降低了村民患病的几率,解放出的劳动力也为家里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入。

漫漫取水路,荆棘丛生的山林都被踏出了一条蜿蜒小径;我们永远无法忘记王敏香老人伛偻前行的艰难背影,也无法忘记孩子们洗过后仍然脏兮兮的小手……施永青基金一直在坚守着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解决三农问题出一份力”的理念,希望通过基金帮助,让每一位农村老人孩子都能生活健康、幸福美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