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把中國人叫漢人,民族叫漢族,文字叫漢字?

小道道20


漢人、漢字、漢族得名都和漢朝有關,漢朝得名和漢王國有關,漢王國得名與漢水有關。

漢水今天叫漢江,發源於秦嶺南麓,注入長江,是長江最大支流。漢水的傳奇,還被認為和銀河是相通的,所以銀河也被稱作“天漢”,即天上的漢水。西周時期周天子經常從漢水南下征伐荊楚,周昭王還戰死在漢水上。之後秦國攻打楚國,也利用了漢水道路。

到秦朝末年的時候,諸侯聯軍滅亡秦國。因為楚義帝曾許諾“先入關中者為王”,但是項羽不想把咸陽一帶封給劉邦,所以就把劉邦封在漢中,稱為漢王。漢中也算在關中區域,所以也算是封在關中了。漢中的得名當然也和漢水有關,就在今天的陝西漢中一帶。

所以之後楚漢戰爭,就是西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的爭鬥。劉邦消滅項羽後統一全國,而漢的國號仍然保留了下來,這就是漢朝的由來。雖然秦朝才是第一個大一統國家,不過國祚太短,不少制度文化也被漢朝繼承,而漢朝經歷四百年,政治遺產對於後世直接影響更大。


林屋公子


我來說點不一樣的,一是為什麼偏偏是“漢人”被延續下來成為族稱,而不是 “周人”、“秦人”、“唐人”等;二是“漢”這個字是怎麼來的,其本義是什麼 ,如何一步步延伸為族稱的。

一、為什麼偏偏是“漢”,而不是周、秦、唐?

毋庸置疑,首先是因為漢朝是個強盛且長壽的王朝,但這遠遠不夠。夏、商、周、秦、隋 、唐、明都很強盛,秦隋是短了點,但其他的幾個並不短,周朝更是號稱有八百年;如果說唐明是在後面,已經被漢朝搶先“註冊”了永久“商標”,但在漢之前還有夏商周啊,特別是周朝,它的資格絕對不比漢朝差。

周朝的資格又好、時間又早,為什麼不搶先“註冊”呢?原因是當時還沒有“ 註冊”的必要和意識。在周朝,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都是以所在諸侯國的國名來自稱,基本都沒必要說統稱,比如“齊人”、“楚人”、“秦人”等, 基本沒人再在上面加個“周人”的自稱。就如今天,我們說自己是“中國人”就夠了,沒必要再說是“地球人”,當年我們的祖先也認為“周”就是“天下”。雖然周邊還有戎狄蠻夷等,但它們是未開化的甚至不能稱為“人”的野蠻人,相比它們,我們可自稱為華、夏、諸夏,但要用這些自稱的場合實在是太少了 。所以,在周朝的時候,沒人去搶注“周”或者“華”、“夏”什麼的。

那為什麼到了漢朝,就有了“註冊”的必要和意識了呢?其實在漢朝的時候, 他們也還沒有真正去“註冊”,但由於當時的大一統,沒有了諸侯國,還因為北方強大的匈奴的存在,讓“漢人”這個自稱的用處更多、也更自然了。因為兩漢長達四百多年,“漢人”這個自稱也因此叫了四百多年,都叫得很順口了。漢朝滅亡之後的魏晉都遠遠比不上漢朝,而西晉滅亡後,五胡入華,佔據了整個北方地區,由此一個區別於五胡的自稱與他稱就很有用處了,“漢人” 這個“商標”就被真正“註冊”下來了,而且用了三百多年都沒有挑戰和質疑者,到隋唐時早已是大家公認的永久“商標”。

綜上所述,“漢人”成為族稱之前,人們的自稱是國名、朝代名,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各國各朝境內往往是多民族的,於是“漢人”作為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族稱就順理成章的延續下來了。

二、“漢”這個字是怎麼來的,如何一步步引伸為族稱的?

我們知道“漢人”成為族稱,是因為漢朝,那“漢”這個字是因為怎樣的機緣而被劉邦選中的呢?

眾所周知,劉邦是因為先被封為“漢王”,才在奪取天下之後將自己建立的朝代稱為“漢朝”。封漢王,是因為封地為蜀地和漢中,而漢中屬於漢水流域, 是典型的因地得名。

至此最後一個問題出來了,漢水為什麼稱為“漢”水,而不是別的什麼水,“ 漢”字是怎麼來的,與漢水有關係嗎?還是其他回答說的來自於與“強壯”相關的本義?

據象形字典(是個網站)陳水旺老師的考據,“漢”正是源自於漢水,最初出現在金文,造字的本義是“流放政治犯的西北水域”。也就是說“漢”是一條河,這條河所在的區域——漢水流域是遠離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流放政治犯的偏僻之地,“漢”就是為描述這河而造出來的。

“漢”是如此大、如此有名的一條河,以致還能被引申為“大河”的意思,與“江”“河”同義(最初“江”就指長江,“河”就是黃河)。比如曹操《觀滄海》的“星漢燦爛”,漢就是河的意思。

漢中也與河南、河北、江東、江南等類似,都只是一個區域地名,但由於劉邦被封漢王繼而建立漢朝,“漢”這個字才引伸出更多的含義(如“漢族”、“男子漢”所包含的),讓後人忘記了它與“江”、“河”類似的本義。


wouc


在“漢”以前,漢人稱“華夏”。

出處:《左傳》——“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眾所周知,周王室自稱“諸夏”。而別族亦認可這稱謂,如:《左傳》襄公十四年記載出自四嶽之後的姜戎子駒支說:“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語言不達。”

由於西周王朝對“華夏”的解釋皆為黃帝之後,而近年出土的戰國楚簡《楚居》又證實楚人亦自稱黃帝之後,所以:華夏=漢。

就已經有了準確的成立條件。

漢人稱“漢”因漢朝,而漢朝稱“漢”則因項羽封劉邦於漢中為“漢王”。

那麼,漢人什麼時候開始自稱“漢”?

其實,漢朝一開始並不自稱“漢”,而是稱“秦人”!

《史記·大宛列傳》載:貳師與趙始成、李哆等計:“聞宛域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內食尚多。”又《漢書·西域傳》武帝徵和四年下輪臺《罪已詔》,引軍候弘上書:“匈奴縛馬前後足,置城下,馳言‘秦人,我勾若馬’”。

如果說太史公作《史記》時,尚屬“非法作書”,那麼,《漢書》作為官方認定的,而且還是帝皇篇章裡的,那麼其“秦人”之稱謂無疑是具有最高權威性的。

也就是說,西漢時漢人還可能仍然自稱“秦人”,至少,對外肯定是這樣。

出土文物也予以了佐證,如漢永壽八年石刻《劉平國治函谷關頌》:“龜茲左將軍劉平國以七月二十六日發家,從秦人孟伯山、狄虎賁、趙當卑、萬羌、、石當卑、程阿羌等六人共來作……函谷關。”

可見,流佈於西方對china、sinae等中國的拉丁字母稱呼,將其與“qin”,即大秦聯繫起來,絕非望文生義。皆因大秦威名遠播,即便二世而亡,但是其繼任者西漢王朝二百餘年裡,仍然對外自稱“秦人”,直到東漢初仍然如此。

然而,沒有什麼東西是時間抹不去的,擁有四百多年國祚的漢王朝終將代替石破驚天的大秦帝國。

《後漢書·西域傳》載:莎車國大人休莫霸“與漢人韓融等殺都末兄弟,自立為王”。

《後漢書·南匈奴傳》載:“比密遣漢人郭衡奉匈奴地圖,求內附”。“

《後漢書·西羌傳》載:“霍去病破匈奴,取西河地,開湟中,於是月氏來降,與漢人錯居。”

《後漢書·烏桓鮮卑傳》載,議郎蔡邕在議及破鮮卑問題時曰:“漢人逋逃,為之謀主,兵利馬疾,過於匈奴。”

《後漢書·耿恭傳》載:“車師王國后王夫人‘先世漢人’”。

由此可見,在漢王朝滅亡後,“漢稱”已經代替了“秦稱”。事實上,自漢武帝擊滅匈奴後,西域各國已經有人開始稱漢朝的皇帝為“漢王”,稱使節為“漢使”,漢朝的軍隊稱“漢軍”。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由於北方有大量遊牧民族內遷,為使區分,“漢人”的稱呼已經在民間出現。


所以,可以肯定,漢人之所以為“漢”,完全是因為漢帝國四百餘年的國祚與其深遠無比的文明影響力。

也所以,歷史上以“漢”為國號的政權最多,分別有:

三國蜀漢;

南北朝劉漢(匈奴人劉淵);

南北朝“成漢”(氐人李雄);

五代十國劉知遠之“後漢”;

後漢亡後,劉知遠的弟弟劉崇佔據山西稱帝,史稱北漢;

五代十國劉龑廣州“南漢”;

元末陳友諒稱“漢”王。

除此以外,還有數次流民起義政權,如南北朝北魏末年,刑杲率流民在北海(今山東濰坊)起義,自稱漢王;無姓家奴、畜生侯景反梁武帝,建國號“漢”;唐“涇原之亂”,朱泚被推舉為帝,國號“漢”。

總計史上出現15次,無人可比!因此,在漢朝奠定的現代漢字之原形“隸書”(雖為秦人發明,但為漢朝光大)為“漢字”當然也是理所當然的。


無風即風


為什麼把中國人叫漢人?民族叫漢族,文字叫漢字?這些問題都是相關聯的。

1、漢人的由來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也就是我們說的炎黃子孫。

漢族舊時自稱漢人,是因漢王朝而得名。劉邦自以漢水為名,後與項羽楚漢相爭得勝稱帝,建立西漢。

漢朝包括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和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400多年時間,史稱兩漢時期。

中國人在世界上被稱為漢人,與漢朝時派出的使者有關。漢武帝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又稱張騫通西域。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是為了溝通西域各國與之一道抗擊匈奴。主要是在狹義西域的範圍,即清朝乾隆時的"新疆",也是後來左宗棠收復伊犁的新疆。

第二次出使是與西域各國展開友好交往、通商、傳播文化。張騫開通的古代"絲綢之路"(從新疆連接中亞西亞)是廣義的西域地區。

是指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西部地區等地。後來張騫通西域成為《西遊記》唐三藏西天取經的故事原形。

東漢時班超於公元97年率領7萬餘士兵到達裡海,並派遣部下甘英出使大秦。"絲綢之路"把西漢同中亞許多國家聯繫了起來,促進了各國之間的經濟和文化的交流。

漢通西域,雖然起初是出於軍事目的,但西域開通以後,它的影響,遠遠超出了軍事範圍。

張騫出使西域成為漢夷之間的第一次文化交融。我國曆代封建中央政府都稱邊疆少數民族為"夷"。漢朝時,原來稱"華夏"或"諸夏"的人,稱自己為"漢人","夷"也就稱華夏族為漢人。

張騫出使開通的"絲綢之路",使得羅馬帝國的凱撒大帝穿上了"燦若朝霞"的真絲朝服,人人羨慕,他們知道這衣服來自漢朝,是從"漢人"那裡傳過來的。

因為"絲綢之路"是通往世界的最早通道,波斯帝國、大食(阿拉伯帝國)、大秦(羅馬帝國及近東地區)都與漢朝有了經濟來往,之後來自漢朝的人被世界各國叫做漢人。

2、漢族和漢字

國外有根據朝代叫中國人為唐人(唐人街)、宋人、華人、支那人(如東亞病夫,歧視性)的,但漢人是最早被認同的稱呼,漢族也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漢人的叫法延續了下來。

中華民族有56個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漢人(漢族)。漢人(漢族)使用的語言被稱之為漢語,漢字是漢語的書面文字 。

漢族使用的表音、形、意的方塊字,被叫做漢字,它反映了漢民族的文化特質。

廣義的漢字有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以及行書)等文字,流行使用的主要是楷書(行書)。

狹義漢字是以正楷作為標準寫法的漢字,也就是現在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

3、“漢語熱”

近代,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人被叫做"華人",漢字也被叫做"華文"。

經過改革開放強盛起來的中國,為了方便世界各國與中國經濟交流的需要,也是全球化形勢下跨文化交流需求與日俱增的效應所致,2000年開始,學習漢語的人數增長很快,出現了"漢語熱"。

世界上有許多國家的友人到中國來留學,或邀請中國外派教師去他們國家教授中國的文字和語言,即漢語(華文)教學,傳授漢語的教育稱為漢語(華文)教育(包括孔子學院、孔子課堂)。

母語非漢語者(包括外國人、華僑和中國少數民族考生),可以通過漢語水平測試(簡稱HSK),獲得等級標準證書。學會漢語的外國人最直接的功效是找工作比較方便。

除了傳授漢語,為了展示出大國風貌、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我國正在開展"一帶一路"的活動,這是復興"絲綢之路"的戰略目標。"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漢”,可以說是今人使用頻率最高的字之一:漢人、漢族、漢字……

追溯“漢”之源,乃漢水,也稱漢江,是長江的一大支流。劉邦在漢水上游稱漢王,稱帝后改朝為“漢”。

漢朝是我國第二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自公元前206年建立延續了400多年。日漸強盛的漢朝開疆拓土,使中原與邊遠地區各民族有頻繁交往。匈奴人開始稱漢人士兵為“漢子”,後被其他民族沿用。擴展開來,所有中原人都被稱為“漢人”,中原民族則被稱為“漢族”。強盛漢朝的國力與威望足以與當時的羅馬帝國相媲美,而且在政治、經濟、藝術與科技上都有著輝煌的成就。可見,這黃金時代的影響有多麼的深遠。

(漢服

至於中國文字稱之為“漢字”,還得從中國文字的發展歷程說起。

從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出現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後又歷經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書體的演變。而其中漢朝出現的隸書,始用點、橫、豎、撇、捺等筆畫使篆書簡化為純粹符號性質的文字,大大降低了文字的繁難程度,得以廣泛推廣,成為古文字演變為現代文字的轉折點。古文字的隸變,既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為此後楷、行、草各書體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因此,後世中國人便將自己的文字稱之為“漢字”。


濟南時報


漢人是一個古已有之的詞,漢族則是近代才有的概念。

按照通行的說法,漢族的前身為“華夏族”,在先秦時期由於政治分裂,存在各個支系,隨著秦、漢王朝相繼統一天下,才逐漸有了共同的政府、共同的文字(小篆、隸書)、共同的價值觀(“孝)、共同的邊界(長城),以及文人建構的共同祖先——黃帝,統一的華夏族開始出現。秦末漢初,周邊政權稱華夏族人為“秦人”,但由於秦朝二世而亡,漢朝則享有天下四百年,“秦人”的稱謂很快被“漢人”取代。

漢朝解體之後,西晉的統一僅僅維持了12年,即先因皇位之爭,爆發“八王之亂”,再由北方遊牧民族南下,掀開所謂“五胡亂華”的序幕。按照徐傑舜在《漢民族發展史》中的說法,這時“北方少數民族所建之割據政權,特別是北朝的北魏、東魏和北周的統治者都是鮮卑族,他們對所統治的中原居民,統稱為‘漢人’或‘漢兒’。”如高歡曾說,“今以吾為王,當與前異,不得欺漢兒

……”“漢兒”在這裡顯然有了民族上的意義。

後來契丹、女真、蒙古長期佔據了中國現有版圖的北方地區,他們建立的政權,都沿用北朝慣例,稱佔領區的人們為“漢人”。《金史》上說,金太祖阿骨打命完顏希尹創造本國文字,其人“乃依仿漢人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國語制女真字”。

蒙古滅宋,創立“四等人制”,列於蒙古人和色目人之後的是“漢人”和“南人”,前者指北方的華夏人、契丹人、女真人等;後者則指原南宋境內的人們。這個時候,也還只是北方人會用“漢兒”或“漢人”自稱,如張弘範被任命為滅宋元帥時,上書元廷請辭,說“漢人無統蒙古軍者,乞以蒙古信臣為首帥”。

明清易代前後,為同滿人(女真人)相對,漢人的含義逐漸明確起來,如皇太極頒佈的命令直接說,“今滿洲、蒙古、漢人彼此和好,豈不為善乎”,以示大清國內三族“一體”;順治也有“不分滿漢,一體眷遇”的說法。只是這時的遺民,還是自稱“華夏人”。

一直到清末,梁啟超等將民族、種族概念從西方引入中國,才有中國南北一致自稱“漢人”情況的出現,此前基本全是出於其他族群之口。最喜歡使用“漢人”“漢族”等名詞的無疑是革命黨人,比如孫中山年輕時說“想推翻滿清政府,還我漢族河山”;鄒容在他的《革命軍》中說“彼滿洲以漠北異類,入據神州,凌虐漢族,種種不平”,飽含著“興漢排滿”的革命激情。

在有著濃厚種族意味的辛亥革命後,新生的共和國選擇使用五色旗作為國旗,代表“五族共和”。孫中山在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宣言中明確說,“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漢族是什麼,到了這時,終於不再有什麼疑問——作者我也可以正大光明地自稱漢族人了。



上面掛一漏萬,簡單說了一下“漢人”“漢族”在概念上的由來。從中可以知道,所謂“漢人”的成分並不單一,金國統治者定義中的“漢人”包括被征服的契丹人;蒙古統治者眼中的“漢人”又加上了亡國的女真人;到了元朝滅亡後,甚至留在中國內地的色目人也都接受了漢文化。漢人群體正是在不斷“同化”中壯大起來的,如桑兵所說,“一般而言,漢族與少數民族的分別,就是同一人群的同化程度不一而已,同化程度高的,在歷史上即被指稱或自認為漢人;反之,則有各種不同的他指或自稱。就此而論,融合而成的漢實為一“大雜種”,血緣上與其他少數民族並沒有截然的分別”。

簡言之,秦漢王朝滅亡後,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遊牧民族不斷進入中國本部,並建立政權,他們為了區分轄下人口的族群,啟用了“漢人”這一原本含有貶義的稱謂。其後被稱為“漢人”的群體逐漸接受這一稱呼,但一直要到清末,中國引進“民族”觀念後,原來的華夏人,或者說中原人,才大範圍自稱“漢人”,直至今天。

參考資料:徐傑舜《漢民族發展史》、李一氓《試釋漢族》、鄺士元《國史論衡(上):先秦至隋唐篇》、李龍《漢民族形成之研究》、劉浦江《說“漢人”——遼金時代民族融合的一個側面》、張志強主編《重新講述蒙元史》、劉超《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形成——以清末民國時期中學中國歷史教科書為中心》、桑兵《治學的門徑與取法:晚清民國研究的史料與史學》等


啟風說史


我來給大家上上課,補一補為什麼我們叫漢人,民族叫漢族,文字叫漢字,語言叫漢語!

至從秦朝一統後,就統一文字,度量和車軸;但是由於統一時間不長秦朝就滅亡了,李斯把整個文字從以前春秋戰國時期的大篆籀文和其它文字並用到統一規範使用小篆,而小篆書寫很慢,又演變出了隸書,但是隸書使用時間短,大多數人還沒有完全過度和學習清楚,秦朝就滅亡了。西漢從廢墟中慢慢發展起來又遇到匈奴不斷侵擾,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興起不就,便有了王莽奪權,劉秀開啟東漢中興,文化和科技也發展到歷史高點,但是文字從小篆的演變到隸書,在民間還有著許多版本或者不一致,導致大家的理解和認知不同。這時有一位偉大的人物出場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影響中華文化深遠的大咖許慎寫了一本書《說文解字》。

許慎把古代常用的文字演變過程從甲骨文象形字到鐘鼎文再到大篆的籀文到小篆最後到隸書一一註解,讓漢朝的人們能夠感受到文字的優美和意義的一致,經過許慎的註解文字在應用方面和溝通交流都更加暢通,再加上東漢班固出征西域,竇憲滅兇奴,漢朝已經足夠強大,影響深遠。這是西方人稱大漢還是大秦,這時還有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聽說在西邊也有個叫大秦(羅馬帝國)的國家,被派出使歐洲已經到了地中海,可惜病死在路上,他叫甘英。

從那以後都叫大漢民族,所以我們都是漢人,使用的文字叫漢字,用的語言也叫漢語。也給後來五胡亂華和魏晉南北朝朝的鮮卑的區分。


懋名頂替


這個事情首先要算到項羽的頭上。

這是楚漢爭霸的故事。秦末,大家都起來搞革命。這裡面實力最強的是項羽。而劉邦也拉了一次隊伍創業,結果融資不到位,要倒閉了,只好帶著兄弟投靠了項羽。

這時候,項羽找了一位楚王的後代,放羊的,封他為楚懷王,等於大家在楚王的旗幟下反秦嘛。

因為預言說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楚懷王就定了一個遊戲規矩,大家一起向咸陽進軍,誰先到,關中就歸誰。

大家就開始起跑了,這是障礙賽,障礙就是秦朝大軍。秦朝大軍當然懟實力最強的,所以項羽的障礙最大。為了突破障礙,項大哥把碗都砸了,叫破釜沉舟。而劉邦呢,是三分抗秦,七分摘桃,搶先進了關中。

按規矩,劉邦就是關中王。但項羽當然不幹啊,磚都是我搬的,你住新房了?

於是,項羽把劉邦約到鴻門吃了一頓飯,劉邦吃了一半,沒買單藉著上廁所就尿遁了,所以把吃白食叫霸王餐。

吃霸王餐是要付出代價的。項羽衝進來,就把劉邦分配到了邊遠地區漢中,這漢中跟關中就差太遠了。

那漢中為什麼叫漢中?因為這個地方有條河叫漢水,而漢水的形狀很像天上的銀河。而天上的銀河就稱為漢,《詩經》裡說的“維天有漢,監亦有光。”

我們漢族,其實是來自星星的民族。

且說劉邦成了漢中王,後面出山跟項羽爭天下,劉邦贏了,朝代就叫漢,而漢是中國第一個持久的大朝代,四百年嘛,所以慢慢形成了國家認同、民族認同,中原人就開始自稱漢人啦。

其實,中國不但自稱漢人,在某些時候,還有各種稱呼,戰國時,就是齊人趙人燕人各種人。有的人認為中國的英語CHINA其實是秦人的意思。

到了後面,唐朝很發達,日本過來學習,他們喜歡把中國人稱為唐人,中國人在外國聚集的地方,就多叫唐人街。還有叫宋人明人清人的都有。但大致上,叫漢人是主流。


腦洞歷史觀


題記:在漢朝400年的歷史中〈東漢西漢〉,可謂是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我國的民族凝聚力,振興了我國的國威

漢朝

歷史上,從秦朝開始劃分,秦朝之前,應該稱之為奴隸社會,秦朝及以後,稱之為封建社會,而秦朝,又作為一個短命的朝代,自然而然,振興中華這個重任,就落到了第二個朝代漢朝的手中

同樣,漢朝也沒有辜負這一重任,在漢武帝統治時期,實現了整個漢族的復興,同時,霍去病李廣等名將,西出匈奴,還我大好河山

可以說,在整個中華歷史中,漢朝都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正是因為這種超強的民族凝聚力以及國威,才讓每一個華夏子民,都心滿意足的稱之為漢人


漢朝出現的震我國威的話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這句話據說是班昭寫給劉秀的,從這句話我們就可以看出,漢朝有多麼的強大,它足以令每一個人心悅誠服,同樣,他也足以令每一個華夏子民,因為是漢人而自豪

這就是漢族的凝聚力,以及漢族的魄力

匈奴未滅,何以為家?

這句話,出自於漢初名將霍去病,在漢武帝時期,漢武帝命令霍去病等名將,西出匈奴,殺的匈奴節節敗退,還我漢族大好河山。

霍去病因為這種戰績,更是受到了封狼居胥的最高榮耀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句話,出自於西漢名將陳湯,當時奉旨鎮壓匈奴,上表給漢宣帝的一段話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很深刻的看出,漢朝是多麼擁有魄力,這句話,甚至讓我讀出了一種,天朝上國,萬邦來朝,的振奮人心的激情

通過這一系列的振奮國威的話語,無一不顯示在漢朝的強大,這種強大,甚至到了一種藐視萬物的境界

漢唐文化

正是由於漢朝的強大,我們華夏子民都稱自己為漢人,我們所寫的文字,都稱之為漢字。

當然,我國除了漢文化之外,唐文化也佔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在歷史上,唐朝,同樣是一個天朝上國

所以說,有一些服裝我們就稱之為唐裝,在外國華人聚集地,就稱之為唐人街,等等等等,唐朝,同樣擁有著和漢朝披肩的深淵,文化傳承和凝聚力

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我國,如今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不斷加強,這不是一種追趕,而是一種復興

因為在數千年的時代中,我國一直獨領風騷,站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最頂端

呈現個性解讀,展示百態歷史


文史解讀


漢,在古時原本的意思是銀河、天河之意,又名雲漢、天漢、銀漢。《詩經·小雅·大東》中雲,“維天有漢,盜亦有光。”。南朝文學家江淹也在《別賦》中寫到,“駕鶴上漢,驂鸞騰天”。另有一義為水名,漢水、漢江。是長江最大支流。

在漢朝之前,中原以華夏族而稱,曰華夏或者諸夏。華乃大,夏曰美,通俗理解就是又大又美的名字。其他均為戎狄夷蠻。秦統一天下後,仍沿用華夏族的稱呼。不過六國之民被稱為黔首,黔字意為從黑從今,聯合起來就是帶著黑色頭巾出門,也就是老百姓的意思。

秦末各方豪傑揭竿起義,反抗暴秦。最終項羽、劉邦等人滅秦而自立。當時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而分劉邦為漢王,封地就在漢水流域的巴蜀一帶,主要活動在南鄭。劉邦後來在韓信、張良的幫助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出巴蜀,入關中,最後垓下十面埋伏困住項羽,逼項羽自殺烏江邊。楚漢之爭以劉邦告勝而結束,自此建立漢王朝,歷經西漢東漢二十四帝400多年。

漢王朝的強盛,也逐漸取代了過去的一些稱謂。比如其他少數民族不再呼中原人為秦人,而呼漢人,其文字也為漢文,其衣為漢服,其族為漢族。

漢唐是中國最為強盛的兩個時期。後來一些華僑旅居國外,也或稱漢人,或稱唐人,都與此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