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川:风水之灵城精义注解

宇宙有大关合,气运为主;山川有真性情,气势为先。

此首章乃堪舆家之论气者第一机巧也。昔云有地非人不下,有人非时不下,盖于气运言也。又云察以眼界,会于性情,若能了此,天下横行,此于气势言也。若彼前哲一睹形势便知祸福之大小,世数之先后,全在气运上卜之。夫山川有真性情何于辩也。昔人有云:山乘秀气,水乘积气,石乘煞气,平乘脊气。又云:山谷异形平原一气,此山川之大势,乃山川之真性情也。

山川何以独取秀气也,山之势类多刚猛而顽硬,惟患不秀丽。若见秀丽所显便是真气所聚且上聚,地惟天清之气居多,所谓收山不收水者正用之,此处故于峰峦之秀气为生气耳。

水何以独取积气也,水之势类多流徙而散逸,惟患不澄凝。若见诸水所积便是真气所钟且下聚,地惟取凝蓄之气居多,所谓收水不收山者正用之,此处故故于水之积气为生气耳。

石何以独取煞气也,山有山之喜气,也有山之怒气,怒者山之威灵所在,威灵之气多露为石。若石山而徒刚猛压逼而不成体势不作威仪,徒有煞而不作生矣,徒而下之祸而不旋踵,故石乘煞气者取其威而成体有生气也,最易细认。

平何以独取脊气也,如平阳一派之土纯阳无阴生气不敛,苟得一骨脊之处高起便为敛而有生气矣。昔人有没牛吹气、如酥在汤之喻正如此。

山谷又何以积异气乎,如今山谷之间各自起势,各自开局,各自成门户,其气各异。故凡江南一带不能当于江北同看,只见一个星辰特起,一个局面特开有。盖有送有朝迎,或如专诚,或如停驿。倘得两三重水口特特闭锁便为有结、便当着眼。试观闽广吴越之间,各村各社各有名族,亦各有名冢。诸凡言语习尚又各不同风,惟异气然也。

平原又何以称一气乎,如今四望广汉之地有何大分别,只见有一方岗脊起处便作城池市镇,其为广舍坟墓尽聚于此。即凡言语习尚虽数百里都为通同,谓非一气然乎。倘居异气处而漫于汉然四望之势求之,则以眼界太宽而失矣。倘居一气处而必以山谷分结之势求之,则以眼界太窄而失矣。此认气以认气势为难也。

张川:风水之灵城精义注解

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天运有转旋而地气应之,天气动于上而人为应之,人为动于下而天气从之。

此言宇宙气天地人皆相与于有成,一有转移举动,气即以异,此识时观变者之一大枢纽也。

何谓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如黄河是天地间一大血脉,据黄虞时由龙门而转吕梁,由吕梁而转太行,由太行而转碣石乃入海,是河从西转南,从南转东北而冀居其中,则黄河如带五岳俱朝为天下第一风水者此也。此冀都一时而尧舜禹三圣人出焉,千古莫盛矣。夫惟黄河经其北,长江绕其南而泰岳夹于其间,则泰山为华山以来大尽之龙,乃中国之一大干也。若论中国之形胜则泰山为中尽,当时孔圣起而群贤济济并生,此千古莫胜焉。此开辟以来未有转旋之山水也。

自汉黄河渐徙而南,乃至穿断齐鲁之墟直走淮泗,则泰山反居北而黄河乃居南矣。冀州之水势倾齐鲁之地,脉断而北地之气运衰矣。我朝祖陵钟于中都大业,起于滁阳,正在淮泗之间。岂非黄河南徙,气运固使之然乎。人言江南之盛以宋南渡,而然不知黄河徙之南,则天运亦徙之南,人不能为之挽也。夫天气一徙地运之转者如此。

何谓天气有转旋而地气亦应之。如秦太史占金陵有天子气,乃疏秦淮以泄之,不知秦淮一疏,地运乃动,嗣后小而六朝之建都,大而我朝之鼎奠,果应如此。又如洛阳素未有杜鹃,及杜鹃啼而天气行于南矣,南人自是果作相,是地运未到而天运先到,则地乃徙而天转也。

何谓天气动于上而人为应之。如陈希夷一夕见小星居帝星之左,及旦入朝其所见,宋太祖与赵普同坐酒肆间而赵居其左,陈乃曰小星何敢帝座左哉,推而易之,此宋太祖征时事。今人多以星气为渺茫,而不知天动人应其不爽如此。

何谓人气动于下而天气从之。如洛阳花石何大关系而元史占之,以为花石不去则宋之旺气不绝,一旦花石移去而航海之舟遂覆,今人多于前哲按星卦为作用似怪诞不经,而不知一举一动天即为应。气何不贯通也,夫论气运者而苟拘拘于定格,不及于转徙幻化之不常抑,何以定其变化哉。夫古大哲望气而可预占察时而可观变,盖能通此穷耳,自非神仙道眼鸟足语此。

张川:风水之灵城精义注解

有聚讲行讲坐讲则气聚于龙,有权星尊星雄星则气聚于势,有盖胎夹胎乘胎则气聚于穴,有收襟收堂收关则气聚于局。

此四段乃认气者第一关键也。夫龙忌孤单人所共知,然亦但知看到头数节耳。不知龙有起有止有行度,起处必要有聚讲如层云叠雾,合气运形大以数百里小以数十里横亘绵延,或五星聚而不分谓之聚讲。如都会之地百官所聚万民所止乃枢要之会也。既聚之后则分枝劈脉而去条分缕,析正干从中,余支分左分右而行,或以渡峡或以走闪两边夹护,各带峰峦,带印带笔带旗带鼓带仓带库各各不一,总之业聚拱护不孤不露谓之行讲。龙之行度历剥换必有归宿,譬则行者之赴家,其一家骨肉必为团聚。又譬则贵人之登堂,其所属僚佑必为拱护决无孤立独坐之理,谓之坐讲。有此三讲其龙乃真,若或不然,则孤单二字不特在入穴之所矣。

何以谓之权星。《吴公钳龙经》中所称都权之星也。盖以其势正盛正大,祖宗二字不足于尽之。高大如雪山之齐天不见其顶,绵亘如云中之鹰不见其来,业集如昆仑。八方之蟠踞不见其分,则天下万脉之山皆祖于此,此亦何可以祖言,故以都权之星名也。大抵权星多土金之体,盖惟土金龙绵亘也,若水木火多作祖星,以其活动而卓立则为分形矣。则宇宙间惟土石为大为盛,盖石为金也。经云权星宜大不宜秀,祖星临来要起峰正此谓也。从此而推一郡有一郡之权星,凡论佛仙侯王相公之大结必本于此。至于尊星或祖或宗,高出于一方为众山首出者,从此而知龙之正干正结皆肇于此。又如雄星则于城郭交关之处,有卓立星辰可以应尊星,而当门户者则以雄星称,即今所谓北辰罗睺之类。盖交牙织结不如以禽兽成形,物形守关不如以人形守关之为大也。有此三星方为势大。

胎星是结穴之所,何谓盖胎,即盖座是也。盖无盖势胎必不结,华盖为上冠盖,宝盖次之,即个字飞蛾也是盖,样盖有盖则脉不露不孤而穴必藏风聚气矣。何为夹胎,如今龙虎夹耳之说,使风门不动所以卫穴者也。何谓乘胎,如今小明堂是也,盖上盖气注于下,下乘则气壅于上,两边夹则气蓄于中,方为有气之穴。

何谓收襟,则穴中微茫界水所会,如人之襟领所交名曰襟合。何谓收堂,则龙虎界割之水所会,如居室之明堂,为四水之所聚名曰堂合。何谓收关,以龙之分来作城作郭之水所会,小如居室之门户,大如城郭之关锁,名曰关合。古人所谓小合收囊以堂合言也,大合收关以关合言也。穴情低小者收堂以内之水。穴情高大者收关以内之水。至如穴前小明堂合襟之水无论高低,穴皆所当收也。凡论局者必备诸此合而论之。昔人有云,有穴方言地,无局不言龙,则局又龙之所以定背面也。《廖公泄天机》分龙穴砂水而又加之于堂,正此谓舆。

阴胜逢阳则止,阳胜逢阴则住,雄龙须要雌龙御,雌龙须要雄龙簇。

此二段言龙势必得阴阳,雌雄媾会之处而始成胎,认气者所当审也。如山谷之间阴气当胜,故一卸平阳脱胎换骨局面,亦且开阳舒畅此便有结,所谓阴胜逢阳而止是也,大开大结小开小结万万不爽。又如平洋之地阳气当胜,故忽然起一岗埠一山脊,谓之吉气所起。乃四面阴砂未缠未护便是,便是浅露亦自成局。故平原之处只要得明,骨脉显露为证,所谓阳胜逢阴而住也。又如龙势之来正干雄强,谓之雄龙。有自天而降御风而行之势,乃两护送之山须要柔顺婉转远缠,逢护不与争强则正干乃结。昔人所云雄龙坐大将以握重兵是也。要之所御之砂若果秀雅亦出文士或以文臣握兵权耳。又如龙势之行一派软嫩为雌,必两边拥护拱夹有力,作起气势乃见精神,夫雌龙固主文秀,然四面砂如笔如笏如鼓如旗亦主威严,岂止文秀哉,此雌龙以夹从雄势为佳,凡雌雄贵交媾如此。

大地无形看气概,小地无势看精神,水成形山上止,山成形水中止。

此言立穴当先认其形神止聚之处,而穴之不可一概论也。今人于入首作穴处便看窝钳乳突四字,一有此四者便称好穴,不知形乃穴之证佐耳,至具生机真结之处全在大势上理会。如大地之形当隐当拙,何有形之巧媚动人只于大象上察其气势,认其性情,苟得生机便成穴,法不在拘拘于窝钳乳突之常法也。至若小地既无气概,必须形局合度聚气藏风,出局观之似无气势,入局观之却有精神,则便可于精神聚处穴之,亦可成一器局也。此官氏立穴以认形势为先最为至要。乃论形之止宿处又要辨支垅高下,乃不失其性情也。

张川:风水之灵城精义注解

如平支之龙全以水为界,合而成阳气当胜其势,柔婉穴当从其起处刚处而乘之,所谓山上止者是也,即葬书支葬其巅之意。

如山垅之龙阴气常胜其势雄急,穴当其坦处而乘之,所谓水中止者是也。谓之水中,只是界水会而止处。古所云来不来坦中裁,住不住坪中取,此与葬书垅葬其麓之意同。

认气于大父母看尊星,认气于真子息看主星,认气于方交媾看胎伏星,认气于胎育看胎息星,认气于化煞为权看解星,认气于逢绝而生看恩星。

此数段乃龙气中认气第一法门也。凡看龙须认尊星为主,盖到一方看何山最高最大专擅一方,便以之为大父母。看尊星是何星辰,如土星起顶垂肩大开盖帐则为土龙势,其所育之子孙土是本气,金是生气,如木则为煞,如火则为其所泄,如水则为其所刑。故凡自上而下遇生旺为子息,遇克害则为刑煞。其法当祖河图一以顺生为序。盖父母不可克子孙也。

《李家龙经》云:息星克母子荣昌,母星克子死绝亡。盖下可克上,上不可克下也。凡山一到入首之处看是何星辰。如金星入首乃祖宗,原是土势出脉则为真子孙矣,若以入首盖覆之星或带木不免相克,然息为金而覆胎之星带木,则子息之破母胎而出,原有此理。但得金木相接之处微有水意便不隔绝矣。此即合前所云:息星可母子荣昌之说。有何妨乎,其法出于洛书一以逆克为序。而《吴公解义》运:木星如土星,一甲辅明廷。亦以从下克上之不可畏也。

如今术家所称屏下贵人。夫以木星贵人而在屏土之下,非木入土之说乎。又如大父母既布势降脉而来,若以其间不遇雌雄交媾,何以成胎?故当行到气盛处须要跌断遇峡一附一仰而成胎伏乃成交媾,此去方有生育。若无胎伏前去必不变化,便是纯阳纯阴无生机矣。杨公论龙必以胎伏意正如此,此于龙腰认气之第一机巧也。龙既跌断遇峡,则再起必有好星辰,或开盖覆必成胎,育盖盖覆之下一线起脉为胎,所谓鹤膝蜂腰龙已成正指此处,一线垂落必要水体乃成胎,所谓万物皆生于水是也,此即束气之处,胎之下再起便是息星。或于一节即结,或数节乃结在所不拘然。亦不可节数太多,以气杂胎不可缓亦不可脱也。

息星便是入首,入首之下再看入手成何穴法,或即贴于息星之本体,或脱落而成为另体乃穴场也。此认真气于父母相合处正在此。凡龙行度岂能尽无驳杂,如土龙行度遇木则为煞,然以木星贵人峰而在土屏之下,虽为煞而有权,若以贵人峰下少转水而顿起金星,则金可制木之煞而水为贵人秀矣。岂不化煞为权乎,谓之解星,从此行去必为生旺便结穴矣。凡龙行度必不变换则虽生旺未免太过反致刚煞矣。如土龙降势金星为生,乃一派金星,三五不间不生支脚,浑是坚刚则纯阳不化,反为阳龙之绝。必须卸下或转天虹之土,两边开挣以分坚刚之气,是以母救子为恩也。或卸下转折如三袅之水以泄刚直之气,是以子救母亦恩也。

得此方去结穴,若不得此便是香火之居或为蛟龙之窟矣。凡一方起一尊星必有一结,或于尽处正受便为正格,或尽处皆受刑煞,则于解星恩星之有生机处,或作骑龙或作斩关须要详认,覆盖峡前峡后之处每有结作,正从脱卸处而得解星恩星之有气也,从龙认气妙法在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