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感心地善良,但所行都是善業嗎?我與痛失妻女之表舅的對話

2017年11月的那一天,一個很平常但卻充滿黑暗的一天。這天,他的妻子突發心梗,搶救無效離別人間,一句話也沒有留下。

第二天,他的大女兒因無法承受母親突然離世的打擊,跳樓自盡了。

短短兩天,妻女一同離去,一個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瞬息間支離破碎。至親永別,生死兩界。他不堪重擊一病不起,甚至也想隨她們娘倆而去,幾經親友開導勸說才在極度悲痛中料理了後事。

你自感心地善良,但所行都是善業嗎?我與痛失妻女之表舅的對話

他是我的表舅,今年七十多歲,是一個敦厚善良且很有能力的人,在當地也是個名人。大約2011年,表舅與表舅媽開始經營酒樓生計。經過一番努力,他們的事業幹得紅紅火火,酒樓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幾年下來已成為當地餐飲業的龍頭老大。表舅的大女兒與表舅媽的感情特別好,她一直在輔助父母管理酒樓的業務,但就在事業騰飛,蒸蒸日上之際,人生無常的一幕驟然而至。親人的離逝,令表舅慘然神傷。

時至今日近一年,思念與傷痛依然遍滿了表舅的整個生活,處處都是回憶,使其無法自拔。

這次回鄉之行在和表舅的聚會交談中,我跟他分享了自己多年學佛修行的心得體會,以及“無常”“因果”“業報”等佛教基本道理。

我告訴他:“在我們所處的宇宙當中,六道眾生從無始以來,被無明所惑,造下種種的業行,錯了種種的因果,由於被因果業力所縛,就脫離不了生、老、病、死等諸多的痛苦。正如南無本初報身佛在《世法哲言》中說法:‘世界無常故,有情決定死,無情決定滅,因緣和合生,萬法如夢幻,離散無名相,善因呈福果,惡為顯怖報。’”

表舅開始若有所思,問:“你舅媽為人那麼本分善良,她對家人、親戚、朋友乃至鄰居都是那麼關愛友好,怎麼就這樣突然病逝,匆匆離我們而去了呢?”

你自感心地善良,但所行都是善業嗎?我與痛失妻女之表舅的對話

我開導他說:“舅媽是很善良,但你們為了生計開飯店,辦酒樓,雖然是財源廣納,生意興隆,但您是否想過每天烹煮斬殺多少生命來滿足您的錢袋、他人的口腹之慾?雞、鴨、魚、蝦、豬、狗等等它們也是有感情的生命;它們也有孩子,兄弟姐妹和父母。當它們被斬殺的那一刻,拼命地掙扎、哀嚎,而我們卻絲毫沒有想過它們驚恐劇痛的慘狀和親眷離別的哀傷。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要知道因果不昧呀,種下了苦毒之因後,緣熟之時苦痛之果也會顯報的啊!”

表舅聽著聽著,眼中含著淚水,到了此時他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

我繼續說:“這個世界確實有很多善良的人遭遇了‘惡報’,從表面看似乎不符合因果的道理,而實際的緣由肯定是因果不昧的。當我們遇到了如來正法,明白人生和宇宙真理的時候,就會知道有三世因果的道理:過去種的因,就感報現在的果;過去及現在所種之因,和合結成未來的果。因果是宇宙的定律,如果我們人類只從自身的認知角度去理解善行、惡行的定義,那是很有侷限性的。譬如一般的人會認為:只要遵紀守法,對待別人和善友愛,這樣的人一定是個很善良的人了。但是在因果的面前,六道眾生的生命價值是平等的。若是由於我執與私慾,行了故意傷生或殺生的惡業,我們的行為就不善良了,就稱不上是一個善良的人了。”

表舅說:“我一直認為人只要心地善良,不去坑害他人就是行善了,心安理得了,真想象不到因果的道理是這樣的深沉。”

我說:“因果的實相,只有聖者和諸佛菩薩才能如實徹見,凡位眾生是無法窮究其底蘊的,所以我們要拋棄自己的所知障。依佛陀之聖教,覺悟世間無常,生死苦惱;發出離心,明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佛說十善、四無量心等教法,規範自己的思想、語言和行為,成為一個不錯因果的善德行者。這樣才能稱得上是一個真正善良的人。”

你自感心地善良,但所行都是善業嗎?我與痛失妻女之表舅的對話

表舅說:“我只想做個好人,學佛修行的道理還是首次聽你說到,要做到修行的要求實在不容易啊。”

此時,我只有黙默地為表舅一家祈禱:願時間這劑良藥能讓傷痛中的表舅明白因果不昧和無常無處不在的道理;願他和家人能得蒙三寶的加持,儘早轉到不殺生的行業,遠離苦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