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車企百億投資卻只有千餘銷量!

新官上任三把火。近日,剛剛履新一汽集團一個月的董事長徐留平給自己也給大眾展現了他的宏偉目標——“要讓紅旗成為中國第一和唯一的豪華品牌” 。這一消息,再次讓紅旗走入大眾視野,激盪起中國人的民族情懷。

紅旗飄過南北,興於斯

乘東風,展紅旗,八一拿出高級轎車去見毛主席!

在那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年代,很多偉大工程都離不開最高領袖的意志推動,紅旗從一個願望最終變成了中央領導專車。

紅旗是新中國轎車的一面旗幟,曾經她是中國製造的一個傳奇。每個中國人談起曾經國慶節時,國家領導人搭乘的紅旗無不揚眉吐氣。紅旗的歷史幾乎與新中國的歷史同步,每一位為人愛戴的國家領袖,每一次震驚寰宇的歷史事件,都與紅旗有著難以剝離的交集。

百億投入與千餘銷量

始於斯,興於斯,沉浮於斯,幾欲復興於斯。

紅旗牌轎車在中國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紅旗”二字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轎車品牌的含義,新中國發生的太多歷史事件都與“紅旗”有關。

從舉國上下重點培育的民族工業品牌,到因為「節能」而停產,再到如今努力進入百姓的生活,紅旗汽車絕對是中國汽車工業史上最有故事的品牌。

但榮光背後,盛名之下,很少有人注意紅旗直到 2016 年 12 月才第一次實現單月銷量上千,達到了 1001 輛。

來自乘聯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紅旗H7的銷量僅為2961輛;2014年紅旗H7更是下滑到2589輛;2015年有所提高,紅旗H7賣了5039輛;2016年也僅僅只是在5000輛的門檻上。

而自2008年提出“紅旗復興”計劃以來,一汽集團投入了上百億資金,但年銷量不過幾千輛。即便如此,這些銷量大多還是被各級政府、軍隊等單位消化,跟市場沒多大關係。

奧迪=官車,霸主地位如何奠定?

同樣是政府、軍隊的常用“官車”,相較於紅旗的差強人意,奧迪儼然是“官車”界霸主。在今年上半年的熱播劇《人民的民義》中,達康書記的座駕奧迪車就頻頻出現。

羅盤戰略定位/這家車企百億投資卻只有千餘銷量!

大多數人以前看到黑色奧迪,就覺得肯定是官車。現在一說

官車,第一個還是會想起奧迪。

羅盤戰略定位/這家車企百億投資卻只有千餘銷量!

奧迪=官車,這就說明奧迪的品牌定位在大家心中已經很深刻。

奧迪是如何霸佔官車稱號的?

一是歷史機緣。80年代的國產轎車中,廣汽、上汽和北汽的都不如一汽的奧迪100給力,那時候縣處級桑塔納、鄉科級212,只有廳局級才能買奧迪100。逐漸就把皇冠、公爵王、上海、伏爾加……等上一茬公務用車擠出歷史舞臺。後來又有了公車採購規定,奧迪先到先得地成為了縣處級至省部級的標配車輛。

二是品牌定位。奧迪把對了脈、看準了公務採購的市場,從C3一直到C5,無論是外形、內在、定價都符合中國政府採購的期望。

奧迪成功的品牌戰略定位——“官車”路線。藉助龐大的公務車市場需求,以及與政府部門密切相連的商界,奧迪奠定了自身在公務車、商務車市場的霸主地位。

奧迪自立“霸主”地位,紅旗成 “扶不起的阿斗”

應該來講,紅旗品牌近年來一直是想努力做好,但卻有些不得要領,可謂屢屢碰壁,讓業界感覺其哪怕是獲得國家和中國消費者給予的再大支持,也似乎都是“扶不起的阿斗”。

這不是錢的問題,也不是車的問題,更不是市場的問題,那到底是什麼的問題?

原因到底在哪裡?

1、產品不聚焦差異化

隨著消費結構的升級,“貴的高端的”階級化的消費理念已經逐步被取代,人們的消費選擇更具個性化和差異化。尤其當年輕人群體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他們表現出的更旺盛的購買力和更個性化的訴求,以及對性能指標更深層的興趣挖掘。

2016 年,一汽宣佈紅旗事業部成立,單飛之後的紅旗扮演著類似勞斯萊斯之於寶馬、奧迪之於大眾的高端形象,試圖以幾十年的榮耀,奪取中國汽車市場之巔。這樣的紅旗汽車,沒有任何優勢和特點,如何能成功?

企業要做的事尋找新的增長點的動機下,聚焦產品差異化,不斷打造新產品優勢特點,也為消費者選擇提供一個強有力的理由,像沃爾沃的安全、寶馬的駕駛、奔馳的舒適等為消費者印上深刻品牌烙印。

2、一汽“豪華品牌”戰略定位模糊

目前,紅旗品牌旗下只有L5和定位C級豪華轎車的H7兩款車型在售。

從紅旗品牌的產品情況來看,紅旗品牌確實將自身定位於豪華品牌之列。但從這個產品現狀及規劃,也讓我們感覺到,紅旗品牌似乎並沒有搞懂到底什麼是豪華品牌,到底在產品層面如何體現豪華。

所以即使一汽新上任董事長徐留平提出了“要讓紅旗成為中國第一和唯一的豪華品牌””的定位,但其發展戰略和品牌定位的的模糊也將使其面對更大的挑戰和危機。

總結

實際上,無論是做什麼樣的品牌定位,無論是低端品牌、主流品牌還是高端品牌,都

需要紅旗更接地氣,少續仙氣,有更清晰與其品牌定位相符的產品戰略體系來做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