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祥:寻找自己的影子

作者简介: 张永祥、男、汉族、1957生,甘肃省成县人,1976年参加教育工作,成县教育局干部,中共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致力于小说,散文,诗词创作,作品散发于省内外报刊杂志,散文《村街》获同谷全国散文大奖赛优秀作品奖,诗词作品获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政协》杂志社举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优秀作品奖。诗词发表于《中华诗词》等杂志一千多首,入选多种诗集,获多种奖项。创作长篇纪实文学四十万字的《铁血红旅》和散文集《雪禅》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历史文化散文集《读庄子》即将出版。

张永祥:寻找自己的影子

张永祥先生

我爱照镜子,每天早晨梳洗后照例要照一次镜子以正衣冠。饭后茶余坐在写字台前对着镜子照照,呲牙咧嘴笑笑就招来妻子几声恶语:“没正经,再照就是那样,顽症!”是呀!我的这顽症哟。其实妻子不大注意放在写字台上的这面镜子,这面镜子照出的人要年轻十岁,镜面上的我英俊潇洒,因此我总爱在这面镜子上照自己,一照心情都好了许多。卫生间的那面镜子照出的人图像清晰逼真,甚至连脸上的细微皱纹、一点小痣都照得一清二楚。我本来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牙齿脱落,一脸衰老之相,在卫生间照罢镜子迟暮之感顿生,人生苦短,功业未建,淡淡的哀愁袭上心头,于是我爱照写字台前这面镜子。刘禹锡《昏镜词》写道:“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一日三五照,自言美倾城。”诗人所咏的昏镜正符合我的心态,“摇镜则不得为明,摇衡则不得为正”《韩非子·饰邪》。孰是昏镜孰是明镜我心知肚明,但我还是要把昏镜放在写字台上照我读书写作,“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令我对他爱恋有加,倒冷落了卫生间的那面明镜。

我是啥模样只有镜子里的图像告诉我,因此,我在镜子里寻找我的影子。就我的影像而言,友人说我英俊潇洒,体魄健壮;仇人说我猪模熊样,未老先衰。工作上悦我者说我才华横溢踏实勤奋,恶我者说我没啥本事,给个工作靠不住。嘴扁舌头软任人排揎,半生以来我就拖着这条影子辗转迁徙,怎么也挣不开。耳不听心不烦,可偏偏悦我者言很少入耳,恶我者言防不胜防的往耳朵里钻。闻过则喜我没有那个涵养,干脆不听,就信手涂鸦书一条幅:“传我是非者必是是非人”。造访者观之一笑,仿佛笑中藏有许多秘密,我又心惊胆战地求人打听,怕不把笑底揭穿会贻祸于我。人啊!就是这样不相信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世上身正影子斜,影斜身子正谁能说得清?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谏唐穆宗说:“心正则笔正,”我说:“心正则影子正。”

昏镜巧妍于人,让人忘形于表相。明镜纤毫毕现,不加掩饰,现你真实面目,人亦恶之。禅宗北宗神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此偈要人时拭心镜,勿惹尘埃玷污心镜,只是没有真正认识到佛性,看不见自己的本性。但世人若能常常自省,自拭心镜,勿让尘埃所染,最起码是个好人,总比那些贪欲无度,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不择手段敛财敛色,鲸吞国家财物,搜刮民脂民膏的人强千百倍。那些人的心灵已被贪欲熏染得黑如焦炭,污浊不堪,拂拭的岂止是尘埃?六祖南宗慧能看破此偈,彻悟人的一切法相身心皆空,另作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看到事物的本性,“菩提”、“明镜”本来空的,哪有尘埃可惹?因为人的自性本来清清净净,只因为世俗所染,为随世俗这个大染缸而扭曲自己的个性,以求适者生存。个性消磨殆尽使自己看不清自己,只能从镜子里寻找自己的影子。

迷恋自己的影子,是虚妄所致。人人都有强烈的虚荣心,使我们的生命在攀比中备受煎熬。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因为执著,胡思乱想,人为地给自己设置了很多的“墙壁”,很多的障碍。“空”就是要突破,就是要超越,就是要发展。如果不“空”,“墙壁”就挡住了你的视线,你就只能看到眼前的那块小天地。只有“空”了,格局才能扩大。与佛结缘,使我感悟到身正影子斜,影斜身子正都是自心昏暗、混乱的表现,都是自心迷乱看不到真实的自己,才如此活得累。拖着这条影子患得患失,忧谗畏讥,如此生活必定劳苦一生。生活在影子里,在昏镜与明镜当中无法做出选择,只能自欺欺人,迷恋昏镜中的影子给心灵找一丝慰藉。怕见真实的自己,在影子的欺骗下凄苦一生,怨天尤人。学佛使我心有所悟,修行就是修心,明心才能见性。觉悟人生,就会从影子中走出来,心清则影子清,心正则影子正。如此才能找到真实的自己,才能严格解剖自己。回头看,为自己曾经巧言于人,巧夺于物的行为而感到羞愧。看到自己歪歪斜斜的脚印当初自以为得计,占了些许便宜,于人于物自己都不吃亏。现在看来世上的便宜只有一个,你不吃亏别人就得吃亏,你不付出别人就得替你付出。虚假的自己不敢面对真实,只得生活在虚幻的影子里,对照昏镜自己安慰自己。不少人不敢面对自己,瞒心昧己,心口不一,心迹不敢展示与人,自己看不见光明,看不到希望和美好,他的心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发黑发霉,至死不悔,自己害怕自己。这种人很孤独,因为他对别人不能真心相待,虚假应付,别人对他也不可能有什么真情。因此,他的心得不到友情、亲情的温暖,只能自己不相信自己,更不相信任何人,在虚假中悽苦一生。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我们执着一个外在的东西不放,那就走到禅的反面了。能离开这个相,就能看到事物的本质,乃非相之相;体验到非相之相,如来就在目前。如来者:如真理而来,如真理而去。寻找自己的影子,就是太执著于相,故而心乱神迷,看不到真实的自性。我在参禅中感受到,我这颗分裂的心逐步趋向统一和平衡,当内心和外在的世界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了,那就是一颗不喜不忧,不迎不拒,不友不敌的平常心。到了此刻,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参禅”的境界。

生活是实实在在的事情,生活中的菜米油盐酱醋茶缺一不可。现实生活中时刻充满矛盾,在解决这些矛盾过程中不可能事事随心,不随心就生烦恼,有这些烦恼很正常,就看你如何对待烦恼。有的人在烦恼中自暴自弃,自甘沉沦。有的人在烦恼中指天恨地,甚至会铤而走险。有的人在烦恼中生出菩提心,放下执着就能消除烦恼。怨憎会苦,放下来;不要执著,当下就能清凉自己。看破、放下、自在、我们就能够得到清凉与安宁。生活禅告诉我们:修行是很普通的事情,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如果我们以平常心对待每一个人,包扩自己的仇人,就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把全身心都专注在工作中的每一个当下,思想就集中了,就能产生智慧的火花。每时每刻都能做到思想高度集中在生命活动的每一个当下,心无二用,身心健康,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就能得到提升,如此过好每一天,这就是禅生活。如此这样的生活,谁还有闲心关注自己的影子,寻找自己的影子?

张永祥:寻找自己的影子

张永祥先生的作品

张永祥:寻找自己的影子

张永祥先生作品

张永祥:寻找自己的影子

陇南市副市长、成县委书记李祥为张永祥先生作品作的序言

张永祥:寻找自己的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