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以稳中求进应对稳中有变

8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情况显示,当前中国生产需求基本平稳,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经济结构继续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国民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

不过,在当前国内外环境更趋严峻复杂、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的形势下,7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环比继续回落、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回落,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对未来出口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整体来看,未来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将保持平稳增长。中美贸易摩擦短期内尚未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但从长期看,需要密切关注其走势并提前做好各项风险预案。

消费平稳增长有基础

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0734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在同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就此表示,近三个月的月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的波动和目前消费结构的变化有很大关系。“今年以来,影响消费市场的因素和去年相比有着不同的变化,包括进口关税调整和电商的各种促销活动,其对短期消费的增长造成了一些扰动。”刘爱华说道,但从长期看,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9.3%的增速,加之消费市场扩容、消费结构升级态势保持不变,因此消费平稳增长具有支撑条件和基础。“总体上看,消费有潜力,有空间,也有继续向好发展的势头。”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主任关利欣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虽然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比5月份增速高出0.3个百分点。特别是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0752亿元,同比增长9.3%,消费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

关利欣进一步分析称,当前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节假日的错月效应影响着消费行为。与2017年不同,2018年的端午节在6月,加之“6·18”等电商促销活动的大力推广,消费者将部分消费品集中至6月购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5月和7月消费市场的活跃程度。

二是消费预期改变产生延期消费效应。自今年7月1日起中国实行进口汽车关税下调政策,此前部分计划购置汽车的消费者对此持观望态度,并推迟了汽车购买的时间。汽车类消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较高,对社零增速影响较大。

三是服务消费快速增长难以在统计数据中得到体现。近年来中国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包括居民服务、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服务性消费,难以反映社会消费的总体情况。随着消费升级步伐加快,服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未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将稳中有降。

业内人士认为,观察消费发展态势既要看速度、看总量,也要看结构、看效益。当前的数据表明中国的消费升级态势仍在延续,未来消费实现平稳增长仍然可期。

稳中求进做好防风险准备

在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的形势下,中美贸易摩擦使得中国的外贸走势同样被置于聚光灯前。

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8月14日在解读1~7月份中国外贸运行情况时谈到,今年以来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动力转换加快,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值得注意的是,1~7月,中国进出口规模达16.72万亿元(约合2.61万亿美元),创同期历史最高水平。

尽管如此,FX168财经学院副院长许亚鑫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仍强调,不可忽视中美贸易战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短期看,中国对欧盟、东盟以及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将减少对美出口下降后带来的冲击。但从长期看,还需进一步观察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要提前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许亚鑫说。

刘爱华也表示,虽然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有所显现。从世贸组织8月初发布的国际贸易景气指数来看,预期三季度国际贸易景气指数是100.3,而一季度该指数是102.3,二季度是101.8。“100是景气指数的临界线,当前正在向临界线逼近。从目前产业链全球布局的大背景来看,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各国都已有预期。”

基于此,刘爱华强调,在当前国内外环境更趋严峻复杂、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的形势下,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聚焦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