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整顿下的教培行业:监管趋严,发力在线教育,开发三四线城市市场

深度|解析整顿下的教培行业:监管趋严,发力在线教育,开发三四线城市市场

深度|解析整顿下的教培行业:监管趋严,发力在线教育,开发三四线城市市场

小机构将面临挑战,处于灰色地带的小作坊也将面临整治,行业集中度将会提高,小机构的市场份额将会向大机构转移。“哑铃型”教培行业格局将成为趋势。

深度|解析整顿下的教培行业:监管趋严,发力在线教育,开发三四线城市市场

一、监管趋严,行业整顿加快

2018年初,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明确将针对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学科类培训及竞赛活动的培训机构,进行严格规范整顿,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

治理任务和整改工作主要围绕安全隐患、无证无照、有照无证、超纲教学、举办竞赛、不遵守教学计划等方面展开。专项整治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开展,目前第一阶段全面部署和排查摸底工作已基本完成。

表1▼ 治理任务及整改要求

要点

内容

安全隐患

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要立即停办整改

无证无照

对未取得办学许可证、也未取得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但具备办理证照条件的校外培训机构,要指导其依法依规办理相关证照;对不符合办理证照条件的,要依法依规责令其停止办学并妥善处臵

有照无证

对虽领取了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但尚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校外培训机构,具备办证条件的,要指导其办证;对不具备办证条件的,要责令其在经营(业务)范围内开展业务,不得再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培训

超纲教学

提前教学

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主要指语文、数学等)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班次、内容、招生对象、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举办竞赛

竞赛与升学挂钩

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并依法追究有关学校、培训机构和相关人员责任

不遵守教学计划

坚持依法从严治教,坚决查处一些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等行为,严厉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坚决查处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教师资格

图1▼ 治理步骤

深度|解析整顿下的教培行业:监管趋严,发力在线教育,开发三四线城市市场

2018年5月25日,教育部公布了近期教育部以及各地围绕校外培训专项治理开展的工作情况。截至5月23日,全国已摸排校外培训机构128418所,其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机构10051所,占已摸排机构总数的7.83%,目前各地已对存在此类问题机构总数的28.08%进行整改。

根据公布的数据,无证无照以及有照无证的问题最为突出。已摸排的128418所校外培训机构中,无证无照机构44542所,占已摸排机构总数的34.69%;有营业执照无办学许可证机构38594所,占已摸排机构总数的30.05%。也就是说在摸排过程中,无办学许可证的情况相比无营业执照的情况更为突出,合计有83136所机构没有办学许可证,占已摸排机构的64.74%。

图2▼ 无证无照以及有照无证情况

深度|解析整顿下的教培行业:监管趋严,发力在线教育,开发三四线城市市场

无办学许可证的问题突出主要是因为相对于办理营业执照,办学许可证的办理流程更多,成功办理的难度更大。《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了民办学校办学需要办学许可证,虽然相关法律没有指明培训机构是否需要办学许可证,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监管机关对于培训机构的监管依照和民办学校一样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进行。但新《民促法》落地之后,各地配套细则没有完全到位,多地暂停或延缓了新机构办学许可证的审批,这不仅影响了已经开展办学的机构整改也影响了新机构的设立。

整顿过程中,超纲教学及举办竞赛等问题排后。开展学科类培训(主要指语文、数学、英语等)“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机构7413所,占已摸排机构总数的5.77%;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并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机构1105所,占已摸排机构总数的0.86%。

已摸排中小学校85250所,发现存在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现象学校2148所;发现存在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等不良现象学校2141所。超纲教学及不按教学计划教学等问题相对于无证无照或有照无证问题较轻,主要是由于无证无照或有照无证方便考证,而超纲教学或不按教学计划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比对和衡量,考证及评价过程较困难。教学内容层面的监管对于未来的整改过程也是一项挑战。

此次摸排范围广,查处严,整改力度大。截至5月23日,已整改培训机构12251所,其中,整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机构2822所,占存在此类问题机构总数的28.08%;整改无证无照机构5013所,占存在此类问题机构总数的11.25%;整改有营业执照无办学许可证机构2963所,占存在此类问题机构总数的7.68%;整改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并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机构212所,占存在此类问题机构总数的19.19%。已整改中小学校272所。其中,整改存在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现象学校133所,占存在此类问题学校总数的6.19%,已处理教师(校长)117人;整改发现存在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等不良现象学校139所,占存在此类问题学校总数的6.49%,已处理教师(校长)217人。

在本次全国范围的行业整顿中,大量不符合办学资质要求的培训机构被整改停业,各省出台最严民办培训机构监管政策。未来行业严监管和整顿将会是常态,中小机构因为获得资质的成本过高或是资质审批门槛高将会失去生存空间。小机构将面临挑战,处于灰色地带的小作坊也将面临整治,行业集中度将会提高,小机构的市场份额将会向大机构转移。

二、行业竞争加剧

1、

在线教育竞争一触即发

目前包括大机构和新创业企业都积极布局在线教育。新东方及好未来等传统K12 课外辅导大机构积极布局线上业务,体系内着重发展在线网校,其他方面则通过向外投资进行布局。专注互联网教育的公司或行业新进入者则主要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获取流量,抢占在线教育市场份额。

暑假一直是K12课外辅导需求集中的时期,也是在线教育重点布局的时期,2018年6月开始,各大教育机构或将陆续开始布局在线教育市场,常用的营销手段包括低价课吸引大批流量以及新产品推出等,其中就包括新好两家课外教育龙头。

进入2018年以来,新东方和好未来纷纷加大线上投入力度。好未来的营销策略主要包括低价课、新产品以及低年级或新年级(小学一年级、初一、高一等)的入口班。新东方也推出了低至20元的中小学暑秋双师直播课。低价课以及短期营销战略能够带来流量的快速流入,但或将造成行业的无序竞争,最终保障用户粘性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最终的教学教学效果。

图3▼ 学而思网校2018年暑假布局

深度|解析整顿下的教培行业:监管趋严,发力在线教育,开发三四线城市市场

图4▼ 新东方在线2018年暑假布局

深度|解析整顿下的教培行业:监管趋严,发力在线教育,开发三四线城市市场

2、

小机构进入净利提高阶段

对比最新公布的K12课外辅导机构2017年的营业收入,新东方及好未来两大巨头依旧遥遥领先,营收均破百亿,同时,巨头仍保持稳步增长,新东方及好未来最新财年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3.3%及64.4%。巨头在营收基数大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增长,一方面是因为行业需求旺盛,K12课外辅导仍然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双巨头本身业务推进稳扎稳打。

对比净利润,双巨头之外的机构多数净利润同比增幅大,主要是因为相对双巨头,小机构管理运营以及业务推进尚处成长期,随着管理运营以及业务的不断成熟,净利不断提升。四季教育、紫光学大、大山教育以及高思教育2017年的净利同比增速均超过100%。

图5▼ K12课外辅导净利润及同比增速

深度|解析整顿下的教培行业:监管趋严,发力在线教育,开发三四线城市市场

随着课外辅导机构发展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小教育机构发展起来,行业竞争格局渐渐复杂,随着合规教育机构数量越来越多,利润不断上升,市场份额也不断被分摊,原有企业竞争压力扩大。

另外,随着2018年暑期的到来,各大课外辅导机构开始密集布局线上线下教育市场,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无论是如新东方、好未来这样的行业龙头还是各中小型教育机构竞争压力都进一步提高,无法有效抢占市场的机构或将面临淘汰。

三、行业发展趋势

1、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助推教育变革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进行,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等现代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这些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也推动教学方式的创新,深入影响传统教育领域。在K12教育领域的应用更是能够赋能教育,提高教育的效率,并打破地域限制。

科技赋能教育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在线化,包括将教育资讯内容以及录播视频的在线化。该阶段的主要驱动力是互联网以及在线支付等,典型代表是新东方在线推出的录播视频以及沪江网。

第二个阶段是商业化,主要通过商业模式和产品模式的创新来扩展教学服务场景,包括直播技术的应用等。典型产品包括学霸君、作业帮以及猿题库等一系列搜题、线上辅导产品和直播平台等。

第三阶段,也是目前正在进行的阶段,是教育的智能化,主要是通过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科技与教学融合,包括VR/AR的应用,脑科学以及基因计算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未来线上市场的份额抢占以及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将会是科技赋能K12课外辅导的重点。

图6▼ 科技改变教育

深度|解析整顿下的教培行业:监管趋严,发力在线教育,开发三四线城市市场

人工智能(AI)以及人工智能科学从诞生起,其研究和应用领域就与教育紧密关。人工智能就是研究让计算机接受教育、提高智能的科学技术。AI 的研究成果又反过来应用到教育过程中,促进教育的工作效率、产生新的教学模式,科大讯飞、凌声芯等Edtech(教育科技)公司已经成功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智能测评、语言培训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相结合更使自适应学习得以实现,通过检测分析学生的学习问题,为学生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规划最有效的学习路径,“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提升了教育公平,未来,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科技将会继续强势驱动教育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2、

大机构将向非一线城市份额集中

一线城市作为教育资源相对集中,教育理念相对先进的区域,目前K12课外辅导的渗透率较高。二线城市K12课外辅导渗透率次之,但随着消费升级,二线城市家庭在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大,对于优质K12课外辅导需求强烈,目前区域龙头对二线城市市场份额有一定的垄断作用,是大机构未来将深化经营的区域。而

三四线城市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强烈,因为K12渗透率相对较低,是未来K12辅导机构兵家必争之地,同时目前三四线城市市场份额高度分散,在监管加严,不规范的小机构小作坊被取缔的背景下,行业或将面临大规模洗牌,三四线城市课外教育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图7▼ 不同规模的K12课外辅导机构区域布局特征

深度|解析整顿下的教培行业:监管趋严,发力在线教育,开发三四线城市市场

相比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较难突破,一方面是教学的本地化难做,另一方面是小作坊在这样的地方分散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

随着消费升级,三四线城市对于K12课外辅导的需求会不断增强,未来将会是线下课外辅导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四、行业风险分析

1、

政策风险

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开展后,大量课外教育机构被排查整顿,此次摸排范围广,查处严,整改力度大,大量不符合办学资质要求的培训机构被整改停业,各省出台最严民办培训机构监管政策。未来行业严监管和整顿将会是常态,中小机构因为获得资质的成本过高或是资质审批门槛高将会失去生存空间。小机构将面临挑战,处于灰色地带的小作坊也将面临整治

2、

竞争风险

随着课外辅导机构发展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小教育机构发展起来,行业竞争格局渐渐复杂,市场份额也不断被分摊,另外,随着2018年暑期的到来,各大课外辅导机构开始密集布局线上线下教育市场,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无论是如新东方、好未来这样的行业龙头还是各中小型教育机构竞争压力都进一步提高,无法有效抢占市场的机构或将面临淘汰。

3、

技术风险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进行,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等现代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也推动教学方式的创新,深入影响传统教育领域。

目前正处于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科技与教学融合阶段,包括VR/AR的应用,脑科学以及基因计算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未来线上市场的份额抢占以及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将会是科技赋能K12课外辅导的重点。技术水平不过关、教育技术革新能力不足、无法抢占线上市场及智能化教育市场的教育机构或将被淘汰。

五、风险防范

银行应深入了解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开展情况及结果,关注被审核整改的课外辅导机构的名单,严格检查课外辅导机构客户证照情况以、教学内容及方式,重点审核机构是否证照齐全、合规经营,寻找恰当手段判定机构教学内容及方式情况,对课外教育机构做到严格区分、审慎支持,并立即退出符合办学资质要求、被整改关停的教育机构。

关注课外辅导机构线上线下竞争市场动态,了解各机构推出的低价或新型的教学产品,择优支持正处于成长期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型合规课外教育机构,深入了解教育机构产品情况,审查是否存在无序竞争的情况,规避教学产品内容质量不足、利用价格竞争抢占市场的教育机构。

了解课外辅导机构客户新技术应用情况,优先支持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经营、智能化教育的优秀教育机构,退出技术水平不过关、教育革新能力不足、不具备线上教育平台、渐渐失去市场份额的教育机构。

深度|解析整顿下的教培行业:监管趋严,发力在线教育,开发三四线城市市场

感谢各位鼎力支持

《数据年鉴》预售通道全面开启

深度|解析整顿下的教培行业:监管趋严,发力在线教育,开发三四线城市市场

只有与你的数据相结合

这里的数据才有了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