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武汉长江新城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加速推进府河湿地保护

引子:为加强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围绕武汉市中心城区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的目标,抢救性地保护、恢复和治理一些重要湖泊和河流,加强府河湿地保护已迫在眉睫。

正文

府河是武汉母亲河之一,历史上为武汉人民生产生活作出过重要贡献。府河在我市全长近60公里,流经东西湖、黄陂、江岸、江汉等地,其中府河黄陂段全长32.568公里。府河原主要功能是防洪,每年梅雨季节过后即退水成为沼泽地带或半干半湿地带,属于较为典型的湿地特征,湿地总面积约4319.8公顷。童家湖出湖口——道贯泉段作为府河湿地公园核心段,全长22公里。

府河湿地公园的功能

1、生态之肺。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和保持生态多

加强武汉长江新城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加速推进府河湿地保护

样性的重要意义。府河湿地作为武汉市重要的湿地资源具有城市生态之肺的重要功能,是地区生态安全框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气调解。武汉市已在全国率先规划建设六条入城风道,府河生态水系作为六大城市风道风源地之一对打通城市风道、改善微气候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府河湿地公园建成后将显著改善府河水质,保持水源洁净、净化水体污染,并在蓄洪防旱方面发挥更大更重要作用。

3、形成景观带。府河湿地沿岸人文自然景观林立,分别有黄花涝古镇、柏泉遗址、李家墩遗址、盘龙城遗址及府河入江口景观,湿地公园建成后将串接起以上景观形成城市新的景观带,不但能够传承文脉、弘扬文化,更具有为人民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功能。

4、促进南北两岸生态宜居和绿色发展。府河湿地

加强武汉长江新城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加速推进府河湿地保护

两岸是武汉市人口聚集区,后湖、金银湖、盘龙城、武汉客厅等共130个楼盘,36万套可容纳120万人居住的商业住宅坐落两岸,湿地公园的建设将促进两岸居民生态宜居梦的实现和城市绿色发展。

5、综合效益。以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为为主要内容的府河湿地建设是武汉市湿地资源保护网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为小天鹅候鸟等南下越冬候鸟提供栖息地、保持生物多样性、改善水气微环境的生态效益,改善临空经济区形象、提高临空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经济效益以及为市民提供生态宜居环境和城市休闲娱乐场所的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综合效益。

府河湿地保护区建立的迫切性

1、近年冬春季节,由我国北部迁飞到南部越冬的鸟类较多,包括小天鹅、雁类、野鸭等国家级保护的候鸟

加强武汉长江新城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加速推进府河湿地保护

类在府河内越冬。2009年《长江日报》刊登了府河湿地发现小天鹅的图片,受到市政府及省、市林业部门和广大市民的关注。

2、市领导十分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市政府早在2016年就在新洲区召开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会议,并到黄陂童家湖、白莲湖、府河滩涂湿地考察,提出建立湿地保护区,市政府办公厅还发了专题会议纪要。

3、建立府河湿地保护区(此项工作由东西湖区人民政府、黄陂区人民政府、市林业局负责),据了解东西湖区政府已同意将府河建立湿地保护区。

4、有利于鸟类及湿地保护工作。由于候鸟在府河越冬,有极少数不法分子在府河内下卡(夹)、下毒药捕鸟,造成小天鹅毒死、卡死现象发生。近期,《长江日报》连续多次进行了图片及文字报道,受到市领导及相关部门的极大关注。建立府河湿地保护区,可以加强对府河湿地的管理,打击破坏湿地及捕鸟等违法行为。府河在谌家矶注入长江,由于长期接纳沿线大量未经有效处理的生活及工业废水,府河保护治理情况将严重影响长江水质,近年来因上游企业违规超标排污等原因,府河武汉河段生态愈加脆弱,2014年9月份府河东西湖和黄陂段爆发大面积死鱼事件,20多万斤死鱼漂浮在约40公里的河段中。严重的污染情况和脆弱的生态情形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护府河湿地刻不容缓,而建设府河湿地公园是府河治理保护的重要方式,并将发挥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综合效益,建议市政府更加重视府河保护治理,并协调相关区(东西湖、黄陂区)加快推进府河流域修复保护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