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个小县城,在清朝时比太原还牛,1600年来都只有一个名字

山西一个小县城,在清朝时比太原还牛,1600年来都只有一个名字

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为了彰显君权至上,开始大规模的撤销商周以来的封国制度,设立了郡县制。其中,山西境内有一个地方被命名为平陶县。后来,历经两汉三国,到了南北朝的时候,这个县的名字发生变化,为了规避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名字,因此将平陶改名为平遥。从北魏到今天,历经1600年的发展,这个县城再也没有改过名字,这样的个例在山西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

山西一个小县城,在清朝时比太原还牛,1600年来都只有一个名字

平遥

当然,作为一个小小的县城,在那样的封建社会中是很难得到长足的发展的。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这个地方曾经遭遇到了多次战火的洗礼。隋唐时,被突厥大举入侵中原,在整个山西掀起了腥风血雨,唯有平遥一城久战不馁,坚持到胜利到来。唐末,宋太祖赵匡胤问鼎中原,为了达到军事目的,曾经放火烧过平遥城,但是不论怎样的磨砺,都挡不住这个县城生生不息的蓬勃力量。

山西一个小县城,在清朝时比太原还牛,1600年来都只有一个名字

平遥古城

到了明朝,朱元璋对这里青睐有加,甚至于亲自下令,在平遥城九里十八步的周长上进行大规模的扩建,重建筑成“周围十二里八分四百、崇三丈二尺、濠深广各一丈,门六座,东西各二,南北各一,城墙已砖石包墙。此时的平遥城虽然还叫平遥,但是已经不是最初的那个平遥了。而且这样的扩建工程在后来的清朝时,给了平遥城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

山西一个小县城,在清朝时比太原还牛,1600年来都只有一个名字

平遥

明朝之后,清朝建立,历经一百来年的发展,清朝也渐渐地融于汉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部分。同时,商业经济也蓬勃发展。由于平遥古城的规模和历史,在平遥逐渐兴起了经商立世的思想。于是一批晋商在这里兴起,他们或聚或散,都是历史中不可多得一个部分,到了清朝中叶的时候,平遥的商品经济已经取得进一步的完善,中国北方地区的大部分商品贸易。都可以在平遥城实现。同时,在这里起家的晋商开始走出平遥,走出山西,走向世界各地,他们带去的不只是中国的商品,还有中国的文化,尤其是山西的晋商文化。其中不可忽略的是,山西平遥,这个晋商文化的摇篮之地。

山西一个小县城,在清朝时比太原还牛,1600年来都只有一个名字

清朝平遥晋商文化

若问你山西的那一座城市最牛,今天的这个时代,我们会毫不犹豫的说出山西太原,也就是古时的并州最牛。但是在清朝,可真的不是这样的,在清朝中叶的时候,平遥曾经是全国有名的经济中心,商业金融中心,这样的地位,可比当时的太原有名多了。有人可能不知道太原,但是一定不会不知道平遥。

山西一个小县城,在清朝时比太原还牛,1600年来都只有一个名字

平遥夜景

也正是因为平遥辉煌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在近代的时候,这个小县城也是风雨交加,历经无数的战火洗礼。好在今天的这个全新的时代,经过几十年的休整之后,这个名扬海内外的城市,又一次生机勃发,奋斗向前。再一次成为许多平遥人心中的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