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總從袖口拿出各種東西,銀子那麼沉,爲何不會掉出來?

隨著國家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現在有許多人都崇尚復古,對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抱有熱枕,有的人喜歡漢服的儒雅與灑脫,但是要知道,如果想要追求那種古典的氣質,單單靠一件漢服是無法展現出來的,古人的服裝本身的一些設計和服裝上的一些裝飾品的作用可不僅僅是裝飾,有的還有著特殊的意義。

古代人總從袖口拿出各種東西,銀子那麼沉,為何不會掉出來?

古代人總從袖口拿出各種東西,銀子那麼沉,為何不會掉出來?

在很多古裝電視劇裡面都可以看到這種情節:書生男主角在看到妹子來時將正在讀的書裝進自己的袖口裡;大俠男主角在去吃飯的時候瀟灑的從袖口裡抓出一把碎銀子付賬……等等一系列動作讓很多小夥伴對古人的服裝袖子的構造相當仰慕了。

其實,電視劇上的有些情節是不對的,在古代,只有富有人家才能穿的起有著寬鬆衣袖的衣服,窮人因為要幹活平時穿的服裝衣袖都是相對短小狹窄甚至沒有袖子的,當然也是為了節省布料。而富人穿的衣服分為內衣、外衣和最外面的罩袍,平時裝入袖口的東西一般都放在在內衣與外衣之間的口袋裡。

古代人總從袖口拿出各種東西,銀子那麼沉,為何不會掉出來?

中國古代名醫孫思貌曾經寫過一本《肘後急備方》使後世的中醫能夠隨時查看、學習,這裡的‘肘後’,顧名思義就是手肘後面了,古人在這裡有一個開後向著肩膀、底向著手腕的袋子,這樣做即使是向別人作揖袋子裡的東西也不會掉下來。另一種是將外衣的下端封起來,僅僅留上端以供手臂出入,古代有清官形容自己“兩袖清風”講的就是這種衣服,這種衣服口袋大小取決於袖子有多大,放銀子神馬的小意思了。不過,有錢人都有隨從的啊,誰沒事在身上裝上百兩的銀子啊,不沉嗎?

古代人總從袖口拿出各種東西,銀子那麼沉,為何不會掉出來?

當然了,古代服裝不僅僅袖口相當大,整個衣服是垂直下來的,如果沒有什麼東西束縛一下的話就會顯得腰身也有點臃腫,這個時候腰帶就顯得相當重要的,但是古人除了貴族地主以外對腰帶並沒有太多需求,這裡不提也罷。

如果單單隻有一條腰帶的話,也太單調了,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就算聖人孔夫子尚且不能免俗,那麼掛在腰間的東西就需要講究講究了。一般而言,古人的配飾複雜多變,除去腰間用來裝東西的布袋,人們常常佩戴玉石、香囊、印章、護身符等一系列配飾來點綴。這些配飾大多都出於三種用途:裝飾、辟邪、顯示地位,而一枚玉佩能將這三種用途全部綜合。

古代人總從袖口拿出各種東西,銀子那麼沉,為何不會掉出來?

古代人總從袖口拿出各種東西,銀子那麼沉,為何不會掉出來?

古代人總從袖口拿出各種東西,銀子那麼沉,為何不會掉出來?

古代人總從袖口拿出各種東西,銀子那麼沉,為何不會掉出來?

玉佩可以說是古人最重要的配飾了,它不僅僅能掛在腰間,還能放在脖子上,做成戒指、手鐲戴在手上,珍惜的人還把它放在胸口珍藏。孔老夫子曾經從各個方面將玉石詳細剖析:“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慄,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

古代人總從袖口拿出各種東西,銀子那麼沉,為何不會掉出來?

古代人總從袖口拿出各種東西,銀子那麼沉,為何不會掉出來?

後人將老夫子的話總結完善之後,匯聚為玉有五德:仁、義、智、勇、潔,使之成為傳統玉石文化的奧義。古代流行的玉石几乎都屬於軟玉,軟玉大多溫暖、淡泊、清雅,古代男子希冀能學到玉石身上的那種含蓄、溫潤、堅韌、細膩,配合著漢服能從內到外的散發一種迷人的魅力。“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古代儒雅男子所追求的是玉石身上的那種特質,也是中華文明的精髓之一。

古代人總從袖口拿出各種東西,銀子那麼沉,為何不會掉出來?

古代人總從袖口拿出各種東西,銀子那麼沉,為何不會掉出來?

當然,玉石的本身是沒有韻味的,一旦雕刻家們在上面肆意揮灑之後,玉石飾品就有了不屬於自然的靈性,也就是常說的內涵。比如玉麒麟、玉如意代表著祥瑞,獅子代表著威嚴,玉劍在某種程度上給人言出必行的意味,諸多種種的玉石飾品數不勝數,全看買家的心意如何了。

古代人總從袖口拿出各種東西,銀子那麼沉,為何不會掉出來?

同樣適用於裝飾衣服的印章一般是配合著玉石進行裝飾的,印章的種類從畫家、書法家到商人的證據不等,也有將玉石雕刻成印章的,在印章上雕刻著自己的或者是喜歡的人或者是當代大師的名字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有的時候相當的方便快捷還有格調。最著名的印章製品是陸子岡雕刻的,從古代就是有價無市的東西,現代每個雕刻家都以能親眼見到子岡玉而自豪。讓人難過的是,動盪年代裡不知道多少傳統文化丟失,還可能有更加經典的玉雕被掠奪,誰知道呢?

古代人總從袖口拿出各種東西,銀子那麼沉,為何不會掉出來?

不過要說玉製的飾品,成熟一點的朋友更受歡迎的是玉扳指。有些人對玉扳指有點誤解,覺得玉扳指有點刻意凸顯、庸俗浮誇的意味。其實不然,玉扳指的前身叫‘㰒’,是古人必學課:騎射時一種保護手指的東西,後來漸漸演變成一種象徵,意思是男子已經學過騎射了,後人逐漸的在上面添加一些藝術元素,玉扳指就應運而生了。話說回來,那些做工粗糙、材料不行的玉扳指,再經過現代工藝的打磨,一種浮誇虛榮之氣油然而生是非常正常的,而用上等玉石或者傳統軟玉、經過大師雕刻的玉扳指,投射出來的,恰恰是一種淡然的儒雅。

古代人總從袖口拿出各種東西,銀子那麼沉,為何不會掉出來?

古代人總從袖口拿出各種東西,銀子那麼沉,為何不會掉出來?

如果喜歡護身符的話,古代男子還會在身上掛一些佛飾或者植物類的一些東西甚至是香囊,品種相當繁多,價格也視情況而定。

當然了,如果想要追求傳統文化,恐怕不僅僅需要一身合理的裝扮,適當讀些古籍在何時的時候吟誦兩句,很刺激有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