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合理途徑

點擊上方“鄉村發現”可以關注哦!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個重大戰略。目前是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調研製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體措施的重要階段,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研究好和確定好,關係重大、影響長遠。要提高理論認識,深入研究問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實際情況,促進戰略決策科學化,合理把握戰略實施的工作重點,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億萬農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提高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理性認識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大意義。從歷史角度看,它是在新的起點上深入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既總結過去又謀劃未來,提出了鄉村發展的新要求新藍圖。從理論角度看,它是深化改革開放、系統解決市場失靈問題的重要抓手。從實踐角度看,它是順應老百姓新期待、紮實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著力點。從工作角度看,它是一個面向未來30多年的長遠發展大計和統籌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單位的差異性“三農”工作的全局安排部署,各地區、部門、單位在具體工作上不能照抄照搬,必須結合實際學習、貫徹和實施,真正實現政策設計目標。

其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更高要求。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的深入推進,我國城鄉出現分化,農村發展也出現分化,目前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和農村內部發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三農”發展的不充分。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解決這一新的社會主要矛盾需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其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系統解決現代市場經濟體系運行深層次矛盾的重要抓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促進了生產力發展,社會勞動分工越來越深、越來越細。隨著市場經濟深入發展,需要考慮市場體制運行所內含的一系列問題,需要不斷擴大稀缺資源配置的空間和範圍,解決問題的途徑是實行國際國內兩手抓,既要把推動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作為重要抓手,也要把對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重要抓手,形成各有側重和相互補充的經濟長期穩定發展戰略格局。

其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順應新期待、引領農業農村農民創新發展的重要內容。經過多年努力,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現代農業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各項建設全面推進。與此同時,目前“三農”發展還存在很多突出問題亟待解決,面向未來,人們都對新時期農業農村建設發展存在很多期待。把鄉村振興作為國家戰略,不僅可以順應新時期城鄉居民發展的新期待,而且可以引領農業農村農民發展實現轉型升級和不斷進步。

其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長遠大計和統籌不同地區、部門、單位的差異性工作的全局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任務要求,它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結合實際,轉變發展觀念、搞好目標定位,突出區域特色、實行錯位競爭,強化組織管理、形成有效機制,建立合作平臺、促進分工深化。一是在戰略目標上,要重視不同區域鄉村發展的差異性,在糧食安全、產業效益、生態環境保護上進行合理選擇,講求因地制宜。要以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為依據,推進鄉村多功能性建設和專業化發展,對鄉村進行分類,明確未來發展目標定位,實行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草則草、宜牧則牧、宜林則林、宜漁則漁、宜退則退、宜居則居。二是在戰略手段上,要把握重點關鍵,引入先進要素,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三是在戰略保障上,要重視拓寬鄉村建設發展主體,推進政府、市場和社會相結合,加強組織領導、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要搭建有形之手,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協調解決各種重大問題;用好無形之手,發揮企業在投資管理服務方面的重要作用;拓展社會之手,探索政府購買服務和促進行業聯合的新機制。

把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重點

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工作安排上,既要登高望遠、深謀遠慮,也要腳踏實地、直面難題,重視防範風險,有計劃有組織地推進工作。要加強組織領導,結合實際深入調研,抓住統籌兼顧和重點關鍵,配置優化鄉村振興主體力量,細化鄉村振興工作目標定位,建立協調機構和責任機制,保障資源配備和工作投入,紮紮實實做成幾件大事,一件事接一件事地做好,切實有效地解決問題,確保鄉村振興的各項重要目標任務能夠如期順利完成。

第一,堅持農民主體地位,把鄉村振興的主導力量激活。在這一過程中,既要聚焦建設性,明確鄉村振興的主要工作是經濟工作,按照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思路,推動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還要考慮問題導向,凝聚力量,明確鄉村振興的行動主體,把鄉村振興為了誰、依靠誰等重要問題解決好,壯大投入力量,在黨的領導下,有組織有力量地建立一個農業產業有優勢、農民職業有吸引力、農村家園美麗宜居的現代化鄉村,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第二,調研細化目標定位,把鄉村振興需要解決的問題界定並排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的。一要從國家宏觀管理入手,按照法治思維和社會工程的框架,解決行業性、區域性、結構性和體制性問題,重點對糧食安全、產業興旺、生態保護等目標任務進行具體落實,實行責權利安排和人財物配備統籌考慮。二要從各地區、各部門和各單位入手,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實事求是,深入調研謀劃,重點對生活富裕、鄉風文明和治理有效等目標任務進行具體落實,把是否真正解決問題作為檢驗成效的根本標準。三要從改進和加強黨的領導入手,構建組織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的良好社會秩序。

第三,實行跨時期工作組合,把鄉村振興的規劃佈局做實做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是跨時期和分階段實行的。搞好規劃佈局是引導跨時期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工具。要組織“三農”調研,對鄉村實際情況、可能發展方向和可用的資源進行摸底調查,既要研究制定系統規劃、大規劃和長遠規劃,同時也要制定中短期規劃,讓面向長遠的粗線條輪廓邊界和麵向中短期的具體項目、工程、工作安排部署相結合,協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此外,提高規劃制定和管控工作的質量也非常重要。目前各地都在制定鄉村振興規劃,應提高前瞻性,避免造成浪費。

第四,實行跨城鄉工作組合,把鄉村振興的市場機制做實做好。對鄉村的建設發展要尊重客觀規律,有必要、適宜發展的要大力發展創新,無必要、不適宜發展的要繼續實施退耕還林還草等。市場機制是引導城鄉資源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的重要平臺。要將推進鄉村振興與推進新型城鎮化有機統一起來,加快建設城鄉統一大市場,既要調動廣大農村的積極性,也要調動廣大城市的積極性,共同參與、各取所需,形成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

鄉村發現轉自:經濟日報 2018年08月0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