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亿人都在用的购物软件,不是淘宝也不是京东,还有谁?

导读

这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

当阿里和京东在为了市场和前途打的难分难解的时候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伙竟然上市了

可谓一鸣惊人

它的出现

彻底改变了中国电商的格局

三亿人都在用的购物软件,不是淘宝也不是京东,还有谁?

拼多多敲钟上市!

拼多多敲钟上市!7月26日在美国上市,股票代码为PDD,发行价为19美元,市值将达240亿美元。开盘首日,股价大涨,市值一度超过290亿美元,融资18.7亿美元,对于刚成立不到三年的拼多多而言,成绩可谓相当瞩目。
三亿人都在用的购物软件,不是淘宝也不是京东,还有谁?

现状:

目前拼多多这家公司一共有1159名员工,平均年龄竟然只有26岁!员工年轻化。此外从招股书披露的文件显示,离开百度后的陆奇,即将担任拼多多的独立董事和薪酬委员会主席。
三亿人都在用的购物软件,不是淘宝也不是京东,还有谁?

上市并不新鲜,也不新奇。人们普遍关心的是拼多多是如何在很短时间内做到这一步的?答案还要从它的绩效薪酬模式中找。首先简单介绍下拼多多目前采用的薪酬模式。

拼多多目前的薪酬结构

1. 薪资福利高过同行水平:

拼多多的薪资水平在互联网行业算比较高。据内部人士爆料,进入拼多多的技术岗位可以拿到比阿里腾讯高30%-50%的薪资。非技术岗的,薪资和行业平均水平比,也是略高。拼多多管饭,一日三餐,如果加班,还有夜宵。非常适合刚毕业出来的年青人。因其公司处上海,一日三餐的费用不低。算是很大的福利。对于应届生和男生来说,拼多多还提供一年住宿,在上海租金这么高地地方,免费提供住宿算是不错的福利。
三亿人都在用的购物软件,不是淘宝也不是京东,还有谁?

2.工作时长与同行相差不多:

很奇葩的11点上班20点下班的模式,一周六天班(不过据说周六算加班,会有加班费)。当然了,下班时间一般来说在晚上9点-12点之间。和阿里的996差不多,不过阿里可不会发加班工资。

3. 公司文化建设缺失:

文化相对缺失,因为业务发展太快,整个公司忙于业务发展,而不是特别重视于文化建设。价值观、使命、品牌理念等等的东西的相对缺失。导致拼多多内部大部分人,完全是冲着薪资高来上班,工作中的目的,就是完成领导定的KPI。而不知道自己所做的工作的价值,更别提归属感。面对拼多多的大部分负面,是真是假,其实大部分员工也根本没有判别能力。
三亿人都在用的购物软件,不是淘宝也不是京东,还有谁?

点评:与同行相差不多的工作强度,高于同行的薪酬水平,为拼多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且可以实施很强的执行力,但到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还要保持企业的凝聚力,必须重视公司文化建设。

黄峥:企业管理要抓好的两个平衡

A.文化的平衡——快乐文化与绩效文化

在经济学领域,有这样一条企业运行规律:一年发展靠运气,三年发展靠管理,十年发展靠机制,百年发展靠文化。

在文化上要实现双驱动,绩效文化与快乐文化,绩效结果是老板要的,快乐工作是员工要的,两者必须平衡轮动。

我推荐积分式管理方式,来打造绩效文化与快乐文化:

将绩效考核结果纳入积分系统,实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扩展多元化激励模式,随时激励,不间断;将积分长效化,以丰富的未来价值吸引员工长期服务;
建立激发执行力、创造力的管道和快乐工作的凝聚力环境。
三亿人都在用的购物软件,不是淘宝也不是京东,还有谁?

积分式管理、薪酬全绩效模式设计干货和方法,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方法和干货,购买点击下面链接,附行业模板和线上辅导!

《绩效核能》行动版 KSF薪酬绩效指导手册积分式管理PPV量化薪酬

利益平衡----薪酬绩效激励

在利益上要创造共同体,老板与员工的利益不应该是矛盾和对立的,老板要考核、员工要激励,老板要增加利润、员工想要多加工资,两者的需求必须全面融合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共赢。

员工创造的越多,获得的回报就应该越高。多劳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场规则。

企业不要担心员工的收入高了,而是要致力于一手提高员工的收入,另一手促进员工创造高价值、高绩效。相比而言,员工收入高稳定性就强、对公司的认同度与归属感也会得到改善。

三亿人都在用的购物软件,不是淘宝也不是京东,还有谁?

激励设计有两种倾向,一是短期化,即月度;二是长期化,即三年以上。不过,任何激励设计都不能忽视短期化的趋势。没有努力的现在,何谈美好的未来。所以,我倡导的就是先做好月度激励,再扩展到年度及长期。

大受欢迎的KSF薪酬全绩效—员工价值管理工具

KSF又称为“关键成功因子”(Key Successful Factors ),是指决定岗位价值的最有代表、影响力的关键性指标。

KSF,又称薪酬全绩效模式,也即员工价值管理工具。

三亿人都在用的购物软件,不是淘宝也不是京东,还有谁?

将员工要的薪酬与公司要的绩效进行全面融合,寻找两者关注的平衡点,从而形成利益的共同体,实现共创共赢。因此,KSF不仅着眼于绩效优化,更致力于同步提升员工收入,激发员工士气和创造力。

为什么在互联时代,要摒弃KPI,而用KSF代替,两者的差别到底在哪?

1、安全感有差异

KPI:只要达不到目标(通常是很高的目标),扣钱。

KSF:目标以过去一年的平均值作为平衡点,只要高于平衡点就不扣钱,低于平衡点不奖钱(做到平均值难度会降低很多)。

三亿人都在用的购物软件,不是淘宝也不是京东,还有谁?

2、激励性有差异

KPI: 只要达到目标(高),员工就可以拿到从工资分割出去的那部分绩效工资 ,没有奖励。超出再多,也不会超过预算。

KSF:只要到达了平衡点或比平衡点做的更好(合理),就不扣钱。超出了平衡点,就奖钱。员工超得越多,意味着他做创造的价值也越多,企业也从中受益,实现双赢。

3、驱动力不同

KPI:压力驱动,做不到就扣钱,这是公司逼着我去做,能做就做,做不了就走。

KSF:做好了就奖钱,做的越多奖得越多,上不封顶,能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

三亿人都在用的购物软件,不是淘宝也不是京东,还有谁?


KSF在思维层面和kpi有本质区别

1、KSF不做减法,要做加法,因为加工资才是大势所趋。

2、KSF倡导加工资但不能加成本,而是通过促进员工增值消化成本。

3、KSF认为考核第二,激励才是第一,因为没有激励,员工得不到动力,考核就会失去民心。

4、KSF谋求企业与员工的平衡与利益共赢,形成利益共同体。

5、KSF将目标与预算、薪酬与绩效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全绩效的激励系统。

三亿人都在用的购物软件,不是淘宝也不是京东,还有谁?

KSF通过实现“六个转化”,为企业与员工创造超价值:

1、将企业目标转化为员工目标;

2、将企业要员工做到转化为员工自己要做到;

3、将笼统的职责转化为清晰的价值;

4、将对立的利益冲突转化为协作的做大共赢;

5、将管理层或团队的责任转化为所有员工的共同责任;

6、将员工为企业或他人而做转化为员工首先为自己而做。

三亿人都在用的购物软件,不是淘宝也不是京东,还有谁?

KSF能够把薪酬和绩效全面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出员工的内在潜能。让员工工作时更积极,更具创造性,实现思维统一、利益趋同。

结语

所有的一切,都只有一个导向,利益导向。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本质上都是无利不起早的角色。处理好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就是处理好利益分配的问题。

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私信我“绩效”二字,看到必回。欢迎探讨

关注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支持,谢谢您的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