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遵義丨紅渡美起來

Hi!讀懂遵義,請點上方“遵義日報'

央媒看遵义丨红渡美起来

遠山如黛,太陽躲在薄薄的雲層裡,陽光從雲和天的縫兒裡漏出來,像給雲鑲了道金邊兒。村民田維碧拄著拐,拎著一袋李子,去找付文華。

貴州省遵義市餘慶縣大烏江鎮紅渡村的梯田遠近聞名。在通向觀景臺的臺階入口,田維碧遇上了正帶著記者採訪的付文華。“我給你送李子來了!”她把袋子往付文華手裡塞。付文華直襬手不肯收。

“你吃嘛!吃嘛!”田維碧把拐放在腳下,騰出手來抓起一把李子往付文華手裡塞。愛屋及烏,她一把一把地抓李子,塞給付文華的同事和他們領著的記者,一個勁兒地邀請大夥兒吃。光吃還不行,還要往兜裡塞。兜裡塞不下,就往包裡塞。那李子不比一塊錢硬幣大多少,但是咬一口,真甜。

央媒看遵义丨红渡美起来

紅渡村曾是餘慶縣的貧困村,付文華是北京一家企業的副總裁。餘慶縣對外招商引資,引進了她供職的企業來搞鄉村旅遊。

紅渡村因紅軍長征時期強渡烏江的渡口而得名,有紅色旅遊資源和醉人的田園風光。政府整合省、市、縣、鎮的各塊項目資金,9000米通組公路、3個停車場、3000米木棧道修了起來,9000米護欄、340盞燈、680個垃圾箱安裝到位。企業出資租用農戶空餘的房子裝修成客房,“餘慶坊·紅渡”景區建了起來。紅渡村的產業從“種土地”向“賣風景”轉變。

景區建起來,紅渡美起來。遊客走進來,村民富起來。

出租空房,村民增加了收入;到景區就業,村民增加了收入;自家地裡的收穫拿到景區賣給遊客,又增加了收入。紅渡村走上了一條“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脫貧增收路,2016年摘掉了貧困帽。

今年,田維碧家樹上打的李子也在景區賣了些錢,她樂得合不攏嘴:“以前,這裡好多地方都是亂石荒坡、黃泥巴路,現在這麼寬!”

央媒看遵义丨红渡美起来

老伴早逝,兒子兒媳出門打工,孫子們在外求學,72歲的田維碧獨居在家。景區員工常去探望,還在景區幫她免費推銷家裡的農產品。

田維碧一直記著他們的好,收了土雞蛋,拿來給他們嘗;打了李子,送來給他們吃。這次,她拎著李子來,正讓記者趕上。

臨了,老太太笑呵呵跟記者道別:“慢點兒,有空一定再來我家吃李子。”田維碧把剩下的半袋李子搭在肩頭,左手勾著袋子的提手,右手拄著拐,留下一串好長好長的笑聲。

央媒看遵义丨红渡美起来

微信郵箱:[email protected]

審核:袁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